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及其上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264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2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及其上装。该上装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至少二个仓模块,所述仓模块拼装形成装载粉粒物料的空间;副车架,所述副车架设置于底盘和罐体之间,所述副车架用于支撑所述罐体。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模块化的行走平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结构,罐体的仓模块可以增加或减少,副车架和行走平台可以进行相应地加长或缩短,具有通用性好、装配精度好、加工效率高、便于安装与拆卸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上装,以及包括该上装的粉粒物料运输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粉粒物料运输车主要分为上装与底盘两个部分,通过对副车架结构作相应的改变,同一种底盘可作为多种专用汽车的底盘,但是由于上装模块化程度低,使得上装的制造、安装比较复杂,增加了技术人员、生产设备,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上装的通用化、系列化。目前市场上的粉粒物料运输车上装,主要存在以下缺点I)上装模块化程度低,无法在三桥、四桥底盘及半挂车上通用;2)罐体形状各异,制造难度大,装配精度低,不便于增减仓数,扩大或缩小容积;3)副车架各支撑未形成模块化,多采用单板焊接,制造复杂;4)行走平台护栏采用焊接固定,不方便装拆,无法在不同仓数罐体上通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上装,该上装可以通用于三桥、四桥底盘及半挂车,并可以降低制造难度,提高装配精度。本技术的粉粒物料运输车上装,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包括至少二个仓模块,所述仓模块拼装形成装载粉粒物料的空间;副车架,所述副车架设置于底盘和罐体之间,所述副车架用于支撑所述罐体。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包括前仓、中仓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上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包括至少二个仓模块,所述仓模块拼装形成装载粉粒物料的空间;副车架(2),所述副车架(2)设置于底盘和罐体(1)之间,所述副车架(2)用于支撑所述罐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粒物料运输车上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体(I),所述罐体(I)包括至少二个仓模块,所述仓模块拼装形成装载粉粒物料的空间; 副车架(2),所述副车架(2)设置于底盘和罐体(I)之间,所述副车架(2)用于支撑所述罐体(I)。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粉粒物料运输车上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I)包括前仓(11)、中仓(12)和后仓(13),所述中仓(12)包括一个或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粒物料运输车上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仓(11)或后仓(13)包括 第一圆弧板(Ia); 封头(Ib),所述封头(Ib)封闭第一圆弧板(Ia)的一侧; 第一圆锥板(Ic),所述第一圆锥板(Ic)设置于所述第一圆弧板(Ia)下方; 第一连接板(Id),所述第一连接板(Id)连接所述第一圆弧板(Ia)和第一圆锥板(Ic); 第一气室(Ie),所述第一气室(Ie)设置于所述第一圆锥板(Ic)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粒物料运输车上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仓(12)包括 第二圆弧板(2a); 第二圆锥板(2c);所述第二圆锥板(2c)设置于所述第二圆弧板(2a)下方; 第二连接板(2d),所述第二连接板(2d)连接所述第二圆弧板(2a)和第二圆锥板(2c); 第二气室(2e),所述第二气室(2e)设置于所述第二圆锥板(2c)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粒物料运输车上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Id)为平板或三角形圆弧板,所述第二连接板(2d)为平板或三角形圆弧板。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熊耐新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