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形多级线虫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38579 阅读:4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1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杯形多级线虫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包括杯体、杯盖,还包括设置于杯体内的漏斗、网筛,所述漏斗设置于杯体内的中部位置,漏斗口边缘与杯壁密封连接,所述漏斗口上方的杯体内至上而下至少设置有除去杂物的第一网筛,漏斗下部的漏管内至上而下设有第四、第五和第六网筛,所述第四、第五、第六网筛的腔中,以及漏斗分别连通有出样管,所述出样管伸至杯体外;所述杯体下部设有废液排出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携带方便,可在野外、室内独立进行,适用于海洋,淡水、土壤及动植物病组织中的线虫分离收集,且分离过程简便,分离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物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杯形多级线虫分离器
技术介绍
植物的线虫病害一直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植物线虫一般较小,长约0. 3 1mm,也有的长达4mm左右,宽为0. 015 0. 135mm,肉眼不易看见。其中土壤、被线虫侵染的植物根、块根、球茎、叶片及茎杆等材料中往往寄生有不同种类的线虫,其形态大小各有差异;即使同一个种群的线虫,成虫及幼虫大小也各有差异。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有针对性的研究同一批线虫材料中不同形态大小的线虫群体,或是同一线虫群体中不同形态大小的各龄虫态或卵等,常规的浅盘法、贝尔曼漏斗法、漂浮法,离心沉淀法等不能有效实现不同形态大小虫体的一次分离,给分离带来困难,增加实际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杯形多级线虫分离器,分离过程简便,分离效率高,可有效收集不同大小线虫,线虫收集整齐度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杯形多级线虫分离器,所述分离器包括杯体、杯盖,还包括设置于杯体内的漏斗、网筛,所述漏斗设置于杯体内的中部位置,漏斗口边缘与杯壁密封连接,所述漏斗口上方的杯体内至上而下至少设置有除去杂物的第一网筛,漏斗下部的漏管内至上而下至少设有三层网筛,即第四、第五和第六网筛,所述第四、第五、第六网筛的腔中,以及漏斗分别连通有出样管,所述出样管伸至杯体外;所述杯体下部设有废液排出管。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出样管、以及废液排出管上分别设有止水夹。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漏斗口上方的杯体内至上而下设置有三片除去杂物的网筛,其中第一网筛为40-60目、第二网筛为60-80目、第三网筛为80-100目;所述第一网筛、第二网筛、第三网筛分别水平搁置于杯体内壁一周所设的凸出物上,一周边缘与杯体内壁为间歇配合。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四、第五和第六网筛呈倾斜状设置于漏管内,倾斜垂直夹角为15 45度;第四、第五和第六网筛的规格分别为200-400目、401-700 目和 701-1000 目。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出样管与第四、第五和第六网筛的倾斜方向相反,向斜上方延伸至杯体外,其倾斜垂直夹角为15 45度;出样管下端管口边缘的最低处分别略高于第四、第五和第六网筛与杯壁连接处。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废液排出管与第六网筛下方的漏管连通。杯体及杯盖为不锈钢材质或为佥成树脂等硬质材料。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携带方便,可在野外,室内独立进行线虫分离收集,且分离过程简便,分离效率高,可有效收集不同大小线虫,线虫收集整齐度高,尤其对于研究同一线虫种群中成虫、幼虫或卵等取样、计数及各虫态的活体生物测定方面提供便利。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剖面示意图。图中序号I杯体,I. I杯盖,I. 2第一网筛,1.3第二网筛,I. 4第三网筛,I. 5凸出物;2.1漏斗,2. 2 第四网筛,2. 3第五网筛,2. 4第六网筛,2. 5第四网筛出样管,2. 6第五网筛出样管,2. 7第六网筛出样管,2. 8漏斗出样管,2. 9靠近漏斗口边部位置处出样管以及第四、第五、第六网筛出样管止水夹;3. I 把手;4. I废液排出管,4. 2废液排出管止水夹,4. 3回收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包括杯体I、杯盖I. 1,还包括设置于杯体I内的漏斗2. I、网筛、出样管,所述漏斗2. I设置于杯体I内的中部位置,漏斗口边缘与杯壁密封连接。漏斗口上方的杯体内至上而下设置有三片除去杂物的网筛,其中第一网筛I. 2为40目、第二网筛I. 3为80目、第三网筛I. 4为100目;所述第一网筛、第二网筛、第三网筛分别水平搁置于杯体内壁一周所设的凸出物I. 5上,一周边缘与杯体内壁为间歇配合。漏斗下部的漏管内至上而下设有第四、第五和第六网筛2. 2,2. 3,2. 4,第四、第五、第六网筛上方的腔中以及漏斗分别连通有出样管2. 5,2. 6,2. 7,2. 8,所述出样管伸至杯体夕卜。所述第四、第五和第六网筛呈倾斜状设置于漏管内,倾斜垂直夹角为45度;第四、第五和第六网筛的规格分别为300目、600目和800目。仍如图I所示,第四、第五和第六网筛所设的出样管,与第四、第五和第六网筛的倾斜方向相反,向斜上方延伸至杯体外,其倾斜垂直夹角为15 45度。出样管下端管口边缘的最低处分别略高于第四、第五和第六网筛与杯壁连接处。第四、第五、第六网筛的腔以及漏斗分别连通的出样管均设有止水夹2. 9。仍如图I所示,所述杯体下部设有废液排出管4. I,所述废液排出管4. I与第六网筛2. 4下方的漏管连通;废液排出管4. I上设有止水夹4. 2。在本实施例中,杯体及杯盖为不锈钢材质。第一、第二、第三网筛直径在15 18cm,漏管内的第四、第五和第六网筛直径可控制在2 3cm,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要求调整尺寸大小。杯高在30 50cm,所有出样管的直径控制在I 2cm,不宜过大,以保证出样时液体有一定的压力便于流出。本技术使用时,取样适量(含有线虫的土壤、木材、植物材料经过预处理后),放置于40目第一网筛I. 2上,加水直至浸没分离材料后,将杯盖I. I盖好至于温箱中分离,放置一定时间后取样观察。(加水前先将所有出样管用止水夹封闭),按实际需要取样观察不同大小的线虫、卵及幼虫等。如要取样300目第四网筛2. 2上分离的线虫,可以打开第四网筛出样管止水夹后用接收瓶接收。由于漏斗上中部有一定水压,在压力作用下,留在漏管中各级网筛上截留的线虫均会流到指定的出样管,达到分级筛选的目的。如要取600目第五网筛2.3、800目第六网筛2. 4分离的线虫,按上述方法打开相应的第五网筛、第六网筛出样管止水夹进行分离收集观察等。打开废液排出管4. I上的止水夹4. 2,分离后的残液经过废液排出管4. I流到接收瓶4. 3里备用或回收分离。关键技术参数说明I、漏管内的第四、第五和第六网筛均以45度向下倾斜,目的便于线虫的收集与冲洗,提高线虫收集效率。2、各级网筛出样管下端管口边缘不得低于网筛,以免该级网筛上线虫漏到下一级网筛上。3、第四、第五和第六网筛出样管与第四、第五和第六网筛的倾斜方向相反,向斜上方延伸,倾斜角度一般设定在15 45度,目的在于向上倾斜一定角度,提高下一级网筛分离线虫的整齐度。4、靠近漏斗口边部位置处的出样管为平行伸出,方便漂浮物及胞囊等流出。5、本实施例中第四、第五和第六网筛的规格分别为300目、600目和800目。300目网筛可以有效分离收集腐烂莖线虫iDitylenchus ofestractor)、鳞球莖线虫iDityIenchusdip sac i )、松材线虫 i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水稻干尖线虫 iAphe I encho i de s等成虫;600目可有效分离收集以上各类线虫的大龄幼虫和大部分卵;800目网筛可以有效分离收集上述线虫的二龄幼虫;其它种类形体大小差异大的线虫可以根据线虫大小选用定制合适规格的网筛进行分离收集。权利要求1.一种杯形多级线虫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包括杯体、杯盖,还包括设置于杯体内的漏斗、网筛,所述漏斗设置于杯体内的中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杯形多级线虫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包括杯体、杯盖,还包括设置于杯体内的漏斗、网筛,所述漏斗设置于杯体内的中部位置,漏斗口边缘与杯壁密封连接,所述漏斗口上方的杯体内至上而下至少设置有除去杂物的第一网筛,漏斗下部的漏管内至上而下至少设有三层网筛,即第四、第五和第六网筛,所述第四、第五、第六网筛的腔中,以及漏斗分别连通有出样管,所述出样管伸至杯体外;所述杯体下部设有废液排出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宝赵桂东周长勇吴险平梁照文刘伟中付佑胜汪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