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参球形病毒的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0719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刺参球形病毒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刺参球形病毒粗提液的制备和高纯度的刺参球形病毒溶液制备两个步骤:刺参球形病毒粗提液的制备步骤是将携带刺参球形病毒的组织低温下研磨,用含抗生素的灭菌过滤海水冲洗后差速离心制得粗提液;高纯度的刺参球形病毒溶液制备步骤是将制得的粗提液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病毒沉淀,将沉淀用TNE或PBS缓冲液溶解后制得高纯度的刺参球形病毒溶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将差速和密度梯度离心结合了起来,并尽量减小污染和无菌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是过程简单、成本低,可大量获得刺参球形病毒材料,以满足刺参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病毒材料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病毒分离纯化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近年来,刺参消费需求迅速扩大,我国北方大力发展刺参养殖业,养殖面积达百万 亩,年产值超过100亿元,成为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养殖品种。然而,养殖的过速发展和不 规范操作、养殖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等导致了病害问题的日趋突出。自2003年起,养殖刺 参频发溃疡病,症状为体壁肌肉溃疡、围口部肿胀,刺参自溶死亡等流行病,造成了惨重的 经济损失,严重制约了该产业的持续发展。随着刺参疾病的频繁发生,国内外研究者开始关 注刺参养殖过程中导致皮肤溃烂、肿嘴流行病的病原问题。研究表明病毒SUPTSV可引起刺 参皮肤溃烂、围口部肿胀等流行性病害的发生。病毒的分离提取是病原鉴定、早期诊断技术 和疾病预防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分离病毒最常用、最好的方法是用细胞扩增繁殖,但至今未 有成熟的软体动物细胞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以快速简便的分离刺参球形 病毒,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利用差速和密度梯度离心相结合的方法,并考虑到尽量减小污染和保证无 菌操作条件来分离刺参球形病毒,具体步骤如下1)刺参球形病毒粗提液的制备首先将携带有刺参球形病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种刺参球形病毒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刺参球形病毒粗提液的制备:  首先将携带有刺参球形病毒的组织用无菌生理盐水洗净后,在低温下将组织剪碎、用组织研磨器研磨,再将研磨物用含抗生素的灭菌过滤海水冲洗,将冲洗液收集到灭菌离心管中,在600~800g、4℃离心30min后,弃沉淀,取上清液在4℃、1500~1800g离心30min,弃沉淀取上清液后,在4℃、8500~9500g离心30min,取上清液,并将上清液悬浮于过滤灭菌海水配制的g/ml为25%的蔗糖垫中,4℃、15000~16000rpm离心60min,弃上清液,将沉淀悬浮于过滤灭菌的海水中制得刺参球形病毒粗提液; ...

【技术特征摘要】
种刺参球形病毒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刺参球形病毒粗提液的制备首先将携带有刺参球形病毒的组织用无菌生理盐水洗净后,在低温下将组织剪碎、用组织研磨器研磨,再将研磨物用含抗生素的灭菌过滤海水冲洗,将冲洗液收集到灭菌离心管中,在600~800g、4℃离心30min后,弃沉淀,取上清液在4℃、1500~1800g离心30min,弃沉淀取上清液后,在4℃、8500~9500g离心30min,取上清液,并将上清液悬浮于过滤灭菌海水配制的g/ml为25%的蔗糖垫中,4℃、15000~16000rpm离心60min,弃上清液,将沉淀悬浮于过滤灭菌的海水中制得刺参球形病毒粗提液;2)高纯度的刺参球形病毒溶液制备将g/ml为10%、20%、30%、40%、50%的蔗糖溶液各取1.35ml,用无菌注射器按g/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风荣刘洪展孙修勤张进兴李继业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