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型耦合馈电的全向辐射振子阵列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36252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1 06:31
加载型耦合馈电的全向辐射振子阵列天线,它涉及一种全向辐射振子阵列天线,以解决现有全向天线的带宽窄、单位电长度增益低、全向性差的问题。介质板1的正面印刷有两组振子、共面波导中心馈线、馈电端口匹配枝节和辐射型终端负载,共面波导中心馈线的上端与辐射型终端负载连接、下端与馈电端口匹配枝节连接,两组振子上、下设置,每组振子包括左侧振子、右侧振子和两个加载水平金属带条,左侧振子和右侧振子对称设置在共面波导中心馈线的两侧,两个加载水平金属带条对称设置在左侧振子和右侧振子的外侧,上水平馈线的两端分别与上方的两个金属化过孔连接,下水平馈线的两端分别与下方的两个金属化过孔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用于通信的印刷型天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印刷型天线,具体涉及ー种全向辐射印刷型天线。
技术介绍
印刷型天线是ー种采用现代印制电路板技术制作的天线,全向天线是ー种在水平面内辐射特性基本没有差异,而在垂直面内具有定向辐射性的天线,即在水平方向图上表现为360°都均匀辐射,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无方向性。全向天线发展至今,结构形式上产生了多祥化的改变,有单极子、偶极子、双锥、螺旋天线等,而实现方式上主要有并馈和串馈两种方式。在一点对多点的基站对终端的通信和卫星通信系统等ー些专用通信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一般以全向増益超过4dB为高增益标准,这样可保证波束较宽。因此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保证天线在单位尺寸上产生最高的増益,现有的研究可以概括为(I)、异形振子,虽然能够实现宽带,但会发生方向图分裂,全向性较差。(2)、同轴共线交叉馈电振子天线(COCO Antenna),虽然能够实现高増益和全向性,但是由于终端为短路器,使得整个天线为谐振式结构,导致带宽较窄。现有的全向高増益天线普遍具有带宽窄和単位长度产生的增益较低等特点,而后者不利于天线的小型化。因此如何在保证全向性较好的情况下尽可能展宽带宽并同时提高増益,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全向天线的带宽窄、单位电长度增益低、全向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加载型耦合馈电的全向辐射振子阵列天线。本专利技术的加载型耦合馈电的全向辐射振子阵列天线包括介质板、共面波导中心馈线、馈电端ロ匹配枝节、辐射型終端负载、上水平馈线、下水平馈线和两组振子,介质板的正面印刷有两组振子、共面波导中心馈线、馈电端ロ匹配枝节和辐射型終端负载,辐射型終端负载、共面波导中心馈线和馈电端ロ匹配枝节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共面波导中心馈线的上端与辐射型終端负载连接,共面波导中心馈线的下端与馈电端ロ匹配枝节连接,两组振子上、下设置在辐射型終端负载的下方,每组振子包括左侧振子、右侧振子和两个加载水平金属带条,左侧振子和右侧振子对称设置在共面波导中心馈线的两侧,两个加载水平金属带条对称设置在左侧振子和右侧振子的外侧,每个加载水平金属带条与其对应的振子垂直设置,且每个加载水平金属带条与其对应的振子连接,介质板上与每个左侧振子和每个右侧振子对应处均设有ー个金属化过孔,上方的左侧振子和右侧振子对应的两个金属化过孔在同一水平线上,下方的左侧振子和右侧振子对应的两个金属化过孔在同一水平线上,上水平馈线的两端分别与上方的两个金属化过孔连接,下水平馈线的两端分别与下方的两个金属化过孔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上、下方的左侧振子和右侧振子通过上水平馈线和下水平馈线与金属化过孔连接,达到强制均衡馈电的作用,使得上、下的左侧振子和右侧振子都能够很好的进行馈电;加载水平金属带条的作用是改善天线上的电流分布,使得天线上的辐射电流更为均匀,从而大幅度的改善辐射方向图的不圆度,提高全向性;加载馈电端ロ匹配枝节则起到了调整馈电端ロ阻杭,从而实现阻抗匹配的作用。ニ、本专利技术采用辐射型終端负载,改变了以往损耗型終端负载的使天线效率降低的缺点,能够提高增益减少损耗,从而得到较高的増益。三、本专利技术采用印刷结构,利于天线的小型化和批量生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主视图;图2是图I的I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2的后视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图5是图4的II局部放大图;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四的天线反射系数测试图;图7是具体实施方式四的天线在典型频点4. 6GHz E面和H面方向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I 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加载型耦合馈电的全向辐射振子阵列天线包括介质板I、共面波导中心馈线6、馈电端ロ匹配枝节7、辐射型 終端负载8、上水平馈线9、下水平馈线10和两组振子,介质板I的正面印刷有两组振子、共面波导中心馈线6、馈电端ロ匹配枝节7和辐射型終端负载8,辐射型終端负载8、共面波导中心馈线6和馈电端ロ匹配枝节7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共面波导中心馈线6的上端与辐射型終端负载8连接,共面波导中心馈线6的下端与馈电端ロ匹配枝节7连接,两组振子上、下设置在辐射型終端负载8的下方,每组振子包括左侧振子2、右侧振子3和两个加载水平金属带条4,左侧振子2和右侧振子3对称设置在共面波导中心馈线6的两侧,两个加载水平金属带条4对称设置在左侧振子2和右侧振子3的外侧,每个加载水平金属带条4与其对应的振子垂直设置,且每个加载水平金属带条4与其对应的振子连接,介质板I上与每个左侧振子2和每个右侧振子3对应处均设有ー个金属化过孔5,上方的左侧振子2和右侦技辰子3对应的两个金属化过孔5在同一水平线上,下方的左侧振子2和右侧振子3对应的两个金属化过孔5在同一水平线上,上水平馈线9的两端分别与上方的两个金属化过孔5连接,下水平馈线10的两端分别与下方的两个金属化过孔5连接。具体实施方式ニ、结合图I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辐射型终端负载8的形状由上部为长方形与下部为半圆形构成,长方形的短边与半圆形的直径相等。长方形的长边长度为LI、短边宽度(半圆形直径)为W1,这样设计,能够起到辐射电磁波的作用,从而使天线的增益得到了进ー步的提高。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馈电端ロ匹配枝节7与左侧振子2之间的距离和馈电端ロ匹配枝节7与右侧振子3之间的距离相等。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整个天线是ー块双面的印刷电路板,介质板I的厚度Dl为I. 5mm,介质板I为相对介电常数e ^是4. 4的环氧(FR4)基板。馈电ロ加载了馈电端ロ匹配枝节7用来匹配天线馈电,馈电端ロ匹配枝节7起到调整输入阻抗的作用,使得馈电效率更高;加载水平金属带条4用来改善天线上的电流分布使得天线上的辐射电流更为均匀,从而大幅度的改善天线方向图的不圆度,提高全向性;左侧振子2和右侧振子3通过上水平馈线9与金属化过孔5相连接,达到了強制均衡馈电的目的;共面波导中心馈线6位于印刷天线的中心,能够将馈电电流很好的送至终端辐射型负载;天线的终端为辐射型終端负载8 (即无耗的异形辐射型负载),能够提高増益減少损耗,从而得到较高的増益。具体实施方式四介质板I的长为L、宽为W ;上方左側振子2的上端面至上方加载水平金属带条4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2,上方左侧振子2的下端面至上方加载水平金属带条4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2,左侧振子2至右侧振子3之间的距离为W2,加载水平金属带条4的宽度为L3、长度为W3,馈电端ロ匹配枝节7的宽度为L4、馈电端ロ匹配枝节7的长度为W4,上方左侧振子2至下方左侧振子2之间的间距为L5 (上方右侧振子3至下方上方之间的间距为L5),共面波导中心馈线6的宽度为W5,下方左侧振子2和下方右侧振子3的长度均为L6,左侧振子2和右侧振子3宽均为W6,上水平馈线9和下水平馈线10的宽 均为L7、长度均为W7,下方左侧振子2的下端面至下方加载水平金属带条4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8,上水平馈线9的中心线至介质板I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9,上水平馈线9的中心线至下水平馈线10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LlO,下水平馈线10的中心线至介质板I的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L11,上水平馈线9和下水平馈线10的厚度均为D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载型耦合馈电的全向辐射振子阵列天线,所述全向辐射振子天线包括介质板1、共面波导中心馈线(6),上水平馈线(9)和下水平馈线(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向辐射振子天线还包括两组振子、馈电端口匹配枝节(7)和辐射型终端负载(8),介质板(1)的正面印刷有两组振子、共面波导中心馈线(6)、馈电端口匹配枝节(7)和辐射型终端负载(8),辐射型终端负载(8)、共面波导中心馈线(6)和馈电端口匹配枝节(7)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共面波导中心馈线(6)的上端与辐射型终端负载(8)连接,共面波导中心馈线(6)的下端与馈电端口匹配枝节(7)连接,两组振子上、下设置在辐射型终端负载(8)的下方,每组振子包括左侧振子(2)、右侧振子(3)和两个加载水平金属带条(4),左侧振子(2)和右侧振子(3)对称设置在共面波导中心馈线(6)的两侧,两个加载水平金属带条(4)对称设置在左侧振子(2)和右侧振子(3)的外侧,每个加载水平金属带条(4)与其对应的振子垂直设置,且每个加载水平金属带条(4)与其对应的振子连接,介质板(1)上与每个左侧振子(2)和每个右侧振子(3)对应处均设有一个金属化过孔(5),上方的左侧振子(2)和右侧振子(3)对应的两个金属化过孔(5)在同一水平线上,下方的左侧振子(2)和右侧振子(3)对应的两个金属化过孔(5)在同一水平线上,上水平馈线(9)的两端分别与上方的两个金属化过孔(5)连接,下水平馈线(10)的两端分别与下方的两个金属化过孔(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载型耦合馈电的全向辐射振子阵列天线,所述全向辐射振子天线包括介质板I、共面波导中心馈线(6),上水平馈线(9)和下水平馈线(10),其特征在干所述全向辐射振子天线还包括两组振子、馈电端ロ匹配枝节(7)和辐射型終端负载(8),介质板(I)的正面印刷有两组振子、共面波导中心馈线出)、馈电端ロ匹配枝节(7)和辐射型終端负载(8),辐射型終端负载(8)、共面波导中心馈线(6)和馈电端ロ匹配枝节(7)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且共面波导中心馈线出)的上端与辐射型終端负载(8)连接,共面波导中心馈线¢)的下端与馈电端ロ匹配枝节(7)连接,两组振子上、下设置在辐射型終端负载(8)的下方,每组振子包括左侧振子(2)、右侧振子(3)和两个加载水平金属带条(4),左侧振子(2)和右侧振子(3)对称设置在共面波导中心馈线出)的两侧,两个加载水平金属带条(4)对称设置在左侧振子(2)和右侧振子(3)的外侧,每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澍刘曦马欣茹荆丽雯董佳鑫林怡琛刘梦芊田雨陆加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