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Zn-Mg-Cu系铝合金轮圈热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33464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1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合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l-Zn-Mg-Cu系铝合金轮圈热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挤压工序,在线穿水淬火;S2,加工整形;S3,压窝处理;S4,时效。所述加工整形包括:S2.1,弯圆成型;S2.2,焊接;S2.3,机械整形;S2.4,机械抛光。所述压窝处理包括:S3.1,回归;S3.2,压窝。本发明专利技术Al-Zn-Mg-Cu系铝合金轮圈热处理方法对总工序时间具有较大缩短,并且对压窝工序报废率极大降低,大大节约了轮圈整体工序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经回归处理后的产品性能无不良表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合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高强铝合金在汽车、交通、工程结构等领域因其高强度、低重量的特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于Al-Zn-Mg系合金开发的Al-Zn-Mg-Cu系具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抗腐蚀性,在节能增效等领域作用突出。Al-Zn-Mg-Cu系铝合金其主要强化相为MgZn2,其时效强化相析出顺序为α相(过饱和固溶体)一GP区一η相(MgZn2) — η相(MgZn2),通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达到不同的性能要求。经前期研究,经低温时效的合金放在比较高的温度(低于合金固溶处理温度)下短期加热并迅速冷却,那么它的硬度将立即下降到和刚淬火 时差不多。Al-Zn-Mg-Cu系铝合金自然时效后在200°C 250°C短时加热后迅速冷却,其性能会下降到刚淬火的状态。原先工艺流程I.轮圈型材产品挤压,挤压工序以F状态控制,风冷;2.挤压型材完成弯圆成型,焊接;3.成型轮圈与同批次挤压型材一起固溶处理,工艺参数为480°C,保温2小时;4.成型轮圈整形、抛光、压窝,统计压窝工序不良率;5.成型轮圈与同批次挤压型材一起时效,时效工艺参数为120°C,保温6h — 165°C,保温8h测试型材力学性能,测试成型圈硬度。目前的工艺流程所遇到的问题是合金自然时效后强度上升,影响轮圈压窝工序成材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合金自然时效后强度上升,影响轮圈压窝工序成材率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S1,挤压工序,在线穿水淬火;S2,加工整形;S3,压窝处理;S4,时效。所述加工整形包括S2. 1,弯圆成型;S2. 2,焊接;S2. 3,机械整形;S2. 4,机械抛光。所述压窝处理包括S3. 1,回归;S3. 2,压窝。所述挤压工序挤压出口温度在520°C 540°C,挤压速度大于7m/min。所述淬火温度在520°C -540°C。所述回归的温度为240°C ±5°C,保温5分钟 6分钟,入水冷却。所述时效工艺参数为120°C,保温6小时至165°C,保温8小时。本专利技术对总工序时间具有较大缩短,并且对压窝工序报废率极大降低,大大节约了轮圈整体工序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经回归处理后的产品性能无不良表现。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步骤S1,挤压工序,在线穿水淬火;S2,加工整形;S3,压窝处理;S4,时效。加工整形包括S2. 1,弯圆成型;S2. 2,焊接;S2. 3,机械整形;S2. 4,机械抛光。压窝处理包括S3. 1,回归;S3. 2,压窝。挤压工序挤压出口温度在520°C 540°C,挤压速度大于7m/min。淬火温度在520 V -540°C。回归的温度为240°C ± 5°C,保温5分钟 6分钟,入水冷却。时效工艺参数为120°C,保温6小时至165°C,保温8小时。整个热处理工序步骤为I.轮圈型材产品挤压,控制挤压出口温度在520°C 540°C挤压,挤压在线采用水淬冷却;2.挤压型材完成弯圆成型、焊接、整形、抛光工序,保留同批次挤压型材;3.成型轮圈与同批次挤压型材一起回归后,成型轮圈压窝,统计压窝不良率;4.成型轮圈与同批次挤压型材一起时效,时效工艺参数为120°C,保温6小时h至165°C,保温8小时测试型材力学性能,测试成型圈硬度。表I为本专利技术与原先工艺个性能参数比较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I,挤压工序,在线穿水淬火; S2,加工整形; S3,压窝处理; S4,时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整形包括 S2. 1,弯圆成型; S2. 2,焊接; S2. 3,机械整形; 52.4,机械抛光。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窝处理包括 53.1,回归; S3. 2,压窝。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工序挤压出口温度在520°C 540°C,挤压速度大于7m/min。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温度在520°C -540°C。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归的温度为240°C ±5°C,保温5分钟 6分钟,入水冷却。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时效工艺参数为120°C,保温6小时至165°C,保温8小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合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括如下步骤S1,挤压工序,在线穿水淬火;S2,加工整形;S3,压窝处理;S4,时效。所述加工整形包括S2.1,弯圆成型;S2.2,焊接;S2.3,机械整形;S2.4,机械抛光。所述压窝处理包括S3.1,回归;S3.2,压窝。本专利技术对总工序时间具有较大缩短,并且对压窝工序报废率极大降低,大大节约了轮圈整体工序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经回归处理后的产品性能无不良表现。文档编号C22F1/053GK102758156SQ20121026208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杨小冬, 罗世兵 申请人:上海友升铝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Al?Zn?Mg?Cu系铝合金轮圈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挤压工序,在线穿水淬火;S2,加工整形;S3,压窝处理;S4,时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世兵杨小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友升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