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汽车侧踏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3823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轻型汽车侧踏杠。有用不锈钢管加工成C形的杠体;在杠体上加工有可安装塑料平板的凹槽,并焊接带有左腰形孔和右腰形孔的杠体支架;在车架纵梁上安装底部带有前横向腰形孔7和后横向腰形孔,顶部带有左纵向腰形孔和右纵向腰形孔的安装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制作容易,安装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轻型汽车的侧边防护装置,具体地说轻型汽车侧踏杠
技术介绍
汽车侧踏杠的作用ー是为上下车提供方便;ニ是在汽车发生侧翻事故时,保护货箱和货物;三是装饰车辆,使整车美观、大方。现有的轻型汽车侧踏杠,多数以普通材料焊接而成。既 不牢固,又不美观,而且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ー种集方便、美观于一体,而且具有防护功能,安装容易的新型汽车侧踏杠。本技术是这样实现设计目的的。以不锈钢管为材料,加工成C形的杠体I ;在杠体I上焊接有杠体支架2 ;在杠体支架2上加工有可与安装支架6连接的左腰形孔4和右腰形孔5 ;在杠体I上还加工有可安装塑料平板3的凹槽;在安装支架6的底部加工有可安装在车架纵梁9上的前横向腰形孔7和后横向腰形孔8 ;在安装支架6的顶部加工有可与杠体支架2连接的左纵向腰形孔10和右纵向腰形孔11。本技术,不仅方便上下车,而且材料坚固,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外形线条分明,时尚独特,能増加整车的美感。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对ー非限定实施例加以说明。用(j5 76mmX I. 5mm (直径X壁厚)的202不锈钢圆管,加工成C形的杠体I ;把杠体I的两端开ロ处,用不锈钢板焊接补平;在杠体I上安装有以5mm厚的钢板制作成的杠体支架2 ;在杠体支架2上加工有可与安装支架6连接的左腰形孔4和右腰形孔5 ;杠体I上还加工有可安装船形的塑料平板3的船形凹槽;以防老化、耐磨的尼龙塑料制成船形的塑料平板3 ;以5mm厚的钢板制成的安装支架6 ;在安装支架6的底部加工有可安装在车架纵梁9上的前横向腰形孔7和后横向腰形孔8 ;在安装支架6的顶部加工有可与杠体支架2连接的左纵向腰形孔10和右纵向腰形孔11。安装时,用螺栓把前横向腰形孔7和后横向腰形孔8与车架纵梁9连接在一起;把左腰形孔4与左纵向腰形孔10,右腰形孔5与右纵向腰形孔11分别连接在一起;调整杠体1,待到杠体I的位置符合要求后,紧固各个螺栓;把塑料平板3安装在杠体I的凹槽内,即可。 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制作容易,安装方便。权利要求1.轻型汽车侧踏杠,其特征在干 有加工成C形的杠体(I); 杠体(I)上带有杠体支架(2 ); 杠体支架(2)上加工有可与安装支架(6)连接的左腰形孔(4)和右腰形孔(5); 杠体(I)上还带有可安装塑料平板(3)的凹槽; 安装支架(6)的底部带有可安装在车架纵梁(9)上的前横向腰形孔(7)和后横向腰形孔(8); 安装支架(6)的顶部加工有可与杠体支架(2)连接的左纵向腰形孔(10)和右纵向腰形孔(11)。专利摘要本技术是轻型汽车侧踏杠。有用不锈钢管加工成C形的杠体;在杠体上加工有可安装塑料平板的凹槽,并焊接带有左腰形孔和右腰形孔的杠体支架;在车架纵梁上安装底部带有前横向腰形孔7和后横向腰形孔,顶部带有左纵向腰形孔和右纵向腰形孔的安装支架。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制作容易,安装方便。文档编号B60R3/00GK202499073SQ20122012275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9日专利技术者刘康平, 杨明付, 阚春林, 陈家宝 申请人: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轻型汽车侧踏杠,其特征在于:有加工成C形的杠体(1);杠体(1)上带有杠体支架(2);杠体支架(2)上加工有可与安装支架(6)连接的左腰形孔(4)和右腰形孔(5);杠体(1)上还带有可安装塑料平板(3)的凹槽;安装支架(6)的底部带有可安装在车架纵梁(9)上的前横向腰形孔(7)和后横向腰形孔(8);安装支架(6)的顶部加工有可与杠体支架(2)连接的左纵向腰形孔(10)和右纵向腰形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付阚春林刘康平陈家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