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1605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0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EL元件),其可改善元件的发光效率、充分地确保驱动稳定性并且具有简略的结构。该有机EL元件在层叠于基板上的阳极与阴极之间具有发光层,该发光层含有磷光发光性掺杂剂和7个以上的环缩合而成的多环稠环化合物作为主体材料。上述多环稠环化合物具有使2个以上的吲哚环与咔唑环缩合的结构,作为其具体例,有下述式表示的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吲哚并咔唑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对由有机化合物形成的发光层施加电场而释放光的薄膜型器件。
技术介绍
通常,作为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下,称为有机EL元件)的最简单的结构是由发光层和夹持该层的一对对置电极构成。即,在有机EL元件中,利用如下现象如果在两电极间施加电场,则电子从阴极注入且空穴从阳极注入,它们在发光层进行复合,释放光。近年来,对使用了有机薄膜的有机EL元件进行了开发。特别是为了提高发光效率,而以提高从电极注入载流子的效率作为目的进行电极种类的最优化,通过对在电极间以薄膜的形式设置由芳香族二胺形成的空穴输送层和由8-羟基喹啉铝配合物(以下,称为Alq3)形成的发光层而成的元件进行开发,从而与以往的使用了蒽等单晶的元件相比,发光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改善,所以以在具有自发光 高速响应性之类的特征的高性能平板中的实用化为目标而继续发展。另外,作为提高元件的发光效率的尝试,研究了不是使用荧光而是使用磷光。虽然以设置了上述的由芳香族二胺形成的空穴输送层和由Alq3形成的发光层而成的元件为代表的大多元件是利用了荧光发光,但通过使用磷光发光、即利用从三重态激发状态的发光,从而期待与以往的使用荧光(单重态)的元件相比,提高3 4倍左右的效率。为了该目的,研究了将香豆素衍生物、二苯甲酮衍生物制成发光层,但只能得到极低的亮度。另外,作为利用三重态的尝试,研究了使用铕配合物,但这也不能达到高效率的发光。近年来,如专利文献I中举出的那样,以发光的高效率化、长寿命化为目的,以铱配合物等有机金属配合物为中心大量进行磷光发光掺杂剂材料的研究。专利文献I:日本特表2003-51589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31317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438859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W02009-148015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193729号公报为了得到高发光效率,与上述掺杂剂材料同时使用的主体材料变得重要。对于作为主体材料提出的代表例,可举出专利文献2中介绍的咔唑化合物中的4,4'-双(9-咔唑基)联苯(以下,称为CBP)。将CBP用作以三(2-苯基吡啶)合铱配合物(以下,称为Ir(ppy)3)为代表的绿色磷光发光材料的主体材料时,由于CBP易于流过空穴且难以流过电子的特性,所以电荷注入平衡崩溃,过度的空穴流出到电子输送层侧,结果来自Ir (ppy)3的发光效率降低。要想在有机EL元件中得到高的发光效率,需要具有高三重态激发能量、并且两种电荷(空穴 电子)注入输送特性获得平衡的主体材料。进而,期望电化学稳定、具备高耐热性和优异的非晶稳定性的化合物,从而寻求进一步的改进。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以下所示的化合物作为主体材料。权利要求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兀件,在基板上层叠有阳极、含有磷光发光层的有机层以及阴极,其特征在于,在选自发光层、空穴输送层、电子输送层、空穴阻挡层以及电子阻挡层中的至少一个有机层中,含有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在通式(I)中,m为I或2中的任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在通式(I)中,式(Ia)中的n为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中,在通式(I)中,式(Ia)由下述式(2) (4)中的任一个表示,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其特征在于,含有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有机层为含有磷光发光掺杂剂的发光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EL元件),其可改善元件的发光效率、充分地确保驱动稳定性并且具有简略的结构。该有机EL元件在层叠于基板上的阳极与阴极之间具有发光层,该发光层含有磷光发光性掺杂剂和7个以上的环缩合而成的多环稠环化合物作为主体材料。上述多环稠环化合物具有使2个以上的吲哚环与咔唑环缩合的结构,作为其具体例,有下述式表示的化合物。文档编号C07D487/14GK102754238SQ20118000911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2日专利技术者古森正树, 山本敏浩, 松本惠, 甲斐孝弘 申请人: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甲斐孝弘古森正树山本敏浩松本惠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铁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