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熔炼炉用流口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08318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熔炼炉用流口砖装置,其安装在铝熔炼炉的炉墙内,所述炉墙内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流口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并通过导流通道连通的内砖、中砖和外砖;所述内砖固定在所述炉墙内并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炉墙外侧还设置有流槽,所述外砖与流槽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三件套砖组合形式,易于快速更换,可在炉外进行更换操作,更换时不受炉膛温度的约束,不需要长时间停炉冷却,亦不用拆毁大片炉墙,更换时间较短,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熔炼炉用流口砖装置
技术介绍
铝加工行业的固定式熔炼、保温炉将铝原料熔炼后需要将铝液进行转炉或铸造,这就需要用到流口砖,铝液通过流口砖中的流口进行转炉或经流槽流到铸造机进行铸造。如图I所示,目前流口砖12 —般的做法是浇铸一块中间开有流口的砖,再把这块砖安装到炉墙上,周围填充耐火材料与炉墙11形成一体。由于铝液是一种强腐蚀性的液体,在铝熔铸生产作业过程中,流口长期在铝液的浸泡中,铝液通过流口时对流口的冲刷非常严重,而且放流操作频繁,放流操作也会对流口造成损伤,流口砖12的流口极易损坏,造成无法堵流或漏铝,如果处理不及时甚至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对流 口砖进行更换继续正常生产。传统的流口砖12是整块砌在炉墙11上,由于生产时炉温较高,更换流口砖12时就必须停炉,待炉温降至环境温度后维修人员才能进入炉内进行更换,更换时要将流口砖12周围的耐火材料打掉才能将损坏的流口砖12取出,然后再将新的流口砖12安装到炉墙11上,周围填充好耐火材料完成更换工作,从停炉降温到更换完成总共需要约一周时间,需耗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才能完成更换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铝熔炼炉用流口砖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铝熔炼炉用流口砖装置,其安装在铝熔炼炉的炉墙内,所述炉墙内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流口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并通过导流通道连通的内砖、中砖和外砖;所述内砖固定在所述炉墙内并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炉墙外侧还设置有流槽,所述外砖与流槽连通。优选的,所述内砖连接所述中砖的一端设有圆柱形凹坑一,所述外砖连接所述中砖的一端设有圆柱形凹坑二,所述中砖的两端分别卡设在所述圆柱形凹坑一与圆柱形凹坑二内。优选的,所述内砖连接所述出水口的一侧设置有半球面凹坑,所述中砖的导流通道呈圆柱形,所述外砖的导流通道由圆柱形凹坑二向外呈喇叭形。优选的,所述内砖、外砖及中砖的连接面用火泥连接。优选的,所述外砖外表面包覆有密封物,所述密封物与炉墙之间填充有浇注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铝熔炼炉用流口砖装置,其优点主要体现在①采用三件套砖组合形式,设计新颖合理、结构简单,既方便又安全,操作性及实用性强;②易于快速更换,由于是在炉外进行更换操作,更换时不受炉膛温度的约束,不需要长时间停炉冷却,可在炉外进行操作,亦不用拆毁大片炉墙,更换时间较短,约3个小时左右内即可完成,提高生产效率,可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③维护成本较低,使用过程中一般只有中砖较易损坏,更换时只需更换中砖即可。本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电解铝或铝加工行业的各种固定式熔铝炉、保温炉或混合炉上,推广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为行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I为现有技术的铝熔炼炉用流口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所公开的铝熔炼炉用流口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流口砖装置的内砖、中砖、外砖分离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11.炉墙12.流口砖21.内砖22.中砖23.火泥24.外砖25.浇注料26.流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2及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铝熔炼炉用流口砖装置,其由内砖21、中砖22及外砖24组成,炉体砌筑到流口砖部位时将流口砖装置安装在炉子出水口侧的炉墙11内。施工时先内砖21安装好,直接与出水口处的炉墙11牢固连接成一个整体,内砖21靠炉内面为半球面凹坑结构便于铝液的流动及传热,中心位置设有导流通道,靠外面设有圆柱形凹坑一用于安装中砖22 ;外砖24靠内面设有圆柱形凹坑用于安装中砖22,中砖22中心位置设有圆柱形流道,外砖24的内侧设有圆柱形凹坑二,中砖22安装在圆柱形凹坑一与圆柱形凹坑二内;外砖24的圆柱形凹坑二中心向外为喇机形导流通道,外砖24外侧与流槽26相连,外砖24外表包一层隔离密封物使外砖24不与浇注料25直接连接以方便拆装,周围再填充浇注料25以安装在炉墙内,同时外砖24起到压紧中砖22的作用,防止铝液渗漏。内砖21、中砖22、外砖24的接触面用火泥23紧密连接在一起,从而由内到外形成“半球形_圆柱形-喇叭形”的流道。上述铝熔炼炉用流口砖装置,内砖21的材质采用莫来石刚玉质材料,强度高,使用寿命长;中砖22的材质采用铬钢玉质材料,抗渣性能优越,流口表面不易结渣,不易受到铝液的侵蚀;外砖24的材质采用高铝质或者粘土质材料。上述铝熔炼炉用流口砖装置,内砖21、中砖22、外砖24的接触面密封用火泥23为含钡火泥。上述铝熔炼炉用流口砖装置,内砖21、中砖22、外砖24均为砖机压制后经烧结成型产品,且内砖21和中砖22使用了特殊的材质,性能指标比普通浇注不烧结的流口砖有显著的提高,使用寿命极长。在炉子长时间的生产过程中如中砖22受铝液侵蚀或放流操作造成损坏无法正常生产时,维修人员只需在炉外进行操作,先将预制的流槽26取出,再将外砖24和中砖22取出,更换新的中砖22,再将外砖24和流槽26安装好即可,操作方便快捷。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 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铝熔炼炉用流口砖装置,其安装在铝熔炼炉的炉墙内,所述炉墙内侧设置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口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并通过导流通道连通的内砖、中砖和外砖;所述内砖固定在所述炉墙内并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炉墙外侧还设置有流槽,所述外砖与流槽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铝熔炼炉用流口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砖连接所述中砖的一端设有圆柱形凹坑一,所述外砖连接所述中砖的一端设有圆柱形凹坑二,所述中砖的两端分别卡设在所述圆柱形凹坑一与圆柱形凹坑二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熔炼炉用流口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砖连接所述出水口的一侧设置有半球面凹坑,所述中砖的导流通道呈圆柱形,所述外砖的导流通道由圆柱形凹坑二向外呈喇叭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熔炼炉用流口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砖、外砖及中砖的连接面用火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熔炼炉用流口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砖外表面包覆有密封物,所述密封物与炉墙之间填充有浇注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铝熔炼炉用流口砖装置,其安装在铝熔炼炉的炉墙内,所述炉墙内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流口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并通过导流通道连通的内砖、中砖和外砖;所述内砖固定在所述炉墙内并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炉墙外侧还设置有流槽,所述外砖与流槽连通。本技术采用三件套砖组合形式,易于快速更换,可在炉外进行更换操作,更换时不受炉膛温度的约束,不需要长时间停炉冷却,亦不用拆毁大片炉墙,更换时间较短,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且大大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文档编号F27D3/14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熔炼炉用流口砖装置,其安装在铝熔炼炉的炉墙内,所述炉墙内侧设置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口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并通过导流通道连通的内砖、中砖和外砖;所述内砖固定在所述炉墙内并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炉墙外侧还设置有流槽,所述外砖与流槽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涧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啸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