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铜熔铸液体转炉过程中的流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8417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1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铜熔铸液体转炉过程中的流槽装置,包括流槽,所述流槽砌有耐火衬料层并设有流槽外壳,特点是还包括一与所述流槽配合使用的隔墙,所述隔墙设在所述流槽内将所述流槽分为注液槽和导流槽两部分,且所述隔墙底部中间设有一孔穴使所述注液槽和导流槽相连通;所述隔墙上表面低于所述流槽上表面;所述隔墙上表面顶部中间设为带弧形的凹槽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流槽铜水转移时铜液凝固堵塞现象,流槽的使用寿命延长取材方便、容易实施、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铜熔铸液体转炉过程中的流槽装置
技术介绍
在铜熔铸生产过程中,采用熔炼炉、保温铸造炉双炉系统生产的厂家,将铜液从熔炼炉转移到保温炉,通过安装在保温炉上中间受料流槽进入保温炉腔体,实际生产过程中,多次反复倒液后易发生铜液凝固堵塞,一旦堵塞需更换下来,清除铜渣并重新筑耐火材料,影响流槽的使用寿命和熔铸生产成本及エ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传统流槽存在的容易堵塞、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ー种结构简单、实用的用于铜熔铸液体转炉过程中的流槽装置。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铜熔铸液体转炉过程中的流槽装置,包括流槽,所述流槽砌有耐火衬料层并设有流槽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所述流槽配合使用的隔墙,所述隔墙设在所述流槽内将所述流槽分为注液槽和导流槽两部分,且所述隔墙底部中间设有一孔穴使所述注液槽和导流槽相连通。进ー步,所述隔墙上表面低于所述流槽上表面。进ー步,所述隔墙上表面顶部中间设为带弧形的凹槽结构。更进一歩,所述隔墙下表面的孔穴为圆形弧面。进ー步,所述隔墙设在距所述流槽进液端三分之一的位置。本专利技术中由于隔墙的阻挡,铜液流量小时,从底部中间孔穴流入导流槽进入保温炉;铜液流量大时,漫过隔墙同时通过上部中间凹槽流入导流槽进入保温炉。毎次转液时由于铜液在隔墙一端注液槽有个积满过程且散热面积小,上一次转液凝固的铜液被下一次转液的铜水融化棹,因此不会产生堵塞现象。本专利技术中铜液总是沿隔墙中间孔穴平稳流动,由于散热面积小故有效地减少了铜液在导流槽凝固堵塞的现象。隔墙上表面低于流槽上平面,转液时不会产生喷铜现象,流槽寿命延长,节约筑槽费用,提高工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有效克服了现有流槽铜水转移时铜液凝固堵塞现象,流槽的使用寿命延长取材方便、容易实施、效果明显。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流槽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隔墙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參照图I和图2,用于铜熔铸液体转炉过程中的流槽装置,包括流槽,所述流槽砌有耐火衬料层5并设有流槽外壳1,还包括一与所述流槽配合使用的隔墙3,所述隔墙3设在所述流槽内将所述流槽分为注液槽4和导流槽2两部分,且所述隔墙3底部中间设有一孔穴32使所述注液槽4和导流槽2相连通。进ー步,所述隔墙3上表面低于所述流槽上表面。进ー步,所述隔墙3上表面顶部中间设为带弧形的凹槽结构31。更进一歩,所述隔墙3下表面的孔穴为圆形弧面。进ー步,所述隔墙3设在距所述流槽进液端三分之一的位置。本专利技术中由于隔墙3的阻挡,铜液流量小吋,从底部中间孔穴流入导流槽2进入保温炉;铜液流量大时,漫过隔墙3同时通过上部中间凹槽31流入导流槽2进入保温炉。每次转液时由于铜液在隔墙一端注液槽4有个积满过程且散热面积小,上一次转液凝固的铜液被下一次转液的铜水融化棹,因此不会产生堵塞现象。本专利技术中铜液总是沿隔墙中间孔穴平稳流动,由于散热面积小故有效地减少了铜液在导流槽2凝固堵塞的现象。隔墙3上表面低于流槽上平面,转液时不会产生喷铜现象,流槽寿命延长,节约筑槽费用,提高工效。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专利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铜熔铸液体转炉过程中的流槽装置,包括流槽,所述流槽砌有耐火衬料层并设有流槽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所述流槽配合使用的隔墙,所述隔墙设在所述流槽内将所述流槽分为注液槽和导流槽两部分,且所述隔墙底部中间设有一孔穴使所述注液槽和导流槽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铜熔铸液体转炉过程中的流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墙上表面低于所述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应飞越马勇金开礼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河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