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闸阀阀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0774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体控制阀门,提供一种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闸板上、下升降控制阀门启闭时所产生的摩擦压力小的新型闸阀阀板,包括阀板本体,所述阀板本体圆周外侧相对称的两密封面上开设有槽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闸阀,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闸阀阀板
技术介绍
闸阀在管道中主要起截断或接通管路中流体的作用,其广泛应用于自来水、石油、化工、电力、食品、医药、冶金、能源系统等流体管线上作为截断或接通流体的装置使用。公知闸阀主要包括阀体、阀盖、启闭件、阀杆及开启装置,所述阀盖设于阀体上方,所述阀体上沿轴向部分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所述启闭件设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所述阀杆一端穿过阀盖与启闭件连接,所述开启装置设于阀杆的自由端上,闸阀的启闭件为闸板,工作时,利用闸板的升降来控制阀门的启闭,从而实现管路中介质的接通或切断,当闸阀关闭时,通过闸板来密封。·如图3,现有的闸板通常呈圆形板状体,闸板圆周外侧密封面I’与阀体内壁密封面的接触面积大,从而导致闸板做上、下升降运动控制阀门启闭时所产生的摩擦压力大,使用久了闸板密封面I’易擦伤,导致密封面磨损,出现介质泄漏的现象,缩短了闸阀的使用寿命,同时,现有的闸板用料成本较高,导致生产成本也相对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闸板上、下升降控制阀门启闭时所产生的摩擦压力小的新型闸阀阀板。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方案一种新型闸阀阀板,包括阀板本体,所述阀板本体圆周外侧相对称的两密封面上开设有槽道。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槽道的侧沿设有倒圆角。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闸阀阀板,所述阀板本体圆周外侧相对称的两密封面上设有槽道,减少了闸板圆周外侧密封面与阀体内壁密封面的接触面积,闸板做上、下升降运动控制阀门启闭时所产生的摩擦压力小,闸板密封面不易擦伤,降低了密封面的磨损度,减少了介质泄漏的现象,延长了闸阀的使用寿命,同时,在闸板本体上设有槽道可减少阀板的用料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闸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阀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闸阀的阀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I及图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新型闸阀,包括阀体I、阀盖2、阀板3、阀杆4及开启装置,所述阀盖2设于阀体I上方,所述阀盖2上设有压紧螺母5,所述阀体I上沿轴向部分设有进水口 11与出水口 12,所述阀板3设于进水口 11与出水口 12之间,所述阀杆4的一端穿过压紧螺母5及阀盖2与阀板3连接,所述开启装置设于阀杆4的自由端上,所述开启装置为手轮6,所述阀板包括阀板本体,所述阀板本体圆周外侧相对称的两密封面31上开设有槽道32,所述槽道32的侧沿设有倒圆角。工作时,通过开启装置手轮带动阀杆4旋转使阀板3做上下升降运动,从而实现管路中介质的接通或切断。本新型闸阀阀板,所述阀板本体圆周外侧相对称的两密封面上设有槽道,减少了闸板圆周外侧密封面与阀体内壁密封面的接触面积,闸板做上、下升降运动控制阀门启闭时所产生的摩擦压力小,闸板密封面不易擦伤,降低了密封面磨损度,减少了介质泄漏的现象,延长了闸阀的使用寿命,同时,在闸板本体上设有槽道可减少阀板的用料成本。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闸阀阀板,包括阀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本体圆周外侧相对称的两密封面(31)上开设有槽道(3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闸阀阀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道的侧沿设有倒圆角。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流体控制阀门,提供一种成本低、使用寿命长、闸板上、下升降控制阀门启闭时所产生的摩擦压力小的新型闸阀阀板,包括阀板本体,所述阀板本体圆周外侧相对称的两密封面上开设有槽道。文档编号F16K3/30GK202493701SQ20122004742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4日专利技术者郑开省, 郑盛丰, 陈世伟, 陈建华 申请人:福建海洋铜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闸阀阀板,包括阀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本体圆周外侧相对称的两密封面(31)上开设有槽道(3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华郑开省陈世伟郑盛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海洋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