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颗粒阻尼器,特别是一种嵌套式颗粒阻尼器,属于振动控制领域,适用于机械、航空航天以及建筑结构等领域的减震控制。
技术介绍
目前利用阻尼装置等附属构件进行耗能减震从而保证主体结构在地震或风振等动力荷载作用下安全性的方法方兴未艾。颗粒阻尼器的使用基本不受温度限制;颗粒阻尼器的位置布置灵活,在振动控制中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和发展前景。其基本原理是在结构振动时,利用颗粒之间以及颗粒与空腔壁之间的摩擦、碰撞进行能量耗散与装换,从而降低结构的振动。上世纪80年代初,Popplewell等专利技术了柔性颗粒阻尼技术,用柔性材料包裹一 定数量的某种颗粒并将其至于结构空腔内。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公告的“一种柔性颗粒阻尼器”的技术专利申请(专利号为201020241597. 6),该阻尼器包括柔性材料制成的封装体和包裹在封装体内的颗粒物;封装体是具有空腔的带状体或具有多个成面布置的空腔的板状体或具有多个成立体布置的空腔的块状体。而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公告了“一种颗粒阻尼器基本单元及相关的颗粒阻尼器”的技术专利申请(专利号为201120051956. 6),该技术提供一种颗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嵌套式颗粒阻尼器,包括有外壳(1)、阻尼介质(2)、内部颗粒(3),颗粒(4),箱体(5);其特征在于:内部颗粒(3)置于外壳(1)内部,在内部颗粒(3)和外壳(1)组成的空腔中填充阻尼介质(2);外壳(1)、阻尼介质(2)和内部颗粒(3)组成颗粒(4);颗粒(4)置于箱体(5)中或置于蜂窝结构的每个空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金豹,李芳芳,闫维明,孙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