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双金属氢氧化物的钨钼吸附分离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双金属氢氧化物的钨钼吸附分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6753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双金属氢氧化物的钨钼吸附分离方法。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12+1‑xM23+x(OH)2]x+(Xn‑)x/n·H2O;其中,M1为Co、Zn、Ni或Mg;M2为Al;X为NO3;x为0.25~0.5;n为1。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双金属氢氧化物用于低浓度钨钼混合溶液中钨酸根的选择性吸附,在添加过硫酸盐条件下实现钨钼分离,并通过光照可提高钨钼分离效率。基于双金属氢氧化物的钨钼吸附分离方法,与其它吸附分离方法相比,具有分离效率高、吸附量大、制备简单、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双金属氢氧化物的钨钼吸附分离方法


技术介绍

1、钨(w)、钼(mo)及其合金材料是罕见的高熔点金属材料,因其独特的高熔点、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以及优越的耐腐蚀性和抗辐射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医疗、玻璃、钢铁冶金等行业。钨钼资源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但在地壳中的含量并不高,且经常与其他元素共生。由于钨和钼的化学性质相似,在自然界中往往形成难于分离的矿物。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为了将这些有价值的金属元素分离出来,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处理。然而,往往难以实现高效的钨钼分离。而且,钨钼制品中的杂质含量严重影响其性能,对于钨制品来说,最难去除的杂质元素是钼,而对于钼制品来说,钨也是最难分离的。随着硬质合金、电子等工业的日益发展,对钨制品,尤其是对许多尖端用途所需的钨制品中的杂质含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在钨钼冶金过程中,对钨钼资源进行热处理和浸出处理时,可获得丰富的低浓度mo、w废水,从该溶液中分离和回收钨钼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了冶金工程师面临的严峻任务,尤其是从含低浓度mo、w废水的多组分金属离子中分离钨钼对于实际应用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双金属氢氧化物,化学式为:

2、[m12+1-xm23+x(oh)2]x+(xn-)x/n·h2o,

3、其中,m1为co、zn、ni或mg;m2为al;x为no3;x为0.25~0.5;n为1。

4、进一步地,x为0.25、0.33或0.5。

5、本专利技术双金属氢氧化物可用于低浓度钨钼混合溶液中钨酸根的选择性吸附,实现钨钼分离,并可提高钨钼分离效率。使用该双金属氢氧化物作为吸附剂,与其它吸附分离方法相比,具有分离效率高、吸附量大、制备简单、成本低、环境友好等优点。

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在水存在条件下,使m2(no3)3、m1(no3)2和nax反应;其中,m1、m1和x的定义与上文相同。

7、在一些具体实例,m2(no3)3、m1(no3)2为其水合物,例如m2(no3)3·6h2o、m1(no3)2·6h2o。

8、具体地,m2(no3)3、m1(no3)2和nax的摩尔比为(30-100):(100-300):(50-100),可选(50-100):(100-150):(70-80),例如50:100:75。

9、具体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0、将m2(no3)3、m1(no3)2溶解在水中,通入氮气使溶解的二氧化碳排除,得a溶液;将nax溶解在水中,通入氮气使溶解的二氧化碳排除,得b溶液;

11、将a溶液缓慢滴入b溶液中,同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使混合溶液ph保持10±0.5,滴加完成后密封,搅拌,然后静置晶化;反应结束后离心,取沉淀物;将所述沉淀物干燥,研磨成粉末,即为双金属氢氧化物。

12、具体地,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1.5-2.5m,例如2m。

13、具体地,所述搅拌的时间为0.5-1h。

14、具体地,所述晶化在80-85℃条件下进行;通常晶化时间为6-10h。

15、在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

16、取al(no3)3·6h2o粉体材料和co(no3)2·6h2o粉体,溶解在水中,通入氮气使溶解的二氧化碳排除,得a溶液;取nano3溶解在水中,通入氮气使溶解的二氧化碳排除,得b溶液;

17、将a溶液缓慢滴入b溶液中,同时滴加2m氢氧化钠溶液使混合溶液ph保持10±0.5,滴加完成后密封,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0.5h,然后在80℃的烘箱中静置晶化6h,反应结束后将混合溶液在3000rmp/min的离心机中离心三次,取沉淀物;将得到的沉淀物在60℃的温度下用鼓风干燥烘箱干燥6h,研磨成粉末,即为双金属氢氧化物;其中,其中,al(no3)3·6h2o、co(no3)2·6h2o粉体、nano3的摩尔比为50:100:100。

18、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上述方法制备的双金属氢氧化物。

19、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上述双金属氢氧化物在钨钼混合溶液中选择性吸附分类钨钼的应用。

20、具体地,所述应用在过硫酸盐(例如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存在的条件下进行。

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钨钼吸附分离方法,包括:

22、将上述双金属氢氧化物、过硫酸盐及钨钼的混合溶液混合;固液分离。

23、具体地,所述过硫酸盐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

24、具体地,所述双金属氢氧化物与过硫酸盐的质量比为(20:50)-(20:10),例如20:50或20:10。在该比例条件下,过硫酸盐可以更好地促进双金属氢氧化物选择性吸附钨酸根。

25、具体地,所述双金属氢氧化物与钨钼的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0-50):(500-2000),例如20:1000。在该比例条件下,双金属氢氧化物能更好地选择性吸附钨,具有较高的分离系数。主要因为在该比例条件下双金属氢氧化物对钨酸根的吸附接近饱和,而在更小或更大比例时双金属氢氧化物会增加对钼的吸附或不足以吸附钨。

26、具体地,所述钨钼混合溶液中钨的浓度为0.5-2mm,例如1mm。

27、具体地,在将上述双金属氢氧化物、过硫酸铵及钨钼的混合溶液混合后,还包括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搅拌的步骤。具体地,所述光照为太阳光或模拟太阳光。

28、研究发现,在光照条件下,双金属氢氧化物能更好地选择性吸附钨,主要是因为光照加速了体系中的反应,产生更多的吸附活性位点。

29、具体地,在将上述双金属氢氧化物、过硫酸铵及钨钼的混合溶液混合后,还包括调整反应体系的ph为3-12优选7-11的步骤。

30、在一些具体实例,调整反应体系的ph为3、6、7、8、9、10、11或12。

31、研究发现,在上述ph条件下(尤其是ph7-11),双金属氢氧化物能更好地选择性吸附钨,因为在该ph范围下,钨和钼分别以钨酸跟和钼酸跟的形式存在,且无过多氢氧根的干扰,使双金属氢氧化物更容易的选择性吸附钨酸根。

32、具体地,经固液分离,所得液体即仅含低浓度钨的高钼溶液。例如可采用离心分离法。

33、具体地,所述钨钼混合溶液为工业低浓度溶液,其来源包括浸出液、洗脱液和废水。

34、具体地,所述钨钼吸附分离方法,包括:按质量份数,将20份双金属氢氧化物、10份过硫酸铵,加入到1000份含有1mm钨钼的混合溶液中,在磁力搅拌器上光照搅拌2h;将悬浊液在3000rmp/min的离心机中离心,使固液分离,所得液体即仅含低浓度钨的高钼溶液。

35、本专利技术钨钼吸附分离方法,对于低浓度钨钼溶液中的钨选择性好、分离效果佳。本专利技术方法可在较广泛ph范围钨钼混合溶液中选择性吸附钨酸根,实现钨与钼的分离。含有钨钼的混合溶液与双金属氢氧化物在过硫酸盐和光照作用下接触时,由于化学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金属氢氧化物,其特征在于,化学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氢氧化物,其特征在于,x为0.25、0.33或0.5。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水存在条件下,使M2(NO3)3、M1(NO3)2和NaX反应;其中,M1、M1和X的定义与权利要求1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M2(NO3)3、M1(NO3)2和NaX的摩尔比为(30-100):(100-300):(50-100),可选(50-100):(100-150):(70-80),例如50:100:75;

5.权利要求3或4所述方法制备的双金属氢氧化物。

6.权利要求1、2、5任一项所述双金属氢氧化物在钨钼混合溶液中选择性吸附分类钨钼的应用;

7.一种钨钼吸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钨钼吸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钨钼吸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钨钼混合溶液中钨的浓度为0.5-2mM,可选1mM。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钨钼吸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双金属氢氧化物、硫酸铵及钨钼的混合溶液混合后,还包括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搅拌的步骤;和/或,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金属氢氧化物,其特征在于,化学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氢氧化物,其特征在于,x为0.25、0.33或0.5。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水存在条件下,使m2(no3)3、m1(no3)2和nax反应;其中,m1、m1和x的定义与权利要求1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双金属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m2(no3)3、m1(no3)2和nax的摩尔比为(30-100):(100-300):(50-100),可选(50-100):(100-150):(70-80),例如50:10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祚仁杨帆席晓丽马立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