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安装用的舷侧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06006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船舶安装用的舷侧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管、稳向架和两个高度可调活络支墩,所述稳向架上设有两块平行横板,所述横板上设有供所述支撑管穿设的穿孔,所述两个穿孔的孔心位于同一条垂线上;所述两个活络支墩上方设有一个支撑座,所述支撑管穿过所述穿孔后支撑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下方两个活络支墩间还设有一个液压油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用支撑管支撑舷侧,还能调节支撑管的高度进而调节舷侧的高度,可以省去使用龙门吊调节高度的时间,加快施工效率,缩短船坞周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船舶安装用的舷侧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船舶在生产时采用分段生产后组装的方式,而在将各分段组装时,需要支撑定位结构来对各段支撑,方便施工人员组装。对船舶舷侧进行组装需要对舷侧的高度进行调节,目前的舷侧支撑装置无法实现对舷侧高度的调节,只能借助龙门吊进行调节,这样很难调节安装精度,使船坞周期增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船舶安装时可以方便调节舷侧高度的舷侧支撑装置,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船舶安装用的舷侧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管、稳向架和两个高度可调活络支墩,所述稳向架上设有两块平行横板,所述横板上设有供所述支撑管穿设的穿孔,所述两个穿孔的孔心位于同一条垂线上;所述活络支墩置于稳向架底部,并两个活络支墩上方设有一个支撑座,所述支撑管穿过所述穿孔后支撑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下方两个活络支墩间还设有一个液压油缸。本技术所述稳向架底部设有一底板,所述活络支墩、液压油缸放置在所述底板上。本技术所述活络支墩包括两块楔形垫块和一条形楞木,所述楞木置于最下方,所述两块楔形垫块对称叠放在所述楞木上。本技术所述稳向架上设有吊耳。本技术所述稳向架为梯形架,其中一块所述横板置于稳向架的顶端,另一块横板置于所述稳向架的下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舷侧支撑装置,采用稳向架来对支撑管进行导向,并通过液压油缸来调节支撑管的高度,调整好后把活络支墩的高度也固定好,用活络支墩支撑支撑管,然后撤掉液压油缸,因此,本技术不仅能用支撑管支撑舷侧,还能调节支撑管的高度进而调节舷侧的高度,可以省去使用龙门吊调节高度的时间,加快施工效率,缩短船坞周期。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舷侧支撑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舷侧支撑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船舶安装用的舷侧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管2、稳向架I和两个高度可调的活络支墩5,稳向架I上设有两块平行横板3、4,横板上设有供支撑管I穿设的穿孔,两个穿孔的孔心位于同一条垂线上;两个活络支墩5置于稳向架底部,并两个活络支墩5上方设有一个支撑座7,支撑管I穿过穿孔后支撑在支撑座7上,并在支撑座下方两个活络支墩5间设有一个液压油缸6。本技术将支撑管与舷侧固定,利用液压油缸来调节支撑管的高度进而调节舷侧的安装高度,调整好支撑管高度后固定活络支墩的高度,然后用活络支墩来支撑支撑管,以此完成支撑管的支撑,提高了施工效率。上述稳向架底部设有一底板8,将上述活络支墩5、液压油缸6放置在底板8上,方便一起移动。 如图2所示,上述活络支墩5包括两块楔形垫块51和一条形楞木52,楞木52置于最下方,两块楔形垫块51对称叠放在楞木52上。采用这种组合式结构,可以通过改变两块楔形垫块的重合度来调节活络支墩的支撑高度,易于调节。本技术的活络支墩不限于此结构,只要能调节其支撑高度的任何结构都可以。为便于搬移上述稳向架,在稳向架上设有吊耳。上述稳向架I为梯形架,其中一块横板3置于稳向架I的顶端,另一块横板4置于稳向架的下端,稳向架的结构也不局限于此种结构。本技术舷侧支撑装置的具体使用过程为将支撑管2穿设在稳向架内并支撑在上述支承座7上,并将支撑管顶端与船舶舷侧固定连接,通过液压油缸6顶升支承座7来调节支撑管2的高度,当支撑管2的高度满足需求时保持液压油缸6不动,再安装调节活络支墩5,将榜木52放在最下方同时将两块楔形垫木51叠放在榜木52上,通过敲击楔形垫块51改变两者的重叠度进而改变活络支墩的支撑高度,直到活络支墩5能很好的支撑支撑座7为止,此时撤掉液压油缸的顶升,使活络支墩支撑支撑管,这时若还需要细微的调节舷侧的高度,可以通过敲击楔形垫块来改变。因此,本技术的支撑装置可以实现舷侧的支撑及高度的调节,提高龙门吊的使用效率,缩短船坞周期。权利要求1.一种船舶安装用的舷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管(2)、稳向架(I)和两个高度可调的活络支墩(5),所述稳向架(I)上设有两块平行横板(3、4),所述横板上设有供所述支撑管穿设的穿孔,所述两个穿孔的孔心位于同一条垂线上;所述活络支墩(5)置于稳向架底部,并两个活络支墩上方设有一个支撑座(7),所述支撑管(2)穿过所述穿孔后支撑在所述支撑座(7)上,所述支撑座下方两个活络支墩间还设有一个液压油缸(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舷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向架底部设有一底板(8),所述活络支墩(5)、液压油缸(6)放置在所述底板(8)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舷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络支墩(5)包括两块楔形垫块(52)和一条形楞木(52),所述楞木(52)置于最下方,所述两块楔形垫块(51)对称叠放在所述楞木上。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舷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向架(I)上设有吊耳。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舷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向架(I)为梯形架,其中一块所述横板(3)置于稳向架的顶端,另一块横板(5)置于所述稳向架的下端。专利摘要本技术的船舶安装用的舷侧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管、稳向架和两个高度可调活络支墩,所述稳向架上设有两块平行横板,所述横板上设有供所述支撑管穿设的穿孔,所述两个穿孔的孔心位于同一条垂线上;所述两个活络支墩上方设有一个支撑座,所述支撑管穿过所述穿孔后支撑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支撑座下方两个活络支墩间还设有一个液压油缸。本技术不仅能用支撑管支撑舷侧,还能调节支撑管的高度进而调节舷侧的高度,可以省去使用龙门吊调节高度的时间,加快施工效率,缩短船坞周期。文档编号B63C5/02GK202491914SQ20122002382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孙翼龙, 孟鹏, 巩鹏, 李松, 梁小军, 邓超, 郑先波, 郑凡 申请人: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安装用的舷侧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管(2)、稳向架(1)和两个高度可调的活络支墩(5),所述稳向架(1)上设有两块平行横板(3、4),所述横板上设有供所述支撑管穿设的穿孔,所述两个穿孔的孔心位于同一条垂线上;所述活络支墩(5)置于稳向架底部,并两个活络支墩上方设有一个支撑座(7),所述支撑管(2)穿过所述穿孔后支撑在所述支撑座(7)上,所述支撑座下方两个活络支墩间还设有一个液压油缸(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小军郑先波孟鹏邓超孙翼龙巩鹏郑凡李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江南长兴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