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侧胶位压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05434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图书侧胶位压紧装置,包括间隔设置在输送带上的两个门形框架,在所述门形框架的横梁上设置有滑块,在所述滑块上垂直设置有调节竖杆,在所述两调节竖杆之间设置有纵梁,在所述纵梁上设置有压轮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在于书本在输送带上向前运行时,在侧胶没有固化前,纵梁上的多个橡胶压轮依次在书的脊背处碾压,使侧胶与封面粘结牢固,提高图书的装订质量。滑块和调节竖杆可根据书本的大小、高低进行调节,控制压轮机构的橡胶压轮与生产的书籍位置相适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胶订图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图书侧胶位压紧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胶订图书的工艺流程是内文配页形成书芯,然后把书芯的书脊冼成单页,在书脊的背部和两侧滚涂热溶胶,而后粘贴封面,待热熔胶固化后进行裁切成品。然而热熔胶是一种固体胶,在加热到170度左右时融化成液态,此时在书背上涂胶,粘贴封面后,温度降低,胶水固化,固化时间一般为十几秒钟。在这个时间段内,书的封面和内文一定要保持一定的压力,否则,内文上的侧胶就与封面粘结不牢,造成粘结力下降。在夏季,当车间环境温度高时,在装订生产线上,热熔胶的固化时间延长。此时,粘贴了封面的毛本书下落到输送皮带上后,侧胶还未完全固化,因为封面一般纸张较厚,在封面张力的作用下与还未固化的热熔胶胀开,导致封面与内文粘结不牢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胶与封面粘结牢固,提高图书的装订质量的图书侧胶位压紧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图书侧胶位压紧装置,包括间隔设置在输送带上的两个门形框架,在所述门形框架的横梁上设置有滑块,在所述滑块上垂直设置有调节竖杆,在所述两调节竖杆之间设置有纵梁,在所述纵梁上设置有压轮机构。所述压轮机构为铰接在所述纵梁上的调节杆,和在所述调节杆中部上方的纵梁上设置的L形支撑杆构成,在所述调节杆底部设置有橡胶压轮。在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纵梁铰接处的铰轴上设置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近一步增加了橡胶压轮向下的压力,使侧胶与封面碾压的更为牢固。在所述纵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压轮机构。本技术优点在于书本在输送带上向前运行时,在侧胶没有固化前,纵梁上的多个橡胶压轮依次在书的脊背处碾压,使侧胶与封面粘结牢固,提高图书的装订质量。滑块和调节竖杆可根据书本的大小、高低进行调节,控制压轮机构的橡胶压轮与生产的书籍位置相适应。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图书侧胶位压紧装置,包括间隔设置在输送带I上的两个门形框架2,在所述门形框架2的横梁上设置有滑块3,在所述滑块3上垂直设置有调节竖杆4,在所述两调节竖杆4之间设置有纵梁5,在所述纵梁5上间隔设置有三个压轮机构;所述压轮机构为铰接在所述纵梁5上的调节杆6,和在所述调节杆6中部上方的纵梁 5上设置的L形支撑杆7构成,在所述调节杆6底部设置有橡胶压轮8 ;在所述调节杆6与所述纵梁5铰接处的铰轴上设置有扭力弹簧。权利要求1.一种图书侧胶位压紧装置,包括间隔设置在输送带(I)上的两个门形框架(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形框架(2)的横梁上设置有滑块(3),在所述滑块(3)上垂直设置有调节竖杆(4),在所述两调节竖杆(4)之间设置有纵梁(5),在所述纵梁(5)上设置有压轮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图书侧胶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机构为铰接在所述纵梁(5)上的调节杆(6),和在所述调节杆(6)中部上方的纵梁(5)上设置的L形支撑杆(7 )构成,在所述调节杆(6 )底部设置有橡胶压轮(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书侧胶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节杆(6)与所述纵梁(5)铰接处的铰轴上设置有扭力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图书侧胶位压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纵梁(5)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压轮机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图书侧胶位压紧装置,包括间隔设置在输送带上的两个门形框架,在所述门形框架的横梁上设置有滑块,在所述滑块上垂直设置有调节竖杆,在所述两调节竖杆之间设置有纵梁,在所述纵梁上设置有压轮机构。本技术优点在于书本在输送带上向前运行时,在侧胶没有固化前,纵梁上的多个橡胶压轮依次在书的脊背处碾压,使侧胶与封面粘结牢固,提高图书的装订质量。滑块和调节竖杆可根据书本的大小、高低进行调节,控制压轮机构的橡胶压轮与生产的书籍位置相适应。文档编号B42C9/00GK202491533SQ201220073179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日专利技术者张歌伟, 王在东, 王拴柱 申请人:河南省瑞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书侧胶位压紧装置,包括间隔设置在输送带(1)上的两个门形框架(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形框架(2)的横梁上设置有滑块(3),在所述滑块(3)上垂直设置有调节竖杆(4),在所述两调节竖杆(4)之间设置有纵梁(5),在所述纵梁(5)上设置有压轮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歌伟王在东王拴柱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瑞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