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机构的控制装置及动力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01164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12:48
在发动机自动停止中,借助来自电磁泵70的喷出压来使离合器C1以行程末端压附近的油压进行待机,接着,在发动机自动起动时,等待发动机发生完全爆炸并且其旋转变得稳定,然后开始执行借助来自电磁阀SLC1的输出压对作用于离合器C1的油压进行逐渐增压的应用控制。由此,能够抑制发动机的初始爆炸所产生的扭矩变动传递至车轮侧,从能够抑制发生扭矩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传递机构的控制装置及动力传递装置,其中,上述动力传递机构的控制装置对动力传递机构进行控制,该动力传递机构安装在具有能够进行自动停止和自动起动的内燃机的车辆上,并且该动力传递机构经由借助来自第一流体压式促动器和第二流体压式促动器中的某个流体压式促动器的流体压来进行动作的摩擦接合构件,将来自所述内燃机的动力传递至车轴侧,上述第一流体压式促动器借助来自所述内燃机的动力来进行驱动,第二流体压式促动器具有与上述第 一流体压式促动器的流体压源不同的流体压源,上述动力传递装置具有动力传递机构和对该动力传递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就这种动力传递装置而言,提出了如下的动力传递装置,在该动力传递装置中,并列设置借助发动机的动力来进行动作的机械式油泵和通过电力进行动作的电动油泵来作为油压源,在发动机停止时,使待机压作用于离合器,该待机压小于在发动机怠速运转时所产生的主压,且在由离合器开始传递扭矩的油压即接合开始压以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3 - 2401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这样,在起动发动机时将发动机的动力迅速地传递至驱动车轮来提高车辆的起步性能的方面,将发动机停止中的离合器的待机压的设定作为重要的课题来考虑。另一方面,若将在起动发动机时产生的扭矩变动传递至驱动车轮,则存在会对车辆产生冲击的可能性,因而希望尽量抑制将在起动发动机时所产生的扭矩变动传递至驱动车轮。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机构的控制装置及动力传递装置的主要目的在于,抑制发生能够进行自动停止和自动起动的内燃机自动起动时的冲击。为了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机构的控制装置及动力传递装置采取了以下手段。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机构的控制装置,对动力传递机构进行控制,该动力传递机构安装在具有能够进行自动停止和自动起动的内燃机的车辆上,并且该动力传递机构经由借助来自第一流体压式促动器和第二流体压式促动器中的某个流体压式促动器的流体压来进行动作的摩擦接合构件,将来自所述内燃机的动力传递至车轴侧,所述第一流体压式促动器借助来自所述内燃机的动力来进行驱动,第二流体压式促动器具有与该第一流体压式促动器的流体压源不同的流体压源,该动力传递机构的控制装置的宗旨在于,在自动停止的所述内燃机进行自动起动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流体压式促动器,使得在所述内燃机发生完全爆炸之前使所述摩擦接合构件以流体压低于传递扭矩的流体压的低压状态进行待机,并且,控制所述第一流体压式促动器,使得在所述内燃机发生完全爆炸之后的规定时刻使所述摩擦接合构件传递扭矩。在该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机构的控制装置中,在自动停止的内燃机进行自动起动的情况下,控制第二流体压式促动器,使得在内燃机发生完全爆炸之前使摩擦接合构件以流体压低于传递扭矩的流体压的低压状态进行待机,并且,控制第一流体压式促动器,使得在内燃机发生完全爆炸后的规定时刻使摩擦接合构件传递扭矩。由此,能够抑制在内燃机自动起动时的初始爆炸所产生的扭矩变动传递至车轴侧,从而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内燃机刚刚起动之后的起步。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机构的控制装置能够构成为,控制所述第一流体压式促动器,使得在所述规定时刻即所述内燃机的自动起动后旋转变得稳定时,开始对向所述摩擦接合构件的流体压伺服机构供给的流体压进行增压。此时,既能够构成为,控制所述第一流体压式促动器,使得在所述规定时刻即从所述内燃机自动起动起经过了规定时间时,开始对向所述摩擦接合构件的流体压伺服机构供给的流体压进行增压;也能够构成为,控制 所述第一流体压式促动器,使得在所述规定时刻即所述内燃机自动起动之后该内燃机的转速的时间变化量收敛在规定范围内时,开始对用于向所述摩擦接合构件的流体压伺服机构供给的流体压进行增压。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机构的控制装置能够构成为,所述第一流体压式促动器具有第一泵,其借助来自所述内燃机的动力来进行动作以产生流体压,调压器,其对来自该第一泵的流体压进行调压,并将调压后的流体压供给至所述摩擦接合构件的流体压伺服机构;所述第二流体压式促动器具有第二泵,该第二泵被供电而进行动作以产生流体压,并将该流体压供给至所述摩擦接合构件的流体压伺服机构。一个方式的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机构的控制装置具有切换器,该切换器借助来自所述第一泵的流体压进行动作,并在使所述调压器的输出口和所述摩擦接合构件的流体压伺服机构之间连接和切断该连接之间进行切换,在所述内燃机处于自动停止中,控制所述第二流体压式促动器,以使所述摩擦接合构件以所述低压状态进行待机,并且,以与该第二流体压式促动器的控制量相同的控制量使所述调压器进行待机,在所述内燃机自动起动时,对所述调压器进行驱动控制,以在该内燃机发生完全爆炸后的规定时刻对作用于所述摩擦接合构件的流体压伺服机构的油压进行增压。于是,即使在内燃机处于自动起动中利用切换器使调压器的输出口和摩擦接合构件的流体压伺服机构之间连接,也能够抑制作用于摩擦接合构件的流体压发生急剧变化。这些方式的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机构的控制装置能够构成为,所述第二泵是电磁泵,该电磁泵通过使产生电磁力以及不产生电磁力反复进行来使活塞往复移动以产生流体压。或者,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机构的控制装置能够构成为,所述第一流体压式促动器具有第一泵,其借助来自所述内燃机的动力来进行动作以产生流体压,调压器,其对来自该第一泵的流体压进行调压并将调压后的流体压供给至所述摩擦接合构件的流体压伺服机构;所述第二流体压式促动器具有第三泵,其与所述第一泵并列连接,并且被供电而进行动作,与所述第一流体压式促动器共用的所述调压器,其对来自该第三泵的流体压进行调压,并将调压后的所述流体压供给至所述摩擦接合构件的流体压伺服机构。或者,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机构的控制装置能够构成为,所述第一流体压式促动器具有第一泵,其借助来自所述内燃机的动力来进行动作以产生流体压,调压器,其对来自该第一泵的流体压进行调压,并将调压后的流体压供给至所述摩擦接合构件的流体压伺服机构;所述第二流体压式促动器具有电磁阀;蓄压器,其经由所述电磁阀与所述调压器和所述第一泵之间的流路相连接。进而,本专利技术的动力传递机构的控制装置能够构成为,在所述内燃机处于运转中的空挡控制时,基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的动力传递状态设定空挡控制量,来对所述第一流体压式促动器进行控制,并且学习所述空挡控制量,所述空挡控制量是用于使所述摩擦接合构件以压力比完全接合压低的空挡状态进行待机的控制量,并且,在所述内燃机处于自动停止中,利用所学习的所述空挡控制量来对所述第二流体压式促动器进行控制,以使所述摩擦接合构件以所述低压状态进行待机。这样,在空挡控制时学习用于使摩擦接合构件以空挡状态进行待机的空挡控制量,并在原动机处于自动停止中利用该学习结果来使摩擦接合构件以低压状态进行待机,所以能够将原动机处于自动停止中的摩擦接合构件的状态控制为适于下一次迅速接合的状态,从而能够在自动起动后顺利地传递来自原动机的动力。另外,能够与随时间的变化无关地设定更加恰当的摩擦接合构件的状态。在这里,就“空挡状态”而言,除了包括小于行程末端压的流体压作用于摩擦接合构件而摩擦接合构件 使输入侧和输出侧断开的状态之外,还包括行程末端压以上的流体压作用于摩擦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井信行清水哲也土田健一石川和典石桥厚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