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敏感电比例液压控制系统和工程机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895412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负载敏感电比例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电比例液压泵、负载敏感阀;压力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电比例液压泵的出液口处的第一压力,以及所述负载敏感阀的负载反馈回路上的第二压力;控制器,连接至所述压力感应装置和所述电比例液压泵,根据来自所述压力感应装置的所述第一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以及预设的压力差,对所述电比例液压泵的出液流量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工程机械。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利用电气程序控制不带负载反馈的泵,以实现负载反馈,并解决了泵的输出流量与阀的输入流量的匹配问题,简化了系统并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控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负载敏感电比例液压控制系统和一种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目前,用来实现与负载无关的流量分配系统中,负载敏感阀(LS阀)检测负载并将负载压力引至泵上流量调节机构,来实现压差(主泵出口压力与控制阀输出压力)控制泵的流量。此系统需要负载敏感阀检测负载并将负载压力引至泵的流量调节机构,通过泵出口压力与负载反馈压力之间的压力差对泵的流量进行调节。根据系统配套的泵流量调节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油泵弹簧设定补偿压力,如需改变补偿压力,需停机进行弹簧力调整;另一类为变补偿压力比例电磁阀,通过电气调节补偿压力。 相关技术中的负载独立流量系统如图7示,由变量泵702、变量泵调节机构704、节流阀706、压力补偿器708、梭阀710和负载712组成。此系统存在以下缺点I)系统需选用负载反馈泵如该变量泵702,将负载712的负载反馈压力接至变量泵702的控制口,液压管路布置相对复杂;2)为实现变补偿压力调节,需选用带变补偿压力比例电磁阀的负载反馈泵,且要求泵的流量调节机构对应的泵出口流量与阀的流量完全匹配,因此需要使用该变量泵调节机构704与变量泵702进行配合,同时,为防止负载718动作时产生冲击,这样就要求在系统研发之初必须作大量的实验,以验证系统的匹配性。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液压控制技术简化液压管路布置,解决泵与阀流量的匹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液压控制技术,利用电气程序控制不带负载反馈的泵,以实现负载反馈,并解决了泵与阀流量的匹配问题,简化了系统并提高了系统的效率。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负载敏感电比列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电比例液压泵、负载敏感阀,其中,所述负载敏感阀连接至所述电比例液压泵和负载,所述负载敏感电比列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压力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电比例液压泵的出液口处的第一压力,以及所述负载敏感阀的负载反馈回路上的第二压力;控制器,连接至所述压力感应装置和所述电比例液压泵,根据来自所述压力感应装置的所述第一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以及预设的压力差,对所述电比例液压泵的出液流量进行控制。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压力感应装置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比例液压泵的出液口处;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负载敏感阀的负载反馈回路上。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电比例液压泵的内部或外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控制器具体包括控制芯片和电比例阀,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至所述压力感应装置和所述电比例阀;以及所述电比例阀设置在所述电比例液压泵的出液口,根据来自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指令,对所述电比例液压泵的出液流量进行控制。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控制器还包括设置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设置指令,对所述压力差的数值进行设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上设置有外部接口,所述外部接口可连接至外部输入设备,以对所述压力差进行设置。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定差溢流阀,连接至所述电比例液压泵的出液口、所述负载敏感阀的进液口及所述负载敏感阀的负载反馈回路,对流入所述负载敏感阀的进液口的进液压力进行控制。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电磁阀,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根据来自所述压力感应装置的所述第一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以及预设的压力差,对流入所述负载敏感阀的进液口的进液压力进行控制。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显示装置,连接至所述控制器,对所述电比例液压泵的出液口流量和/或所述负载敏感阀的进液口流量进行实时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工程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负载敏感电比列液压控制系统。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由电气控制实现了泵流量的调节,使液压系统得到简化并提高了液压系统的效率。附图说明图I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负载敏感电比列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的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负载敏感电比列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所示的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负载敏感电比列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不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负载敏感电比列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负载敏感电比列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不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负载敏感电比列液压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相关技术中的负载独立流量分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I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负载敏感电比列液压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比例液压泵106、负载敏感阀104,控制器110和压力感应装置108。负载敏感阀104连接至负载102和电比例液压泵106,电比例液压泵106还联结至控制器110,控制器110连接至压力感应装置108,压力感应装置108检测电比例液压泵106的出液口处的第一压力,以及负载敏感阀104的负载反馈回路上的第二压力。当系统工作时,控制器110根据来自压力感应装置108的第一压力、第二压力以及预设的压力差,对电比例液压泵106的出液流量进行控制,使第一压力、第二压力的压力差与预设压力差相等。这样使电比例液压泵、106输出流量与负载102所需流量相匹配。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比例液压泵106输出流量与负载102所需流量之间的匹配关系具体是指,通过检测到的第一压力、第二压力,对电比例液压泵106的输出流量进行控制,从而对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的实时压力差进行控制,使得实时压力差=第一压力-第二压力=预设的压力差。当然,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允许实时压力差与预设的压力差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如图2所示,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下,压力感应装置108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202,设置在电比例液压泵106的出液口处,用于检测电比例液压泵106的出液口处的第一压力;以及第二压力传感器204,设置在负载敏感阀104的负载反馈回路上,用于检测负载敏感阀104的负载反馈回路上的第二压力。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器110可以设置在电比例液压泵106的内部或外部。具体地,当控制器110设置于电比例液压泵106的内部时,控制器110与电比例液压泵106为一体装置,即电控比例泵,可直接接受电气控制;控制器110也可置于电比例液压泵106的外部,则控制器110与电比例液压泵106为单独的装置为电连接的两个独立装置。具体地,该控制器110可以包括控制芯片302和电比例阀304。如图3所示,控制芯片302电连接至压力感应装置108和电比例阀304 ;电比例阀304设置在电比例液压泵106的出液口,根据来自控制芯片302的控制指令,对电比例液压泵106的出液流量进行控制。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芯片302接收来自压力感应装置108的第一压力和第二压力的数值,以计算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载敏感电比例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电比例液压泵、负载敏感阀,其中,所述负载敏感阀连接至所述电比例液压泵和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敏感电比例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压力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电比例液压泵的出液口处的第一压力,以及所述负载敏感阀的负载反馈回路上的第二压力;控制器,连接至所述压力感应装置和所述电比例液压泵,根据来自所述压力感应装置的所述第一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以及预设的压力差,对所述电比例液压泵的出液流量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敏感电比例液压控制系统,包括电比例液压泵、负载敏感阀,其中,所述负载敏感阀连接至所述电比例液压泵和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敏感电比例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 压力感应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电比例液压泵的出液口处的第一压力,以及所述负载敏感阀的负载反馈回路上的第二压力; 控制器,连接至所述压力感应装置和所述电比例液压泵,根据来自所述压力感应装置的所述第一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以及预设的压力差,对所述电比例液压泵的出液流量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负载敏感电比列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装置包括 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比例液压泵的出液口处;以及 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负载敏感阀的负载反馈回路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负载敏感电比列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电比例液压泵的内部或外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敏感电比列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具体包括控制芯片和电比例阀, 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至所述压力感应装置和所述电比例阀;以及 所述电比例阀设置在所述电比例液压泵的出液口,根据来自所述控制芯片的控制指令,对所述电比例液压泵的出液流量进行控制。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阳华周畅张国瑞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