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毛杰专利>正文

湿式砼喷浆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94963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湿式砼喷浆机器人,该湿式砼喷浆机器人设有一个方形的底盘,底盘的下部设有发动机、底盘电气系统柜及对称的两对车轮,底盘的上部后侧设有支撑座,可伸缩的机械手的下端与支撑座固定连接,机械手向上弯折伸向前方;底盘的上部设有电气控制柜和液压泵,电气控制柜用来控制机械手的摆动和伸缩,液压泵依次与主油缸、活塞、输送缸、S管及出料口弯管相连通,输送缸的侧面与搅拌料斗的底部相连通,出料口弯管通过喷浆管与混凝土喷射枪连接,喷射枪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可伸缩机械手的前端。该喷浆机器人结构紧凑,运转时稳定安全,喷浆均匀,操作灵活,广泛应用在矿山企业隧道、涵洞、地铁、水电、地下抢险工程作业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砼喷浆装置,尤其是灵活性高、运行安全的湿式砼喷浆机器人
技术介绍
喷浆支护是目前世界上广泛流行的矿山巷道、各类隧道、地下建筑及高层建筑基坑等施工中采用的支护方法,以取代了传统的木材和钢梁支护,大部分取代了砌碹。现在有些隧道虽然从外表上看是砌碹的,但在砌碹前,已经喷有30cm-40cm厚的混凝土层,因此喷浆层起了支护的决定性作用。目前,公知的混凝土喷注设备结构复杂,故障率高,且普遍存在输送过程不连续,振动冲击大的缺陷,整个喷浆装置存在交变脉动冲击负荷,容易造成整个喷浆装置在交变应力下产生疲劳破坏,致使生产成本增加,给实际工业生产过程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砼喷浆装置可靠性低且控制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湿式砼喷浆机器人,该喷浆机器人结构紧凑,运转时稳定安全,喷浆均匀,操作灵活,广泛应用在矿山企业隧道、涵洞、地铁、水电、地下抢险工程作业的场合。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湿式砼喷浆机器人设有一个方形的底盘,底盘的下部设有发动机、底盘电气系统柜及对称的两对车轮,底盘电气系统柜内包括打走驱动系统、转向系统及制动系统,底盘电气系统柜的输出端与车轮的传动轴相连,控制车轮的启动、停止及转向;底盘的上部后侧设有支撑座,可伸缩的机械手的下端与支撑座固定连接,机械手向上弯折伸向前方;底盘的上部设有电气控制柜和液压泵,电气控制柜用来控制机械手的摆动和伸缩,液压泵依次与主油缸、活塞、输送缸、S管及出料口弯管相连通,输送缸的侧面与搅拌料斗的底部相连通,出料口弯管通过喷浆管与混凝土喷射枪连接,喷射枪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可伸缩机械手的前端,变幅油缸的一端固定在底盘的上部,另一端与输送缸下部侧面相连,便于调整输送缸的高度。在施工现场喷浆时,开启发动机,发动机驱动液压泵,液压泵泵出的高压油推动主油缸来回运动,而输送缸内的活塞与主油缸连在一起,也随其一推一拉的来回运动,当主油缸带动活塞后退时,将混凝土吸入输送缸;当主油缸带动活塞前进时,将先吸入输送缸的混凝土通过S管阀和出料口弯管压入喷浆管中,最终由喷射枪将混凝土喷出,液压泵在冲程末端进行切换,S管阀转换到另一只吸满混凝土的输送缸上开始下一个运动循环,直到喷浆结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喷浆机器人结构紧凑,运转时稳定安全,喷浆均匀,操作灵活,广泛应用在矿山企业隧道、涵洞、地铁、水电、地下抢险工程作业的场合。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I中,I.机械手,2.喷射枪,3.搅拌料斗,4.喷浆管,5.电气控制柜,6.液压泵,7.主油缸,8.输送缸,9.车轮,10.发动机,11.底盘,12.底盘电气系统柜,13.活塞,14.变幅油缸,15. S管,16.出料口弯管。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I中,该湿式砼喷浆机器人设有一个方形的底盘11,底盘11的下部设有发动机10、底盘电气系统柜12及对称的两对车轮9,底盘电气系统柜12内包括行走驱动系统、转向系统及制动系统,底盘电气系统柜12的输出端与车轮9的传动轴相连,控制车轮9的启动、停止及转向;底盘11的上部后侧设有支撑座,可伸缩的机械手I的下端与支撑座固定连接,机械手I向上弯折伸向前方;底盘11的上部设有电气控制柜5和液压泵6,电气控制柜5用来控制机械手I的摆动和伸缩,液压泵6依次与主油缸7、活塞13、输送缸8、S管15及出料口弯管16相连通,输送缸8的侧面与搅拌料斗3的底部相连通,出料口弯管16通过 喷浆管4与混凝土喷射枪2连接,喷射枪2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可伸缩机械手I的前端,变幅油缸14的一端固定在底盘11的上部,另一端与输送缸8下部侧面相连,便于调整输送缸8的高度。在施工现场喷浆时,开启发动机10,发动机10驱动液压泵6,液压泵6泵出的高压油推动主油缸7来回运动,而输送缸8内的活塞13与主油缸7连在一起,也随其一推一拉的来回运动,当主油缸7带动活塞13后退时,将混凝土吸入输送缸8 ;当主油缸7带动活塞13前进时,将先吸入输送缸8的混凝土通过S管阀和出料口弯管16压入喷浆管4中,最终由喷射枪2将混凝土喷出,液压泵6在冲程末端进行切换,S管阀转换到另一只吸满混凝土的输送缸8上开始下一个运动循环,直到喷浆结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湿式砼喷浆机器大,该湿式砼喷浆机器大设有一个方形的底盘(11),底盘(11)的下部设有发动机(10)、底盘电气系统柜(12)及对称的两对车轮(9);其特征是:底盘电气系统柜(12)内包括行走驱动系统、转向系统及制动系统,底盘电气系统柜(12)的输出端与车轮(9)的传动轴相连;底盘(11)的上部后侧设有支撑座,可伸缩的机械手(1)的下端与支撑座固定连接,机械手(1)向上弯折伸向前方;底盘(11)的上部设有电气控制柜(5)和液压泵(6),液压泵(6)依次与主油缸(7)、活塞(13)、输送缸(8)、S管(15)及出料口弯管(16)相连通,输送缸(8)的侧面与搅拌料斗(3)的底部相连通,出料口弯管(16)通过喷浆管(4)与混凝土喷射枪(2)连接,喷射枪(2)的侧面固定连接在可伸缩机械手(1)的前端,变幅油缸(14)的一端固定在底盘(11)的上部,另一端与输送缸(8)下部侧面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湿式砼喷浆机器大,该湿式砼喷浆机器大设有一个方形的底盘(11),底盘(11)的下部设有发动机(10)、底盘电气系统柜(12)及对称的两对车轮(9);其特征是底盘电气系统柜(12)内包括彳丁走驱动系统、转向系统及制动系统,底盘电气系统柜(12)的输出端与车轮(9)的传动轴相连;底盘(11)的上部后侧设有支撑座,可伸缩的机械手(I)的下端与支撑座固定连接,机械手(I)向上弯折伸向前方;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杰陈俊良王伟李清伟张佐营郭华锋闫研冯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毛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