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勾丝涤纶织物的制造工艺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9427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抗勾丝涤纶织物的制造工艺和设备,抗勾丝涤纶织物的制造设备包括皮带轮、支架、脂肪酸柔软剂存储罐和喷淋装置,支架设在皮带轮的上方,支架的顶部设有脂肪酸柔软剂存储罐,支架中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喷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将原本的浸泡工艺改为现在的正反面两次喷洒工艺,不仅将工艺时间由原来的一整天缩短至现在的一个半小时,也将涤纶织物表面的脂肪酸柔软剂层的厚度控制在0.3mm-0.6mm之间;采用专用于涤纶织物防勾丝工艺的设备结构,使涤纶织物防勾丝工艺可以在该设备上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地说是抗勾丝涤纶织物的制造工艺和设备
技术介绍
涤纶织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勾丝 的现象,不仅破坏织物的美观,严重时会导致织物破损。现有的涤纶织物抗勾丝的处理工艺是将涤纶织物浸泡在脂肪酸柔软剂后,再晾干。这样的处理工艺不仅要耗费一整天的时间,也由于脂肪酸柔软剂的浓度不均匀,导致涤纶织物表面的脂肪酸柔软剂厚度难以控制,抗勾丝处理的效果也不一致。因此,设计一种即能够节省时间又能够使涤纶织物表面脂肪酸柔软剂厚度均匀的抗勾丝制造工艺和设备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即能够节省时间又能够使涤纶织物表面脂肪酸柔软剂厚度均匀的抗勾丝制造工艺和设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抗勾丝涤纶织物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抗勾丝涤纶织物的制造设备包括皮带轮、支架、脂肪酸柔软剂存储罐和喷淋装置,支架设在皮带轮的上方,支架的顶部设有脂肪酸柔软剂存储罐,支架中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喷淋装置。所述的喷淋装置包括小皮带轮、喷头、管道和阀门,小皮带轮固定在支架中部,喷头的后侧与小皮带轮固定,喷头的顶部与管道的一端连接,管道上设有阀门,管道的另一端与脂肪酸柔软剂存储罐的底部连接。所述的抗勾丝涤纶织物的制造设备依次完成如下步骤步骤1,在皮带轮的带动下,涤纶织物被输送到喷淋装置的正下方;步骤2,阀门打开,在小皮带轮的带动下,喷头左右移动,喷头开始对涤纶织物进行正面第一次脂肪酸柔软剂喷洒,喷洒时间约一分钟,完成正面第一次脂肪酸柔软剂喷洒后,阀门关闭,小皮带轮和喷头停止工作,涤纶织物正面的第一层脂肪酸柔软剂层的厚度在0. 2mm-0. 35mm之间;步骤3,将涤纶织物进行晾干,历时二十分钟;步骤4,阀门打开,在小皮带轮的带动下,喷头左右移动,喷头开始对涤纶织物进行正面第二次脂肪酸柔软剂喷洒,喷洒时间约半分钟,完成正面第二次脂肪酸柔软剂喷洒后,阀门关闭,小皮带轮和喷头停止工作,涤纶织物正面的第二层脂肪酸柔软剂层的厚度在 0. lmm-0. 25mm 之间; 步骤5,将涤纶织物进行第二次晾干,历时十五分钟; 步骤6,由操作人员将涤纶织物翻面;步骤7,阀门打开,在小皮带轮的带动下,喷头左右移动,喷头开始对涤纶织物进行反面第一次脂肪酸柔软剂喷洒,喷洒时间约一分钟,完成反面第一次脂肪酸柔软剂喷洒后,阀门关闭,小皮带轮和喷头停止工作,涤纶织物反面的第一层脂肪酸柔软剂层的厚度在0. 2mm-0. 35mm之间;步骤8,将涤纶织物进行第三次晾干,历时二十分钟;步骤9,阀门打开,在小皮带轮的带动下,喷头左右移动,喷头开始对涤纶织物进行反面第二次脂肪酸柔软剂喷洒,喷洒时间约半分钟,完成反面第二次脂肪酸柔软剂喷洒后,阀门关闭,小皮带轮和喷头停止工作,涤纶织物反面的第二层脂肪酸柔软剂层的厚度在0. lmm-0. 25mm之间; 步骤10,将涤纶织物进行第四次晾干,历时十五分钟; 步骤11,在皮带轮的带动下,涤纶织物被输送到成品区。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将原本的浸泡工艺 改为现在的正反面两次喷洒工艺,不仅将工艺时间由原来的一整天缩短至现在的一个半小时,也将涤纶织物表面的脂肪酸柔软剂层的厚度控制在0. 3mm-0. 6mm之间;采用专用于涤纶织物防勾丝工艺的设备结构,使涤纶织物防勾丝工艺可以在该设备上完成。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I为皮带轮;2为支架;3为脂肪酸柔软剂存储罐;4为小皮带轮;5为喷头;6为管道;7为阀门。具体实施例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抗勾丝涤纶织物的制造设备。抗勾丝涤纶织物的制造设备包括皮带轮I、支架2、脂肪酸柔软剂存储罐3和喷淋装置,支架2设在皮带轮I的上方,支架2的顶部设有脂肪酸柔软剂存储罐3,支架2中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喷淋装置。喷淋装置包括小皮带轮4、喷头5、管道6和阀门7,小皮带轮4固定在支架2中部,喷头5的后侧与小皮带轮4固定,喷头5的顶部与管道6的一端连接,管道6上设有阀门7,管道6的另一端与脂肪酸柔软剂存储罐3的底部连接。抗勾丝涤纶织物的制造设备依次完成如下步骤 步骤1,在皮带轮I的带动下,涤纶织物被输送到喷淋装置的正下方;步骤2,阀门7打开,在小皮带轮4的带动下,喷头5左右移动,喷头5开始对涤纶织物进行正面第一次脂肪酸柔软剂喷洒,喷洒时间约一分钟,完成正面第一次脂肪酸柔软剂喷洒后,阀门7关闭,小皮带轮4和喷头5停止工作,涤纶织物正面的第一层脂肪酸柔软剂层的厚度在0.2mm-0. 35mm之间;步骤3,将涤纶织物进行晾干,历时二十分钟;步骤4,阀门7打开,在小皮带轮4的带动下,喷头5左右移动,喷头5开始对涤纶织物进行正面第二次脂肪酸柔软剂喷洒,喷洒时间约半分钟,完成正面第二次脂肪酸柔软剂喷洒后,阀门7关闭,小皮带轮4和喷头5停止工作,涤纶织物正面的第二层脂肪酸柔软剂层的厚度在0. lmm-0. 25mm之间;步骤5,将涤纶织物进行第二次晾干,历时十五分钟; 步骤6,由操作人员将涤纶织物翻面;步骤7,阀门7打开,在小皮带轮4的带动下,喷头5左右移动,喷头5开始对涤纶织物进行反面第一次脂肪酸柔软剂喷洒,喷洒时间约一分钟,完成反面第一次脂肪酸柔软剂喷洒后,阀门7关闭,小皮带轮4和喷头5停止工作,涤纶织物反面的第一层脂肪酸柔软剂层的厚度在0.2mm-0. 35mm之间;步骤8,将涤纶织物进行第三次晾干,历时二十分钟;步骤9,阀门7打开,在小皮带轮4的带动下,喷头5左右移动,喷头5开始对涤纶织物进行反面第二次脂肪酸柔软剂喷洒,喷洒时间约半分钟,完成反面第二次脂肪酸柔软剂喷洒后,阀门7关闭,小皮带轮4和喷头5停止工作,涤纶织物反面的第二层脂肪酸柔软剂层的厚度在0. lmm-0. 25mm之间; 步骤10,将涤纶织物进行第四次晾干,历时十五分钟; 步骤11,在皮带轮I的带动下,涤纶织物被输送到成品区。本专利技术采用正反面两次喷洒脂肪酸柔软剂的工艺,不仅将工艺时间缩短至一个半小时左右,将涤纶织物表面的两层脂肪酸柔软剂层的总厚度控制在0. 3mm-0. 6mm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勾丝涤纶织物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抗勾丝涤纶织物的制造设备包括皮带轮(1)、支架(2)、脂肪酸柔软剂存储罐(3)和喷淋装置,支架(2)设在皮带轮(1)的上方,支架(2)的顶部设有脂肪酸柔软剂存储罐(3),支架(2)中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喷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勾丝涤纶织物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抗勾丝涤纶织物的制造设备包括皮带轮(I)、支架(2)、脂肪酸柔软剂存储罐(3)和喷淋装置,支架(2)设在皮带轮(I)的上方,支架(2)的顶部设有脂肪酸柔软剂存储罐(3),支架(2)中部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喷淋>J-U装直。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抗勾丝涤纶织物的制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淋装置包括小皮带轮(4)、喷头(5)、管道(6)和阀门(7),小皮带轮(4)固定在支架(2)中部,喷头(5)的后侧与小皮带轮(4)固定,喷头(5)的顶部与管道(6)的一端连接,管道(6)上设有阀门(7),管道(6)的另一端与脂肪酸柔软剂存储罐(3)的底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抗勾丝涤纶织物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勾丝涤纶织物的制造设备依次完成如下步骤步骤1,在皮带轮(I)的带动下,涤纶织物被输送到喷淋装置的正下方;步骤2,阀门(7)打开,在小皮带轮(4)的带动下,喷头(5)左右移动,喷头(5)开始对涤纶织物进行正面第一次脂肪酸柔软剂喷洒,喷洒时间约一分钟,完成正面第一次脂肪酸柔软剂喷洒后,阀门(7)关闭,小皮带轮(4)和喷头(5)停止工作,涤纶织物正面的第一层脂肪酸柔软剂层的厚度在0. 2mm-0. 35mm之间;步骤3,将涤纶织物进行晾干,历时二十分钟;步骤4,阀门(7)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屹童莉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服装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