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臭纱制造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除臭纱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9427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一般的染色装置的反应器内通过利用蒸热的嫁接重合反应对纤维素类纱线进行除臭加工,从而在不改变纱线的洗涤耐久性及触感的情况下能够赋予除臭功能的除臭纱制造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除臭纱制造方法。在除臭纱制造方法中,对纤维素类纱线进行除臭处理的方法包括,混合重合引发剂和除臭性单体及水的除臭液制造步骤;在卷绕纤维素类纱线的线轴渗透除臭液的除臭液处理步骤;对渗透到反应器内部及线轴的除臭液进行排水及脱水处理的步骤;向反应器内部供应蒸汽而使纤维素类纱线进行热嫁接重合反应的步骤;对经过热嫁接重合反应的纤维素类纱线进行水处理洗净的步骤及对洗净的纤维素类纱线进行高温干燥的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臭纱制造装置及除臭纱制造方法,尤其涉及在一般的染色装置的反应器内通过利用蒸热的嫁接重合反应而对纤维素类纱线进行除臭加工,从而在不改变纱线的洗涤耐久性及触感的情况下能够赋予除臭功能的。
技术介绍
人类的嗅觉非常敏感,是在生活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感觉之一。最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之前没有认为是恶臭的烟味和老人的体味也被视为是恶臭。据说人类能够感觉到的味道大约有10万种,随着以年轻人为中心的向往清洁的 倾向和重视礼仪的社会潮流,对微弱的体味变得也比较敏感,从而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自己的体味。并且,随着老年人口的逐年增加,房屋内的恶臭,随着城市人口集中带来的垃圾的增加及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等也沦为除臭的对象。虽然仅靠除臭纤维无法解决多种恶臭,但是随着对此的社会认识提高在多个领域具有大的市场前景。其最初的对象是号称四大恶臭的氨(_味道、硫化氢(H S)味道、三甲基胺((CH ) N)味道及甲硫醇(CH SH)味道等。之后,出现了以烟味为对象的除臭加工,直到最近对包括汗味的人的体味的除臭加工引人注目。目前多次考虑了在纤维附加除臭功能的意图,其中提案最多的有在纤维复合如沸石、活性炭、木炭、硅胶、活性矾土、分子体、环糊精等具有除臭功能的粉体除臭剂的技术。作为将这种粉体除臭剂复合到纤维中的技术,在日本专利公开平2-307528号公开了作为粉体除臭剂利用粘合剂的技术,在日本专利公开平8-176338号中公开了在吸水性树脂的粒子内部复合粉体除臭剂的技术。并且,在国内专利第473613号中公开了将壳聚糖和壳聚糖变形羧酸聚合物氧化锌包含在粘合剂树脂中的技术。并且,除了粉体除臭剂外还提出了多种如植物提取液等的液体除臭剂,但是使用粘合剂存在纤维的触感变差,并且在长时间洗涤后脱落而降低除臭功能的弊端。最近,提出了一种利用辐射线嫁接反应而对纤维附加除臭功能的技术。图I是为了说明根据现有技术的利用嫁接反应的纤维除臭工序的图,在纤维器材100上照射辐射线并将照射辐射线的纤维沉浸到混合重合引发剂的除臭液中而进行嫁接重合反应。但是,现有的辐射线嫁接除臭工序只适用于纱线织布而形成的织物上,还没适用于一般的棉纱。并且,利用辐射线嫁接装置由于其初始设置费用过高,因此存在小规模的纤维加工企业难以采用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抟术问是页 为了解除
技术介绍
的弊端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在一般的染色装置的反应器内在卷绕纤维素类纱线的线轴上渗透除臭液,并通过利用蒸热的嫁接重合反应对纤维素类纱线赋予除臭功能。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除臭纱制造装置中,对纤维素类纱线进行除臭处理的装置包括反应器,在下端部形成除臭性单体和混合重合引发剂及水的除臭液流入口和除臭液排出口 ;底座,设置在除臭液流入口上端而与除臭液流入口连通;除臭液储存罐,由垂直形成在底座的中心部的垂直中空管构成而使与底座的内部连通;多个纺锤,其垂直设置在底座上部而与底座内部连通并由周围形成多个通孔的管体构成并叠加卷绕纤维素类纱线的多个线轴;除臭液循环装置,使除臭液循环除臭液储存罐和反应器内部;蒸汽供应装置,其向反应器内部供应蒸汽而热嫁接重合纤维素类纱线;压缩机,其连接在反应器上端而向反应器内部供应高压空气;及热交换线圈,其设置在反应器内部而加热或者冷却上述反应器内部。在此,各纺锤内周面中在通孔之间还可以形成螺旋形导叶片,从而将从除臭液储存罐流入的除臭液引导到上端。并且,在底座还可以具备升降各个线轴叠加体的多个升降单元。并且,除臭液作为重合引发剂包括从0. 3 I. 0%浓度的有机过氧化物类引发剂、过二硫酸铵(AmmoniumPeroxodisulfate)、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氢中选择的任意一个,作为除臭性单体包括3 10%浓度的丙烯酸或者中和的丙烯酸,作为残留量包括水。并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除臭纱制造方法中,对纤维素类纱线进行除臭处理的方法包括,混合重合引发剂和除臭性单体及水的除臭液制造步骤;在卷绕纤维素类纱线的线轴渗透除臭液的除臭液处理步骤;对渗透到反应器内部及线轴的除臭液进行排水及脱水处理的步骤;向反应器内部供应蒸汽而使纤维素类纱线进行热嫁接重合反应的步骤;对经过热嫁接重合反应的纤维素类纱线进行水处理洗净的步骤及对洗净的纤维素类纱线进行高温干燥的步骤。在此,热嫁接重合反应在100 150°C下进行10 30分钟,洗净在90 100°C下进行20 40分钟。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对卷绕纤维素类纱线的线轴渗透除臭液,并进行利用蒸热的嫁接重合反应而对纤维素类纱线赋予除臭功能,从而在不改变纱线的洗涤耐久性及触感的变化也可以赋予除臭功能。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不利用高价的辐射线嫁接装置而是利用一般的染色装置,从而能够减少设备及生产费用。并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利用蒸汽热的热嫁接反应而进行除臭处理,从而比起在除臭液沉淀状态下加热反应器内部或脱水除臭液的状态下加热反应器内部的情形,能够在线轴内外部引起进一步均勻且高效的嫁接反应。附图说明图I是为了说明利用根据现有技术的嫁接反应的纤维除臭工序的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除臭纱制造装置的构成图,图3是图2的纺锤的部分示意图。图3是图2的纺锤的部分示意图。图4是图2的纺锤的部分截面图。图5是按顺序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除臭纱制造方法的工序流程图。图6是图示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热嫁接反应而经过除臭处理的纤维素类纱线的恶臭除去原理的图。图7和图8是为了获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验例I而经过除臭加工的试剂的反应度的FT-IR频谱曲线图。 附图符号说明 I :反应器11:除臭液流入口 12 :除臭液排出口2 :除臭液储存罐 21 :底座22:垂直中空管 3:纺锤31 :垂直中空部 32 :通孔 33 :导叶片 4:除臭液循环装置41 :除臭液循环泵 42:转向阀 5:蒸汽供应装置 6 :压缩机7 :热交换线圈8 :压力排气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法明的优选实施例。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除臭纱制造装置的构成图,图3是图2的纺锤的部分示意图,图4是图2的纺锤的部分横截面图。参照图2至图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对纤维素类纱线进行除臭处理,包括反应器I、除臭液储存罐2、多个纺锤3、除臭液循环装置4、蒸汽供应装置5、压缩机6及热交换线圈7。在此,反应器I是内部形成有空间部的本体,在其下端部形成有除臭液流入口 11和除臭液排出口 12。在此,除臭液混合除臭性单体和重合引发剂及水而形成,作为重合引发剂包括0. 3 I. 0%浓度的过二硫酸铵,作为除臭性单体包括3 10%浓度的丙烯酸或者中和的丙烯酸,作为残留量包括水。除臭液储存罐2在反应器I内部的除臭液流入口 11上部设置成与除臭液流入口11连通,从而储存从除臭液流入口 11流入的除臭液,其由底座21和垂直中空管22构成。在此,底座21由内部形成空间部的板材构成而与除臭液流入口 11连通,其水平地设置在除臭液流入口 11的上部。并且,垂直中空管22由形成中空部的管体构成而与底座21连通,其向底座21的中心部垂直上方延长形成。多个纺锤3分别由在垂直中空部31和周围形成多个通孔32的管体构成,各个纺锤3分离一定间隔并垂直设置,从而与底座21内部连通。并且,在各个纺锤3上叠加卷绕有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臭纱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对纤维素类纱线进行除臭处理的装置包括反应器,在下端部形成混合除臭性单体和重合引发剂及水的除臭液流入口和除臭液排出口;底座,设置在所述除臭液流入口上端而与所述除臭液流入口连通;除臭液储存罐,由垂直形成在所述底座的中心部的垂直中空管构成而使与所述底座的内部连通;多个纺锤,其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而与所述底座内部连通并由周围形成多个通孔的管体构成并叠加卷绕纤维素类纱线的多个线轴;除臭液循环装置,使所述除臭液循环除臭液储存罐和所述反应器内部;蒸汽供应装置,其向所述反应器内部供应蒸汽而热嫁接重合纤维素类纱线;压缩机,其连接在所述反应器上端而向所述反应器内部供应高压空气;及热交换线圈,其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内部而加热或者冷却所述反应器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4.14 KR 10-2011-00345221.一种除臭纱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对纤维素类纱线进行除臭处理的装置包括反应器,在下端部形成混合除臭性单体和重合引发剂及水的除臭液流入口和除臭液排出口 ;底座,设置在所述除臭液流入口上端而与所述除臭液流入口连通;除臭液储存罐,由垂直形成在所述底座的中心部的垂直中空管构成而使与所述底座的内部连通;多个纺锤,其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而与所述底座内部连通并由周围形成多个通孔的管体构成并叠加卷绕纤维素类纱线的多个线轴;除臭液循环装置,使所述除臭液循环除臭液储存罐和所述反应器内部;蒸汽供应装置,其向所述反应器内部供应蒸汽而热嫁接重合纤维素类纱线;压缩机,其连接在所述反应器上端而向所述反应器内部供应高压空气;及热交换线圈,其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内部而加热或者冷却所述反应器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除臭纱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纺锤内周面中在所述通孔之间还可以形成螺旋形导叶片,从而将从所述除臭液储存罐流入的除臭液引导到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除臭纱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还可以具备使所述各个线轴叠加体升降的多个升降单元。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泰卿
申请(专利权)人:韩南大学校产学协力团韩美毛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