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9416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1:53
提供一种线,其是对使用膨胀石墨和PTFE形成的线进行改进而成的,使得作为芯材的膨胀石墨不会露出,而且能够简便地制成该线。因此,在PTFE薄膜(2)与膨胀石墨片材(1)在长度方向上相互对齐的状态下利用PTFE薄膜(2)包围膨胀石墨片材(1)来形成基材(3),通过搓捻该基材(3)形成线。基材(3)的截面是,利用弄圆成管状的PTFE薄膜(2)包围具有被弄圆了的截面形状的膨胀石墨片材(1)而形成的大致圆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该线适用于作为泵和阀等流体设备的密封部件而使用的压盖填料(Giand
技术介绍
·以往,关于在泵、阀等流体设备的轴封部等中使用的压盖填料或在压盖填料中使用的线(编织线)的现有技术已知使用膨胀石墨的技木。并且,在专利文献I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不仅使用膨胀石墨还使用PTFE (聚四氟こ烯)形成的结构。S卩,形成維持了膨胀石墨本来的高的压缩复原性和磨合性并且拉伸強度和韧性高的线,由此专利技术能够发挥高的封固特性的填料。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2中存在如下的问题。S卩,因为通过围绕成为芯(Core)的膨胀石墨或高強度材料缠绕PTFE等的薄片而形成线,或者通过在膨胀石墨带的表面层压PTFE而形成线,所以芯材(膨胀石墨)容易露出。另外,因为要将薄片卷绕成螺旋状,所以具有制作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的缺点。总之,通过缠绕(螺旋卷绕)制法形成的线,因为围绕芯材卷绕PTFE等的薄片,所以具有芯材易于露出的倾向,并且需要多的制作时间。并且,通过层压法形成的线,存在芯材在薄片的两端部露出的问题。专利文献I JP特开2000-320681号公报;专利文献2 JP技术登录第260088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对适用于压盖填料的使用膨胀石墨和PTFE形成的线进行改进,使得作为芯材的膨胀石墨不会露出,并且能够简便地制成该线。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为ー种线,其特征在干,该线是通过搓捻基材3而形成的,所述基材3是在聚四氟こ烯薄膜2与膨胀石墨片材I在长度方向上相互对齐的状态下,利用所述聚四氟こ烯薄膜2包围所述膨胀石墨片材I而形成的。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如技术方案I所述的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3是利用所述聚四氟こ烯薄膜2缠绕具有被弄圆了的截面形状的所述膨胀石墨片材I而形成的。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如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膨胀石墨片材I的内部以及/或者外部具有加强件H。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如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石墨片材I与所述聚四氟こ烯薄膜2之间或者/以及所述聚四氟こ烯薄膜2的重合部分5、6彼此之间被粘接。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如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こ烯薄膜2的重量比设定为5 30%。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为ー种线,其特征在于,该线是在聚四氟こ烯薄膜2与膨胀石墨片材I在长度方向上相互对齐的状态下,利用被叠卷的聚四氟こ烯薄膜2包围所述膨胀石墨片材I而形成的。技术方案7的专利技术如技术方案6所述的线,其特征在干,该线是通过搓捻基材3而形成性的,所述基材3是利用被叠卷的所述聚四氟こ烯薄膜2包围所述膨胀石墨片材I而成形的。 技术方案8的专利技术如技术方案6或7所述的线,其特征在于,被叠卷的所述聚四氟こ烯薄膜2所包围的所述膨胀石墨片材I具有被弄圆了的截面形状。技术方案9的专利技术如技术方案6或7所述的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膨胀石墨片材I的内部以及/或者外部具有加强件H。技术方案10的专利技术如技术方案6或7所述的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石墨片材I与所述聚四氟こ烯薄膜2之间或者/以及所述聚四氟こ烯薄膜2的重合部分5、6彼此之间被粘接。技术方案11的专利技术如技术方案6或7所述的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こ烯薄膜2的重量比设定为5 30%。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技术方案I的专利技术,因为利用在长度方向上与膨胀石墨片材对齐的PTFE薄膜包入膨胀石墨片材,所以維持了膨胀石墨的弾性,并且膨胀石墨不会露出。并且,形成通过PTFE薄膜包围膨胀石墨片材的覆盖结构,不是像以往那样进行螺旋状卷绕,而是使在长度方向上相互对齐,单纯地卷PTFE薄膜而包入膨胀石墨片材,所以覆盖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并且因能够减少PTFE薄膜的需要量而低成本化。結果,能够改进使用膨胀石墨和PTFE形成的线,使得作为芯材的膨胀石墨不会露出,并且,能够简便地制成该线。并且,如技术方案2那样,如果形成利用PTFE薄膜缠绕被弄圆了的膨胀石墨片材的结构,则能够使线形成合适的截面形状。根据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因为PTFE薄膜和膨胀石墨片材在长度方向上相互对齐,所以具有如下的优点,即,易于利用PTFE薄膜包入膨胀石墨片材的为了提高强度而在与长度方向上一致状态下配置成的内部或外部,或者内部和外部的加强件。根据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通过粘接提高基材的强度,或者完全消除PTFE薄膜的重合部分打开而内部的膨胀石墨片材露出的可能,能够提供具有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优点的线。根据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利用线形成产品(压盖填料等)时的特性即密封特性优良的线。根据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因为利用PTFE薄膜进行叠卷而包入膨胀石墨片材,即,不是像以往那样进行螺旋状缠绕,而以在长度方向上与膨胀石墨片材对齐的状态捻薄膜并且设置有重叠量,来以卷绕的方式覆盖膨胀石墨薄片,所以維持了膨胀石墨的弾性,并且膨胀石墨不会露出。并且,因为利用沿着长度方向捻PTFE薄膜而形成的叠卷方法,来覆盖膨胀石墨片材,所以覆盖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并且因能够降低PTFE薄膜的需要量而能够低成本化。结果,能够对使用膨胀石墨和PTFE形成的线进行改进,使得作为芯材的膨胀石墨不会露出,并且,能够简便地制成该线。并且,如技术方案7那样,如果通过进ー步搓捻包围并且叠卷膨胀石墨片材而形成的基材来形成线,则能够改善強度而更方便。另外,如技术方案8那样,如果形成利用PTFE薄膜包围被弄圆了的膨胀石墨片材的结构,能够使线形成合适的截面形状。根据技术方案9的专利技术,因为PTFE薄膜和膨胀石墨片材在长度方向上相互对齐,所以还具有如下的优点,即,易于利用进行叠卷的PTFE薄膜包入为了提高强度而以与长度方向一致的状态内置的加强件。 根据技术方案10的专利技术,通过粘接,能够提高基材的强度,或者完全消除PTFE薄膜的重合部分打开而内部的膨胀石墨片材露出的可能性,能够提供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好的优点的线。根据技术方案11的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利用线形成产品(压盖填料等)时的特性即密封特性良好的线。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线及其制造方法的作用图。图2是图I中的a-a剖视图。图3是表示第二实施例的线及其制造方法的作用图。图4是表示第三实施例的线及其制作方法的立体图。图5是图4的线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PTFE薄膜的叠卷的原理的作用图。图7是表示第四实施例的线及其制作方法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第五实施例的线的局部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參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线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如图I、图2所示,第一实施例的线Y是通过搓捻基材3而形成的,其中,基材3是在PTFE薄膜2与膨胀石墨片材I在长度方向上相互对齐的状态下,利用PTFE薄膜2包围膨胀石墨片材I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如后面所述,成为在PTFE薄膜2中包入被弄圆的外径为2_的内加强膨胀石墨片材I而形成的线(编织线)。作为芯材的膨胀石墨薄片I是使用长条状的膨胀石墨(内加强膨胀石墨)而形成的,其中,该长条状的膨胀石墨内装有并列状态的多个加强线Ih (加强件H的ー个例子),并且截面形状为扁平矩形。使该膨胀石墨片材I弯曲,而卷绕为该膨胀石墨片材I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Ia处于另一端Ib的内侧(或外側)的状态,从而使该膨胀石墨片材I形成辊状片材IL (參照图2)。例如图I所示,PTFE薄膜2是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其特征在于,该线是在聚四氟乙烯薄膜与膨胀石墨片材在长度方向上相互对齐的状态下,利用被叠卷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包围所述膨胀石墨片材而形成的。

【技术特征摘要】
2008.09.10 JP 2008-232044;2008.09.10 JP 2008-23201.一种线,其特征在于, 该线是在聚四氟乙烯薄膜与膨胀石墨片材在长度方向上相互对齐的状态下,利用被叠卷的聚四氟乙烯薄膜包围所述膨胀石墨片材而形成的。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其特征在于, 该线是通过搓捻基材而形成的,所述基材是利用被叠卷的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包围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田隆久池田孝杉田克纪藤原优田边裕树井上广大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皮拉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