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分布渗流调节控水酸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9338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1:20
一种自分布渗流调节控水酸化工艺,制备调节聚合物: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5-15质量份、丙烯酸酯单体2-8质量份、丙烯酰胺单体1-8质量份及余量去离子水依次加入反应釜,搅拌、恒温、通氮气、除氧;加入总质量0.2%-0.8%的固体引发剂,常压下反应7-9小时。工艺为配制前置液:清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0.2%-5%的自分布渗流调节聚合物、重量百分比3%-15%盐酸或土酸和重量百分比0.5%-2%的缓蚀剂,常温常压下搅拌均匀;配制清洗剂:重量百分比2%-3%Kcl盐水加入重量百分比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m3;控水酸化施工:下管柱反、正洗井;洗油层,低于70%油层破裂压力注入前置液;注入常规酸化液,关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中含水油井控水酸化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自分布渗流调节控水酸化工艺
技术介绍
油田开发中酸化工艺的酸液暂堵作业成功的关键在于均匀布酸,尤其对于水平井。目前使用的泡沫酸解堵,为酸化工艺发挥了作用,但同时存在着如下的缺点或不足①由于多数采出井条件各不相同,层间渗透率也存在差异,均匀布酸很困难;②不同层系含水饱和度对布酸影响较大施工工艺复杂,需要用到制氮车、泡沫液等,施工成本高,施工时间过长;④酸化后都存在出水量增加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分布渗流调节聚合物,采用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酰胺单体聚合反应而成自分布渗流调节聚合物,使聚合物分子链在岩石上的附着力大大增加,具有自分布渗流调节、均匀布酸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分布渗流调节控水酸化工艺,采用自分布渗流调节聚合物加盐酸或土酸和缓蚀剂作为酸化前置液及表面活性剂溶液进行油层清洗、低注入压力、缓慢注入、最后注入常规酸化作业酸液,关井反应后洗井投产等工艺技术,有效地避免或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或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分布渗流调节聚合物,其聚合物质及含量如下,含量为质量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5-15份;丙烯酸酯单体,2-8份;丙烯酰 胺单体,1-8份;去离子水,余量。制备工艺为a、将单体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酰胺单体及去离子水依次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山、加热至95°C恒温;c、通氮气搅拌30min,除去溶液中的氧气;d、加入总质量百分比含量0. 2%-0. 8%的固体引发剂,常压下引发其进行聚合反应,反应7-9小时,得到目的产物,其分子量为380-430万。其中,所述固体引发剂为质量比1:1-3的亚硫酸氢钠和过硫酸铵混合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分布渗流调节控水酸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一、配制渗流调节酸化前置液,二、配制清洗剂和三、进行控水酸化施工。所述一、渗流调节酸化前置液的配制为清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0. 2%-5%的自分布渗流调节聚合物、重量百分比3%-15%盐酸或土酸和重量百分比0. 5%-2%的缓蚀剂,常温常压下搅拌均匀;二、清洗剂的配制为重量百分比2%-3%Kcl盐水加入重量百分比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控水酸化施工为A、下入酸化控水管柱,进行反循环洗井和正循环洗井;B、用清洗剂对油层进行清洗后,低速笼统注入渗流调节酸化前置液,注入压力低于油层破裂压力的70%,以此压力为限缓慢注入;C、注入常规酸化作业用酸液,关井反应后洗井投产。其中,所述清洗剂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所述下入酸化控水管柱时,边下边灌入联合站分离出的热污水或压井用KCL盐水,保持井筒液面。所述注入渗流调节酸化前置液时,用联合站分离出的油田热污水或普通清水将自分布渗流调节聚合物稀释至质量百分比0. 5%-2%的水溶液使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I、在酸化的同时实现有效控水,具有渗流调节功能的酸化前置液进入油层, 作为控制油水相对渗透率的介质,主要在井壁附近实行有限度控水,既发挥了常规酸化技术的优势,又赋予传统工艺技术独特的性能——酸化的同时有效控水。2、在前置液阶段注入具有渗流调节功能的自分布渗流调节聚合物,可以明显降低高渗透区水相渗透率,减少后继酸液的无效或低效突进,进而有效调节油水两相渗透性能,明显降低油井综合含水率,在有效期内增加原油产量。 3、延长油井稳产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开发效率或经济效益。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分布渗流调节聚合物,其聚合物质及含量如下,含量为质量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5-15份;丙烯酸酯单体,2-8份;丙烯酰胺单体,1-8份;去离子水,余量。制备工艺为a、将单体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酰胺单体及去离子水依次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b、加热至95°C恒温;c、通氮气搅拌30min,除去溶液中的氧气;d、加入总质量百分比含量0. 2%-0. 8%的固体引发剂,常压下引发其进行聚合反应,反应7-9小时,得到目的产物,其分子量为380-430万。固体引发剂为质量比1:1-3的亚硫酸氢钠和过硫酸铵混合物。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自分布渗流调节控水酸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一、配制渗流调节酸化前置液,二、配制清洗剂和三、进行控水酸化施工。一、配制渗流调节酸化前置液清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0. 2%-5%的自分布渗流调节聚合物、重量百分比3%-15%盐酸或土酸和重量百分比0. 5%-2%的缓蚀剂,常温常压下搅拌均匀;二、配制清洗剂重量百分比2%-3%Kcl盐水加入重量百分比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20m3 ;三、控水酸化施工为A、下入酸化控水管柱,进行反循环洗井和正循环洗井,反循环洗井,用量10-20m3,打开套管阀门,调整泵车排量至150 L /min以上;重量百分比5%的防膨剂水溶液10_20m3正循环洗井,排量400 L/min 450L/min ;B、用清洗剂对油层进行清洗后,低速笼统注入渗流调节酸化前置液,注入压力低于油层破裂压力的70%,以此压力为限缓慢注入;C、注入常规酸化作业用酸液,关井反应后洗井投广。清洗剂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下入酸化控水管柱时,边下边灌入联合站分离出的热污水或压井用KCL盐水,保持井筒液面。注入渗流调节酸化前置液时,用联合站分离出的油田热污水或普通清水将自分布渗流调节聚合物稀释至质量百分比0.5%-2%的水溶液使用。具体实施例如下 实施例I 自分布渗流调节聚合物的制备a、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单体5份、丙烯酸酯单体单体2份、丙烯酰胺单体单体I份、去离子水92份依次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b、力口热至95°C恒温;c、通氮气搅拌30min,除去溶液中的氧气;d、加入质量百分比含量0. 2%的固体引发剂,常压下引发其进行聚合反应,反应7小时,得到目的产物,其分子量为380万。固体弓I发剂为质量比1:2的亚硫酸氢钠和过硫酸铵混合物。自分布渗流调节控水酸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一、配制渗流调节酸化前置液,二、配制清洗剂和三、进行控水酸化施工。一 、配制渗流调节酸化前置液清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0. 2%的自分布渗流调节聚合物、重量百分比3%盐酸或土酸和重量百分比0. 5%的缓蚀齐U,常温常压下搅拌均匀;二、配制清洗剂重量百分比2%Kcl盐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1%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三、进行控水酸化施工A、下入酸化控水管柱,进行反循环洗井和正循环洗井,反循环洗井,打开套管阀门,调整泵车排量至150 L /min以上,用量IOm3;正循环洗井,由重量百分比5%的防膨剂水溶液10m3,排量400 L /min ;B、用清洗剂对油层进行清洗后,低速笼统注入渗流调节酸化前置液,注入压力低于油层破裂压力的70%,以此压力为限缓慢注入;C、注入常规酸化作业用酸液,关井反应后洗井投产。清洗剂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下入酸化控水管柱时,边下边灌入联合站分离出的热污水或压井用KCL盐水,保持井筒液面。注入渗流调节酸化前置液时,用联合站分离出的油田热污水或普通清水将自分布渗流调节聚合物稀释至质量百分比0. 5%的水溶液使用。实施例2 自分布渗流调节聚合物的制备a、将二甲基二烯丙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分布渗流调节聚合物,其聚合物质及含量如下,含量为质量份: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5?15份;丙烯酸酯单体,2?8份;丙烯酰胺单体,1?8份;去离子水,余量;制备工艺为:a、将单体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酰胺单体及去离子水依次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b、加热至95℃恒温;c、通氮气搅拌30min,除去溶液中的氧气;d、加入总质量百分比含量0.2%?0.8%的固体引发剂,常压下引发其进行聚合反应,反应7?9小时,得到目的产物,其分子量为380?430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分布渗流调节聚合物,其聚合物质及含量如下,含量为质量份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5-15份;丙烯酸酯单体,2-8份;丙烯酰胺单体,1-8份;去离子水,余量;制备工艺为a、将单体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单体、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酰胺单体及去离子水依次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b、加热至95°C恒温;C、通氮气搅拌30min,除去溶液中的氧气;d、加入总质量百分比含量0. 2%-0. 8%的固体引发剂,常压下引发其进行聚合反应,反应7-9小时,得到目的产物,其分子量为380-430万。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分布渗流调节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引发剂为质量比1:1-3的亚硫酸氢钠和过硫酸铵混合物。3.一种自分布渗流调节控水酸化工艺,包括如下步骤一、配制渗流调节酸化前置液,二、配制清洗剂和三、进行控水酸化施工,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渗流调节酸化前置液的配制为清水中加入重量百分比0. 2%-5%的自分布渗流调节聚合物、重量百分比3%-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平宋金波王登庆梅明霞孙秀钊郑铎姜静许霞武明鸣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