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董绍永专利>正文

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5995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缸筒,缸筒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端盖和后端盖,缸筒内设有中空的活塞,活塞的前端连接有延伸出前端盖的活塞杆,活塞杆与后端盖之间通过活塞连接螺杆连接,缸筒与前端盖之间连接有缓冲座,缸筒与后端盖之间连接有缓冲密封件,后端盖设有缓冲调节针阀,缸筒与缓冲调节针阀之间设有缓冲调节针阀密封件,活塞内镶设有由若干小磁柱组成的磁组,延伸出前端盖的活塞杆的一端装设有调节螺母,与前端盖之间设有防尘密封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尼龙材料重量较轻,活塞的惯性和振动较小、节约成本,其各部件通过组合拼装,便于更换提高工作效率,活塞内若干小磁柱便于拆装更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结构
,尤其是涉及气缸
技术介绍
气缸是引导活塞在其中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工质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气缸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机构作直线往复运动、摆动和旋转运动。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气缸,活塞采用铝合金压制工艺,虽然工艺流程较先进,但是其活塞较重,容易产生偏心,活塞的惯性和振动较大,进而影响了工作精度,而且浪费能源, 工作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气缸,它具有工作效率高、活塞的重量轻、活塞的惯性和振动较小、节约成本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缸,包括缸筒,所述缸筒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缸筒内设有中空的活塞,所述活塞的前端连接有延伸出所述前端盖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后端盖之间通过活塞连接螺杆连接,所述缸筒与所述前端盖之间连接有缓冲座,所述缸筒与所述后端盖之间连接有缓冲密封件,所述后端盖设有缓冲调节针阀,所述缸筒与所述缓冲调节针阀之间设有缓冲调节针阀密封件,所述活塞内镶设有由若干小磁柱组成的磁组,延伸出所述前端盖的活塞杆的一端装设有调节螺母,延伸出所述前端盖的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前端盖之间设有防尘密封件。其中,所述缸筒分别与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连接有端盖0型圈,所述缸筒内壁与所述活塞设有活塞密封圈。其中,所述缸筒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穿入所述后端盖与拉杆螺母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包括缸筒,所述缸筒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缸筒内设有中空的活塞,所述活塞的前端连接有延伸出所述前端盖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后端盖之间通过活塞连接螺杆连接,所述缸筒与所述前端盖之间连接有缓冲座,所述缸筒与所述后端盖之间连接有缓冲密封件,所述后端盖设有缓冲调节针阀,所述缸筒与所述缓冲调节针阀之间设有缓冲调节针阀密封件,所述活塞内镶设有由若干小磁柱组成的磁组,延伸出所述前端盖的活塞杆的一端装设有调节螺母,延伸出所述前端盖的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前端盖之间设有防尘密封件,本技术采用尼龙材料,所以重量较轻,活塞的惯性和振动较小、节约成本,其各部件通过组合拼装,便于更换提高工作效率,所述活塞内镶设有由若干小磁柱组成的磁组,这样便于拆装更换磁柱。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缸筒;2、前端盖;3、后端盖;4、活塞;5、活塞杆;6、活塞连接螺杆;7、缓冲座;8、缓冲密封件;9、缓冲调节针阀;10、缓冲调节针阀密封件;11、磁组12、调节螺母;13、防尘密封件;14、端盖0型圈;15、活塞密封圈;16、拉杆;17、拉杆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如图I所示气缸,包括缸筒1,所述缸筒I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端盖2和后端盖3,所述缸筒I内设有中空的活塞4,所述活塞4的前端连接有延伸出所述前端盖2的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与所述后端盖3之间通过活塞连接螺杆6连接,所述缸筒I与所述前端盖2之间连接有缓冲座7,所述缸筒I与所述后端盖3之间连接有缓冲密封件8,所述后端盖3设有缓冲调节针阀9,所述缸筒I与所述缓冲调节针阀9之间设有缓冲调节针阀密封件10,所述活塞4内镶设有由若干小磁柱组成的磁组11,延伸出所述前端盖2的活塞杆5的一端装设有调节螺母12,延伸出所述前端盖2的活塞杆5的一端与所述前端盖2之间设有防尘密封件13,本技术采用尼龙材料,所以重量较轻,活塞4的惯性和振动较小、节约成本,其各部件通过组合拼装,便于更换提高工作效率,所述活塞4内镶设有由若干小磁柱组成的磁组11,这样便于拆装更换磁柱。本实施例中,所述缸筒I分别与所述前端盖2和后端盖3之间连接有端盖0型圈14,所述缸筒I内壁与所述活塞4设有活塞密封圈15,所述端盖0型圈14是对端盖和缸筒I之间起到密封的效果,而所述活塞密封圈15对活塞4与缸筒I内壁起到密封的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缸筒I设有拉杆16,所述拉杆16穿入所述后端盖3与拉杆螺母17连接,所述拉杆16可加强所述前端盖2、活塞4、缸筒I以及后端盖3之间的整体连接。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权利要求1.气缸,包括缸筒(I),所述缸筒(I)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端盖(2)和后端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I)内设有中空的活塞(4),所述活塞(4)的前端连接有延伸出所述前端盖(2)的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与所述后端盖(3)之间通过活塞连接螺杆(6)连接,所述缸筒(I)与所述前端盖(2)之间连接有缓冲座(7),所述缸筒(I)与所述后端盖(3)之间连接有缓冲密封件(8),所述后端盖(3)设有缓冲调节针阀(9),所述缸筒(I)与所述缓冲调节针阀(9)之间设有缓冲调节针阀密封件(10),所述活塞内镶设有由若干小磁柱组成的磁组(11),延伸出所述前端盖(2)的活塞杆(5)的一端装设有调节螺母(12),延伸出所述前端盖(2)的活塞杆(5)的一端与所述前端盖(2)之间设有防尘密封件(1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I)分别与所述前端盖(2)和后端盖(3)之间连接有端盖O型圈(14),所述缸筒(I)内壁与所述活塞(4)设有活塞密封圈(15)。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I)设有拉杆(16),所述拉杆(16)穿入所述后端盖(3)与拉杆螺母(17)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机械结构
,尤其是涉及气缸,本技术包括缸筒,缸筒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端盖和后端盖,缸筒内设有中空的活塞,活塞的前端连接有延伸出前端盖的活塞杆,活塞杆与后端盖之间通过活塞连接螺杆连接,缸筒与前端盖之间连接有缓冲座,缸筒与后端盖之间连接有缓冲密封件,后端盖设有缓冲调节针阀,缸筒与缓冲调节针阀之间设有缓冲调节针阀密封件,活塞内镶设有由若干小磁柱组成的磁组,延伸出前端盖的活塞杆的一端装设有调节螺母,与前端盖之间设有防尘密封件,本技术采用尼龙材料重量较轻,活塞的惯性和振动较小、节约成本,其各部件通过组合拼装,便于更换提高工作效率,活塞内若干小磁柱便于拆装更换。文档编号F15B15/14GK202468526SQ201220066259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5日专利技术者董绍永 申请人:董绍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气缸,包括缸筒(1),所述缸筒(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前端盖(2)和后端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内设有中空的活塞(4),所述活塞(4)的前端连接有延伸出所述前端盖(2)的活塞杆(5),所述活塞杆(5)与所述后端盖(3)之间通过活塞连接螺杆(6)连接,所述缸筒(1)与所述前端盖(2)之间连接有缓冲座(7),所述缸筒(1)与所述后端盖(3)之间连接有缓冲密封件(8),所述后端盖(3)设有缓冲调节针阀(9),所述缸筒(1)与所述缓冲调节针阀(9)之间设有缓冲调节针阀密封件(10),所述活塞内镶设有由若干小磁柱组成的磁组(11),延伸出所述前端盖(2)的活塞杆(5)的一端装设有调节螺母(12),延伸出所述前端盖(2)的活塞杆(5)的一端与所述前端盖(2)之间设有防尘密封件(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绍永
申请(专利权)人:董绍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