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舱门平移摆式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4895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行李舱门平移摆式构造,包括安装于行李舱口处的舱门、转臂和平衡杆,所述的转臂一端铰接于行李舱的上方并绕该铰接处转动,转臂另一端铰接于舱门上,平衡杆一端铰接于行李舱架,平衡杆另一端铰接于舱门内侧面的底部位置,上述的转臂、平衡杆及舱门形成四连杆平衡机构用于驱动舱门平移摆动而开启或关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四连杆机构,具有开启角度大、接近性好、工作可靠、行李舱密封容易、舱门开启时占用空间相对较小、放取行李极为方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ー种行李舱门平移摆式构造,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汽车行李舱门制造
,尤其是涉及ー种利用平移方式开启的汽车行李舱门。
技术介绍
目前的汽车行李舱开启方式一般是双铰链构造,开启时,舱门向上打开需要汽车侧面有较大空间,且舱门打开时由于结构限制占用舱ロ的上端部分,不能充分使用行李舱ロ,另外,舱门打开时内表面朝外,舱门的内表面的制作需要达到一定的美观要求,否则影响汽车的整体形象,尤其是高级旅游客车更会注意上述细节问题,因此,提高了汽车生产的成本。本案专利技术经过长期研究并结合汽车行李舱的特点,创作一新型的平移摆式行李舱门,故才有本技术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行李舱门平移摆构造,利用四连杆机构开启或关闭舱门,具有开启角度大、舱门开启时占用空间相对较小等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行李舱门平移摆式构造,包括安装于行李舱ロ处的舱门、转臂和平衡杆,所述的转臂一端铰接于行李舱的上方并绕该铰接处转动,转臂另一端铰接于舱门上,平衡杆ー端铰接于行李舱架,平衡杆另一端铰接于舱门内侧面的底部位置,上述的转臂、平衡杆及舱门形成四连杆平衡机构用于驱动舱门平移摆动而开启或关闭。进ー步,所述的转臂为L形,其拐角部在舱门开启过程中与行李舱上方拐角处配ムロ ο进ー步,所述的转臂上设有挡块,该挡块位于行李舱铰接端附近的转臂上,且挡块向外延伸在舱门开启最大时与行李舱架配合定位。本技术采用四连杆机构,具有开启角度大、接近性好、工作可靠、行李舱密封容易、舱门开启时占用空间相对较小、放取行李极为方便等优点。同时,整套机构加工较为方便,各客车厂家都有能力自行加工,而且舱门在开启过程中,由于双铰链机构是舱门内表面朝外,而本技术平移摆式行李舱门是舱门外表面朝外,其内表面的制作不影响外观,制作要求可以相对放宽,因而,平移摆式行李舱门在目前的高级旅游客车上得到广泛采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舱门关闭不意图。图2是本技术舱门打开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舱门打开过程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机械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实施例请參阅图I至图4,ー种行李舱门平移摆式构造,包括安装于行李舱ロ处的舱门I、转臂2和平衡杆3,所述的转臂2 —端铰接于行李舱的上方并绕该铰接处转动,转臂2另一端铰接于舱门I上,平衡杆3 —端铰接于行李舱架4的突块上,平衡杆3另一端铰接于舱门I内侧面的底部位置,上 述的转臂2、平衡杆3及舱门I形成四连杆平衡机构用于驱动舱门平移摆动而开启或关闭。本技术的转臂2为L形,其拐角部在舱门开启过程中与行李舱上方拐角处配合。所述的转臂2上设有挡块21,该挡块设置于行李舱铰接端附近的转臂上,且挡块向外延伸在舱门开启最大时与行李舱架配合定位。本技术采用四连杆机构,具有开启角度大、接近性好、工作可靠、行李舱密封容易、舱门开启时占用空间相对较小、放取行李极为方便等优点。同时,本技术平移摆式行李舱门是舱门外表面朝外,其内表面的制作不影响外观,制作要求可以相对放宽,因而,平移摆式行李舱门在目前的高级旅游客车上得到广泛采用。本技术的转臂入平衡杆在舱门及行李舱架的配合下,形成ー个平衡可靠的行李舱门平移机构,巧妙的将行李舱门开启及关闭。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能适应不同的行李舱中使用,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时方便耐用可靠,易于实施。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
技术实现思路
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掲示者。权利要求1.ー种行李舱门平移摆式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行李舱ロ处的舱门、转臂和平衡杆,所述的转臂一端铰接于行李舱的上方并绕该铰接处转动,转臂另一端铰接于舱门上,平衡杆一端铰接于行李舱架,平衡杆另一端铰接于舱门内侧面的底部位置,上述的转臂、平衡杆及舱门形成四连杆平衡机构驱动舱门平移摆动以实现舱门的开启或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行李舱门平移摆式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臂为L形,其拐角部在舱门开启过程中与行李舱上方拐角处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行李舱门平移摆式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臂上设有挡块,该挡块设置于行李舱铰接端附近的转臂上,且挡块向外延伸在舱门开启最大时与行李舱架配合定位。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行李舱门平移摆式构造,包括安装于行李舱口处的舱门、转臂和平衡杆,所述的转臂一端铰接于行李舱的上方并绕该铰接处转动,转臂另一端铰接于舱门上,平衡杆一端铰接于行李舱架,平衡杆另一端铰接于舱门内侧面的底部位置,上述的转臂、平衡杆及舱门形成四连杆平衡机构用于驱动舱门平移摆动而开启或关闭。本技术采用四连杆机构,具有开启角度大、接近性好、工作可靠、行李舱密封容易、舱门开启时占用空间相对较小、放取行李极为方便等优点。文档编号E05D1/00GK202467426SQ20112043766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8日专利技术者刘玉生, 张铭 申请人:塞尔福(厦门)工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李舱门平移摆式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行李舱口处的舱门、转臂和平衡杆,所述的转臂一端铰接于行李舱的上方并绕该铰接处转动,转臂另一端铰接于舱门上,平衡杆一端铰接于行李舱架,平衡杆另一端铰接于舱门内侧面的底部位置,上述的转臂、平衡杆及舱门形成四连杆平衡机构驱动舱门平移摆动以实现舱门的开启或关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铭刘玉生
申请(专利权)人:塞尔福厦门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