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铸锭用叉车吊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8429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晶硅铸锭用叉车吊装装置,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分别具有支撑坩埚的支撑条,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设有连接轴,与叉车连接的连接块固定在连接轴上,连接轴两端分别设有推动左支架和右支架沿连接轴轴线方向作相近或相远移动的推进装置,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下端通过滚花螺杆锁定或松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左支架和右支架作相近或相远的移动,避免了为调整坩埚相对于多晶硅铸锭炉下炉体法兰的相对位置而不断调整叉车的左右距离,可以吊装起处于任意位置时的坩埚,无论坩埚的位置是在多晶硅铸锭炉下炉体的法兰面上部和下部,从而满足了目前进行大容量铸锭炉改造的要求,节约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晶硅铸锭用叉车吊装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多晶硅铸锭正从275Kg向650Kg甚至800Kg级发展,相应地铸锭用的铸锭炉也需增大容量,但购买新的大容量铸锭炉势必会花费更多资金,提高成本,因此,利用原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则更有利于节省资金。通常的方法是通过增大炉腔的空间来进行升级改造,而增大炉腔空间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坩埚放置台的高度降低。而现有的多晶硅铸锭炉的叉车吊装装置结构比较简单,用途也比较有限,只能局限在安放硅锭的坩埚放置台的位置处在下炉体的上端时,才能用现有的吊装装置把多晶硅锭从炉体中提出来,但由于改造后坩埚放置台高度降低,使得坩埚放置台处于下炉体的法兰面之下,造成现在 的吊装装置限制于坩埚放置台的位置而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多晶硅铸锭用叉车吊装装置,使得多晶硅锭进出铸锭炉不受制于坩埚放置台位置的限制,适应目前进行大容量铸锭炉改造的要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晶硅铸锭用叉车吊装装置,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分别具有支撑坩埚的支撑条,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设有连接轴,与叉车连接的连接块固定在连接轴上,连接轴两端分别设有推动左支架和右支架沿连接轴轴线方向作相近或相远移动的推进装置,左支架和右支架的下端通过滚花螺杆锁定或松开。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轴包括上连接轴和下连接轴,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可移动套装在上、下连接轴上。具体说,所述的推进装置包括固定在上、下连接轴之间并相距设置的连接板,固定在上、下连接轴两端突出左支架和右支架外侧的轴端之间的调节板,调节螺杆,所述的连接块固定在连接板上,调节螺杆穿过调节板与连接板连接,调节螺杆与左支架和右支架分别转动连接。为便于调节螺杆的转动,在调节螺杆的端部固定有转动手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左支架和右支架作相近或相远的移动,避免了为调整坩埚相对于多晶硅铸锭炉下炉体法兰的相对位置而不断调整叉车的左右距离,可以吊装起处于任意位置时的坩埚,无论坩埚的位置是在多晶硅铸锭炉下炉体的法兰面上部和下部,从而满足了目前进行大容量铸锭炉改造的要求,节约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I.左支架2.右支架3.支撑条4.连接轴41.连接上轴42.连接下轴5.连接块6.推进装置61.连接板62.调节板63.调节螺杆64.转动手轮7.滚花螺杆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I所示的一种多晶硅铸锭用叉车吊装装置,包括左支架I、右支架2,左支架I和右支架2分别具有支撑铸锭的支撑部分以及与叉车连接的连接部分,连接部分高于且突出支撑部分,在左支架I和右支架2所分别具有的支撑部分的内沿框上,均设置有支撑坩埚 的支撑条3,同时在左支架I左侧伸向右支架2方向上,也设有支撑条3,左支架I和右支架2所分别具有的连接部分之间设有连接轴4,所述的连接轴4包括上连接轴41和下连接轴42,上连接轴41和下连接轴42为直径0 50的实心长轴,左支架I和右支架2可移动套装在上、下连接轴41、42上。在上、下连接轴41、42的两端分别设有推动左支架I或右支架2沿连接轴4轴线方向作相近或相远移动的推进装置6,具体说,所述的推进装置6包括固定在上、下连接轴41、42之间并相距设置的两块连接板61,固定在上、下连接轴41、42两端突出左支架I和右支架2外侧的轴端之间的调节板62,调节螺杆63,与叉车连接的四块连接块5分别两两固定在两块连接板61上,调节螺杆63穿过调节板62与连接板61连接,调节螺杆63与左支架I和右支架2分别转动连接。在调节螺杆63的端部固定有转动手轮64,手动摇动转动手轮64,即可推动左支架I或右支架2沿上、下连接轴41、42的轴线方向作相近或相远移动。在左支架I和右支架2的支撑部分下端通过滚花螺杆7锁定或松开。装铸锭时,先松开滚花螺杆7,使滚花螺杆7朝向左支架I和右支架2里面,顺时针摇动转动手轮64,直到摇不动为止。当左支架I和右支架2都摇到位以后,再转动滚花螺杆180度,并锁死。此时调整好叉车位置,正向平稳驶入叉车,保持石墨护板与左支架I和右支架2两边间距一致,使石墨底板同时接触到左支架I最左侧的支撑条3,最终使石墨护板的底板三面都有支撑条3支撑,将小推车石墨底板上的装好料并且装好护板、盖板的坩埚叉起,撤出小推车后,叉车吊架降至最低位置,根据提供的炉号信息,将料运送到对应的多晶炉前。铸锭出铸锭炉时,先转动滚花螺杆7到位置,然后再逆时针摇动转动手轮64,使左支架I和右支架2到达一定的位置,然后,缓慢下降叉车臂,降到合适的位置以后,按照装铸锭时的步骤叉住铸锭,然后退叉车至安全距离。采用普通的叉车吊装装置需要耗费工时10分钟,并且只能水平放置到多晶硅铸锭炉里来抬升多晶硅锭,且最大的吊起硅锭的重量局限在500Kg以下。而使用本技术所述的吊装装置耗费工时仅为4分钟,只要通过转动手轮64带动调节螺杆63转动,来移动左、右支架1、2,从而使左、右支架1、2可以左右打开,随意的缩放左、右支架1、2之间距离,使左、右支架1、2之间的距离大于坩埚的宽度,从而可以实现由上而下的操作,而且最大的起吊硅锭的重量可以提升到I吨,为大规模实现多晶硅铸锭炉大装料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硅锭的吊装载体。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 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多晶硅铸锭用叉车吊装装置,包括左支架(I)、右支架(2),左支架(I)和右支架(2)上分别具有支撑坩埚的支撑条(3),其特征是左支架⑴和右支架⑵之间设有连接轴(4),与叉车连接的连接块(5)固定在连接轴(4)上,连接轴(4)两端分别设有推动左支架(I)和右支架(2)沿连接轴(4)轴线方向作相近或相远移动的推进装置¢),左支架(I)和右支架(2)的下端通过滚花螺杆(7)锁定或松开。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晶硅铸锭用叉车吊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轴(4)包括上连接轴(41)和下连接轴(42),左支架(I)和右支架(2)分别可移动套装在上、下连接轴(41,4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晶硅铸锭用叉车吊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推进装置(6)包括固定在上、下连接轴(41、42)之间并相距设置的连接板¢1),固定在上、下连接轴(41,42)两端突出左支架(I)和右支架(2)外侧的轴端之间的调节板(62),调节螺杆(63),所述的连接块(5)固定在连接板¢1)上,调节螺杆¢3)穿过调节板¢2)与连接板(61)连接,调节螺杆¢3)与左支架(I)和右支架(2)分别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晶硅铸锭用叉车吊装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调节螺杆(63)端部固定有转动手轮(64)。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晶硅铸锭用叉车吊装装置,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上分别具有支撑坩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晶硅铸锭用叉车吊装装置,包括左支架(1)、右支架(2),左支架(1)和右支架(2)上分别具有支撑坩埚的支撑条(3),其特征是:左支架(1)和右支架(2)之间设有连接轴(4),与叉车连接的连接块(5)固定在连接轴(4)上,连接轴(4)两端分别设有推动左支架(1)和右支架(2)沿连接轴(4)轴线方向作相近或相远移动的推进装置(6),左支架(1)和右支架(2)的下端通过滚花螺杆(7)锁定或松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峰肖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