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伺服驱动器的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1292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流伺服驱动器的外壳,包括有分体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围成一密闭的容腔,第一壳体的侧壁上延伸有连接端面,所述的连接端面向容腔内延伸有台阶面,所述的台阶面位于连接端面下方,所述的第二壳体的侧壁置于所述的台阶面上,所述的第二壳体的侧壁与所述的连接端面对齐,所述的第二壳体的侧壁与台阶面经螺钉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交流伺服驱动器的外壳,密封性好,能很好地防止外界杂质或水进入容腔内影响驱动电路,进而能保证交流伺服驱动器正常工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器,特别涉及一种交流伺服驱动器的外壳
技术介绍
交流伺服电机驱动系统主要应用于精确运动控制系统及自动测控系统作为CNC、可编程控制器PLC或运动控制卡等上位机的指令执行部件,交流伺服驱动器和交流伺服电机构成运动执行单元,运动执行单元和上位机构成一个半闭环控制系统。目前,现有的交流伺服驱动器包括有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驱动电路,其中,交流伺服驱动器的外壳一般包括有分体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围成一密闭的容腔,驱动模块设置在容腔内,外壳上设有接线端子,第一壳体的侧壁上向容腔内延伸有连接端面,第二壳体的侧壁置于连接端面上,再经过螺钉将连接端面与第二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固定连接。但是,这种结构的交流伺服驱动器的外壳,由于第二壳体的侧壁置于第一壳体的连接端面上,因此,其密封性不好,外界杂质或水容易从第一壳体上的连接端面与第二壳体之间进入容腔内,进而影响驱动电路,使得交流伺服驱动器不能正常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流伺服驱动器的外壳,密封性好,能很好地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流伺服驱动器的外壳,包括有分体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围成一密闭的容腔,第一壳体的侧壁上延伸有连接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端面向容腔内延伸有台阶面,所述的台阶面位于连接端面下方,所述的第二壳体的侧壁置于所述的台阶面上,所述的第二壳体的侧壁与所述的连接端面对齐,所述的第二壳体的侧壁与台阶面经螺钉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伺服驱动器的外壳,包括有分体设置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围成一密闭的容腔,第一壳体的侧壁上延伸有连接端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端面向容腔内延伸有台阶面,所述的台阶面位于连接端面下方,所述的第二壳体的侧壁置于所述的台阶面上,所述的第二壳体的侧壁与所述的连接端面对齐,所述的第二壳体的侧壁与台阶面经螺钉固定连接。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忠武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奔日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