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子敬专利>正文

双拉自动定位卷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0103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拉自动定位卷线器,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卷线装置,所述卷线装置是由设置在第一壳体上部中心的芯轴,套设在芯轴上的转轮,绕设在转轮上的传输线,装设在转轮盖上的制动件,设置在转轮内的涡旋弹簧构成,所述制动件在转轮转动时沿第二壳体内侧的导向槽运动,还包括与转轮相扣合并与转轮同步旋转的转轮盖,所述传输线绕设在转轮与转轮盖形成的容置间内且传输线不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接触,所述转轮设有挂扣,转轮盖设有与第一挂扣相扣合的挂台。传输线的拉出和收回更加顺畅,且便于组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绕线器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手动将线拉出并自动回绕的双拉自动定位卷线器
技术介绍
日益增多的电子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享受,而大多数的电子产品都带有传输线,电子产品的传输线收纳携带时容易打结凌乱的现象让使用者感到不便,为了整齐、安全,经常需要调整传输线的长度。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卷线装置,所述卷线装置是由设置在第一壳体上部中心的芯轴,套设在芯轴上的转轮,绕设在转轮上的传输线,装设在转轮上的制动件,设置在转轮内的涡旋弹簧构成,所述制动件在转轮转动时沿第二壳体内侧的导向槽运动,由于传统的双拉自动定位卷线器的转轮上没有装设转轮盖,输出线会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相接触而发生摩擦,导致传输线的拉出和收回不顺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组装,传输线的拉出和收回更加顺畅的双拉自动定位卷线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双拉自动定位卷线器,包括第一壳体、与第一壳体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设置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卷线装置,所述卷线装置是由设置在第一壳体上部中心的芯轴,套设在芯轴上的转轮,绕设在转轮上的传输线,装设在转轮盖上的制动件,设置在转轮内的涡旋弹簧构成,所述制动件在转轮转动时沿第一壳体内侧的导向槽运动,还包括与转轮相扣合并与转轮同步旋转的转轮盖,所述传输线绕设在转轮与转轮盖形成的容置间内且传输线不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接触。所述转轮设有挂扣,转轮盖设有与挂扣相扣合的挂台。本技术所述双拉自动定位卷线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转轮上装设与转轮相扣合并与转轮同步旋转的转轮盖,将所述传输线绕设在转轮与转轮盖形成的容置间内且传输线不与转轮与转轮盖相接触,传输线的拉出和收回更加顺畅;所述转轮设有挂扣,转轮盖设有与第一挂扣相扣合的第一挂台,采用相扣合的结构,不仅便于组装。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双拉自动定位卷线器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双拉自动定位卷线器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图I的剖视图;图3是图I的分解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双拉自动定位卷线器的转轮盖的立体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双拉自动定位卷线器的转轮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本技术所述双拉自动定位卷线器的最佳实施例,并不因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照图I、图2、图3、图4、图5,提供一种双拉自动定位卷线器,包括第一壳体I、与第一壳体I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2,设置在第一壳体I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卷线装置3,所述卷线装置3是由设置在第一壳体I上部中心的芯轴34,套设在芯轴34上的转轮7,绕设在转轮7上的传输线11,装设在转轮盖4上的制动件5,设置在转 轮7内的涡旋弹簧6构成,所述制动件5在转轮盖4转动时沿第一壳体I内侧的导向槽运动,还包括与转轮7相扣合并与转轮7同步旋转的转轮盖4,所述传输线11绕设在转轮7与转轮盖4形成的容置间内且传输线11不与第一壳体I和第二壳体2相接触,传输线11的拉出和收回更加顺畅。所述转轮7设有挂扣16,转轮盖4设有与挂扣16相扣合的挂台15。组装时,将转轮7上的挂扣16与转轮盖4上的挂台15相扣合。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拉自动定位卷线器,包括第一壳体(1)、与第一壳体(1)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2),设置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卷线装置(3),所述卷线装置(3)是由设置在第一壳体(1)上部中心的芯轴(34),套设在芯轴(34)上的转轮(7),绕设在转轮(7)上的传输线(11),装设在转轮盖(4)上的制动件(5),设置在转轮(7)内的涡旋弹簧(6)构成,所述制动件(5)在转轮(7)转动时沿第一壳体(1)内侧的导向槽运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转轮(7)相扣合并与转轮(7)同步旋转的转轮盖(4),所述传输线(11)绕设在转轮(7)与转轮盖(4)形成的容置间内且传输线(11)不与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拉自动定位卷线器,包括第一壳体(I)、与第一壳体(I)固定连接的第二壳体(2),设置在第一壳体(I)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卷线装置(3),所述卷线装置(3)是由设置在第一壳体(I)上部中心的芯轴(34),套设在芯轴(34)上的转轮(7),绕设在转轮(7)上的传输线(11),装设在转轮盖(4)上的制动件(5),设置在转轮(7)内的涡旋弹簧(6)构成,所述制动件(5)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子敬贺力之
申请(专利权)人:洪子敬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