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纵轴流杆齿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936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差速纵轴流杆齿滚筒,前脱粒滚筒中心安装前滚筒轴,后脱粒滚筒中心安装后滚筒轴,后滚筒轴空套于前滚筒轴内,前脱粒滚筒前端安装驱动箱体,一输入轴从驱动箱体下侧穿入,一驱动箱体输出轴横向支撑于驱动箱体左右两侧,驱动箱体输出轴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锥齿轮及第二锥齿轮,输入轴从上至下依次固定第三锥齿轮及第四锥齿轮,其中,第一锥齿轮与驱动箱体输出轴固定且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空套在驱动箱体输出轴上且与第四锥齿轮啮合,驱动箱体输出轴与后滚筒轴固定,第二锥齿轮与前滚筒轴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同一轴上两个主动齿轮分别通过两个啮合齿轮同时驱动两组脱粒机构,结构简单,脱粒干净,体积小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涉及谷物收获机械,是一种应用于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特别适用于高产稻收获 的高性能脱粒部件。
技术介绍
高产稻用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收获时,切割下的禾丛厚密,经收割输送后,喂入脱粒室脱粒。在脱粒滚筒杆齿的梳刷下,大部份成熟易脱籽粒在滚筒前半段脱下,而少数未成熟籽粒或者是难脱籽粒到后半段脱粒。由于现有全喂入纵轴流联合收割机都是单转速滚筒,滚筒转速固定,对于未成熟难脱籽粒或在收割高产水稻的情况下,显得转速过小,易引起脱不净损失。而增加滚筒转速则使籽粒破碎率和碎茎杆增多,作业质量难以达到总损失率(2. 5 %、含杂率< 2. O %、破碎率< 2%的国家规定性能指标要求。因此,国内外生产企业均采用增大滚筒长度的办法来提高脱粒分离时间,来解决脱不净的问题,致使机器结构不断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差速纵轴流杆齿滚筒,结构简单,脱粒干净,体积小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差速纵轴流杆齿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由分隔开的前脱粒滚筒和后脱粒滚筒组成,前脱粒滚筒中心安装前滚筒轴,后脱粒滚筒中心安装后滚筒轴,后滚筒轴空套于前滚筒轴内,所述前脱粒滚筒前端安装驱动箱体,一输入轴从驱动箱体下侧穿入,一驱动箱体输出轴横向支撑于驱动箱体左右两侦U,所述驱动箱体输出轴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锥齿轮及第二锥齿轮,所述输入轴从上至下依次固定第三锥齿轮及第四锥齿轮,其中,第一锥齿轮与驱动箱体输出轴固定且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空套在驱动箱体输出轴上且与第四锥齿轮啮合,驱动箱体输出轴与后滚筒轴固定,第二锥齿轮与前滚筒轴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的传动比小于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的传动比。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锥齿轮通过花键安装固定在驱动箱体输出轴上。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箱体输出轴通过花键与后滚筒轴固定。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锥齿轮上设有输出花键与前滚筒轴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前脱粒滚筒前端设有固定盘与驱动箱体固定在一起。作为优选,所述前脱粒滚筒与后脱粒滚筒间由挡圈过渡。 作为优选,所述后滚筒轴通过内圈轴承空套于前滚筒轴内。作为优选,所述前滚筒轴通过外圈轴承安装在固定盘上。本技术将脱粒滚筒分隔为前脱粒滚筒和后脱粒滚筒,采用同一轴上两个主动齿轮分别通过两个啮合齿轮同时驱动两组脱粒机构[前(低速)脱粒滚筒与后(高速)脱粒滚筒,结构简单,脱粒干净,体积小巧。另外,本技术中差速滚筒轴(前滚筒轴、后滚筒轴)与驱动部分(驱动箱体输出轴、第二锥齿轮)直接花键连接安装,省略诸如链条、三角皮带中间传动部分,结构非常紧凑简单。而且本技术巧妙采用两对锥齿轴套轴方式,实现了两种转速的输出,使结构非常紧凑。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I为驱动箱体示意图;图2为脱粒滚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差速纵轴流杆齿滚筒,所述滚筒由分隔开的前脱粒滚筒12和后脱粒滚筒15组成,前脱粒滚筒中心安装前滚筒轴11,后脱粒滚筒中心安装后滚筒轴14,后滚筒轴空套于前滚筒轴内,所述前脱粒滚筒前端安装驱动箱体4,一输入轴7从驱动箱体下侧穿入,一驱动箱体输出轴I横向支撑于驱动箱体左右两侧,所述驱动箱体输出轴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锥齿轮2及第二锥齿轮3,所述输入轴从上至下依次固定第三锥齿轮5及第四锥齿轮6,其中,第一锥齿轮与驱动箱体输出轴固定且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空套在驱动箱体输出轴上且与第四锥齿轮啮合,驱动箱体输出轴与后滚筒轴固定,第二锥齿轮与前滚筒轴固定。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的传动比小于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的传动比。所述第一锥齿轮通过花键安装固定在驱动箱体输出轴上。所述驱动箱体输出轴通过花键与后滚筒轴固定。所述第二锥齿轮上设有输出花键与前滚筒轴固定。所述前脱粒滚筒前端设有固定盘9与驱动箱体固定在一起。所述前脱粒滚筒与后脱粒滚筒间由挡圈13过渡。所述后滚筒轴通过内圈轴承10空套于前滚筒轴内。所述前滚筒轴通过外圈轴8承安装在固定盘上。第三锥齿轮5及第四锥齿轮6安装于输入轴7上为同一转速,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得到一个输出转速,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得到另一个输出转速。第一锥齿轮再带动驱动箱体输出轴驱动后滚筒轴转动,第二锥齿轮驱动前滚筒轴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差速纵轴流杆齿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由分隔开的前脱粒滚筒(12)和后脱粒滚筒(15)组成,前脱粒滚筒中心安装前滚筒轴(11),后脱粒滚筒中心安装后滚筒轴(14),后滚筒轴空套于前滚筒轴内,所述前脱粒滚筒前端安装驱动箱体(4),一输入轴(7)从驱动箱体下侧穿入,一驱动箱体输出轴(I)横向支撑于驱动箱体左右两侧,所述驱动箱体输出轴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锥齿轮(2)及第二锥齿轮(3),所述输入轴从上至下依次固定第三锥齿轮(5)及第四锥齿轮¢),其中,第一锥齿轮与驱动箱体输出轴固定且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第二锥齿轮空套在驱动箱体输出轴上且与第四锥齿轮啮合,驱动箱体输出轴与后滚筒轴固定,第二锥齿轮与前滚筒轴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差速纵轴流杆齿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的传动比小于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双胡华东徐中伟熊永森陈德俊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