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轴轴向定位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2550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22: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凸轮轴轴向定位连接结构,包括独立式机体、正时齿轮、平键、凸轮轴和飞轮壳,凸轮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独立式机体内,正时齿轮安装在凸轮轴上并用平键联接传动,飞轮壳通过飞轮壳紧固螺栓紧固在独立式机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壳与正时齿轮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轴向定位块,所述轴向定位块压在正时齿轮的端面来实现凸轮轴的轴向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凸轮轴轴向定位连接结构省去传统的安装压板,改善了结构设计及加工制造的工艺性,大大降低零件的报废率,同时对装配工艺的要求也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凸轮轴轴向定位连接结构,具体地说是用于发动机凸轮轴与机体的连接轴向定位连接结构装 置,属于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统发动机凸轮轴连接结构中,凸轮轴的轴向定位通过压板卡在凸轮轴与齿轮之间通过螺栓锁在机体上,即传统都是将凸轮轴通过压板锁在机体上。压板的结构设计要求复杂,实际使用时对压板的表面硬度有一定的要求,从而增加了一道热处理工艺;由于压板热处理后变形很大,对加工制造提出了要求;压板的制造调整性比较差,压板的报废量比较大,经济性差;从安装工艺方面看,压板和凸轮轴压装在一起时显然多了一道装配工艺;同时为了锁压板上的螺栓,因结构的限制,扳手只能通过齿轮上打孔给扳手让开空间,为保证齿轮的强度,齿轮外径只能加大,从而引发动机整个齿轮系的体积庞大,导致整机结构不紧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凸轮轴轴向定位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能改善结构设计及加工制造的工艺性,大大降低零件的报废率,同时对装配工艺的要求也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凸轮轴轴向定位连接结构,包括独立式机体、正时齿轮、平键、凸轮轴和飞轮壳,凸轮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独立式机体内,正时齿轮安装在凸轮轴上并用平键联接传动,飞轮壳通过飞轮壳紧固螺栓紧固在独立式机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壳与正时齿轮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轴向定位块,所述轴向定位块压在正时齿轮的端面来实现凸轮轴的轴向定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独立式机体与凸轮轴之间装配有凸轮轴止推衬套。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凸轮轴轴向定位连接结构省去传统的安装压板,改善了结构设计及加工制造的工艺性,大大降低零件的报废率,同时对装配工艺的要求也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凸轮轴轴向定位连接结构主要由独立式机体I、凸轮轴止推衬套2、正时齿轮3、平键4、凸轮轴5、飞轮壳紧固螺栓6和飞轮壳7等零部件组成,实施例中的独立式机体I是水冷发动机的机体。如图I、图2所示,凸轮轴5可转动地安装在独立式机体I内,正时齿轮3安装在凸轮轴5上并用平键4联接传动,飞轮壳7通过飞轮壳紧固螺栓6紧固在独立式机体I上;所述飞轮壳7与正时齿轮3相对的一面上设置有轴向定位块7a,所述轴向定位块7a压在正时齿轮3的端面来实现凸轮轴5的轴向定位。如图I所示,为防止独立式机体I磨损,所述独立式机体I与凸轮轴5之间装配有凸轮轴止推衬套2。本专利技术的凸轮轴轴向定位连接结构省去了传统的安装压板,改善了结构设计及加 工制造的工艺性,大大降低零件的报废率,同时对装配工艺的要求也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凸轮轴轴向定位连接结构,包括独立式机体(I)、正时齿轮(3)、平键(4)、凸轮轴(5)和飞轮壳(7),凸轮轴(5)可转动地安装在独立式机体(I)内,正时齿轮(3)安装在凸轮轴(5)上并用平键(4)联接传动,飞轮壳(7)通过飞轮壳紧固螺栓(6)紧固在独立式机体(I)上;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亨琳韦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开普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