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除湿干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0207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污泥除湿干化机,包括挤条进料装置,最少一层网带和热泵除湿干燥装置,所述网带设置于干燥箱体内,所述挤条进料装置设置于网带的一端上方,用于将待干燥污泥挤条后运输至所述网带上,所述热泵除湿干燥装置安装于干燥箱体侧边的辅助箱体内,热泵除湿干燥装置通过送风管与干燥箱体底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节能环保,适用性广,使用寿命长,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泥除湿干化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燥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污泥除湿干化机。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干化系统主要以直接干燥转鼓式工艺、多层台阶式干化工艺、转盘式干化工艺、流化床干化工艺等为主。然而,污泥带式干燥因对湿污泥适应性强、维修部件少、使用寿命长、干燥温度低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热泵除湿结合网带式干燥污泥干化技术为污泥带式干燥一种新趋势,其在节能性、环保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污泥热泵除湿干化技术将主导污泥带式干燥。现有污泥干化机存在以下问题(I)能耗高污泥干化是能量净消耗过程,能耗费用通常占污泥处理总费用的80%以上;传统污泥干化设备采用加热排湿方式,能源利用率低;每蒸发一吨水消耗蒸汽量约I. 5吨,另消耗电量约70kw. h ;(2)存在安全风险,污泥干化避免爆炸通常采用加氮方式降低含氧量;(3)不环保排放大量臭气,需建造负责的尾气处理系统;干化车间工作环境差;干化过程供热热源采用锅炉,也排放大量的尾气,存在二次污泥问题;(4)其中,湿污泥成型技术是污泥干化关键环节,目前市场技术为孔板挤压技术,但该项技术受杂质(砂石等)摩擦损失影响很大,污泥条摊放透气性差,污泥量不易调整,特别是小型污泥机适应性差。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干燥设备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环保节能且安全的污泥除湿干化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污泥除湿干化机,包括挤条进料装置,最少一层网带和热泵除湿干燥装置,所述网带设置于干燥箱体内,所述挤条进料装置设置于网带的一端上方,用于将待干燥污泥挤条后运输至所述网带上,所述热泵除湿干燥装置安装于干燥箱体侧边的辅助箱体内,热泵除湿干燥装置通过送风管与干燥箱体底部连接。所述网带分两层设置,第一层网带和第二层网带依上至下分层设置,所述第一层网带末端下部为第二层网带始端,第一层网带的物料在其末端落入所述第二层网带始端上。所述第一层网带上设置有清扫电机,所述清扫电机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层网带清扫棍连接,带动清扫棍将所述网带上的物料清扫至下层网带。所述第一层网带末端与第二层网带始端之间设置有粉碎装置,用于对上层的污泥条进行粉碎后再在第二层网带上进行干燥,以提高干燥效率。 所述干燥箱体内设置有均风板,用于将从热泵除湿干燥装置进来的空气进行均匀分配。所述均风板设置在所述二层网带底部和上部,用于将热泵除湿干燥装置经送风管输送到干燥热风进行均匀分配,提高干燥效率;在所述第二层网带与第三层网带之间设置有混风空间,所述混风空间与所述辅助箱体相通,用于将一次干燥后的空气与新空气混合后再对第一层网带 上的污泥进行干燥,可以有效提高处理效率。所述均风板为不锈钢孔板,其厚度在0. 5-2mm ;开孔率根据循环风量设计,1-5个每平方米,孔径速度控制在6-9m/s。所述干燥箱体与辅助箱体之间设置有挡风板相隔。所述干燥箱体上设置有循环风机,使干燥箱体与辅助箱体之间形成空气循环系统。所述挤条进料装置,包括进料破碎机构和挤条机构,所述进料破碎机构通过输送管与挤条机构的进料管连接;所述挤条机构包括切割电机、旋转割刀和孔板,所述切割电机输出轴与所述旋转割刀连接,所述旋转割刀下部正对着孔板。所述切割电机下部固定有筒体,所述孔板固定于筒体底部。 所述筒体固定于支座上。所述进料破碎机构包括进料斗、破碎机构和输送机构,所述进料斗下端连接破碎机构,所述破碎机构下端与所述输送机构连接,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破碎电机和破桥装置,所述破碎电机与所述破桥装置连接,将进料斗内的物料破碎后输送至所述输送机构进行输送。所述输送机构为螺杆泵,其出口与所述输送管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I)节能性除湿性能比可达3kg.水/kw. h相对传统污泥干化(燃煤)可节能40%以上;相对燃油燃气节能更多;若采用晚间低谷电,节能效果更明显;(2)适用性可满足含水率从68-82%污泥干化可将含水率80%泥饼一次干燥成为含水10%污泥颗粒;采用连续网带干燥模式,不受污泥黏糊区的影响,适合各类型污泥干化系统(包括含砂量大污泥),易损件少,易维护,使用寿命长;(3)安全性低温(40_75°C )全封闭干化工艺,抑制挥发性气体挥发,可安全运行;(4)环保性无尾气排放,无需臭气处理系统;整个干化过程可都在密闭环境条件下进行,不会有气体排到外界环境中,不会造成二次环境污染;(5)挤条进料装置污泥适用范围广,可以有效处理含水率在80%-68%范围(含固率20-32% );适应性强,对含砂粒量较大类污泥可适用,对于含发丝或条形类杂质可旋转剪切刀破碎,不影响污泥挤条;流量调节灵活,针对不同含水量污泥满足去水量要求,可通过螺杆泵变频调节供给量;摊放效果好且均匀,可调节污泥条的透气性;污泥条直经可以通过调节孔板直径可调节污泥条直径的大小适应不同类污泥挤条要求。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挤条进料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挤条进料装置中挤条机构的仰视结构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挤条进料装置的处理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挤条进料装置中挤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污泥除湿干化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污泥除湿干化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污泥除湿干化机的主视运作流程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污泥除湿干化机的左视运作流程示意图;图9是污泥处理流程示意图;图10为热泵除湿干燥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1为热泵除湿干燥装置的右视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2为热泵除湿干燥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图13为热泵除湿干燥装置的板翅式回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污泥除湿干化机,如图5和图6所示,包括挤条进料装置21,最少一层网带和热泵除湿干燥装置23,所述网带设置于干燥箱体24内,所述挤条进料装置21设置于网带的一端上部,用于将待干燥污泥运输至所述网带上。所述热泵除湿干燥装置23安装于所述干燥体24侧边的辅助箱体内,热泵除湿干燥装置23通过送风管33与干燥箱体底部连接。其中,所述网带分两层设置,第一层网带26和第二层网带27依上至下分层设置,所述第一层网带26末端下部为第二层网带27始端,第一层网带26的物料在其末端落入所述第二层网带27始端上。所述第一层网带26上设置有清扫电机29,所述清扫电机29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层网带26上的清扫辊连接,带动清扫辊将第一层网带26上的物料清扫至下层第二层网带27。所述第一层网带26末端与第二层网带27始端之间设置有粉碎装置28,用于对上层的污泥条进行粉碎后再在第二层网带27上进行干燥。所述粉碎装置28,包括前挡板、后挡板和粉碎轴,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中间形成一个料斗空间,所述粉碎轴设置在所述料斗空间。所述前挡板和所述后挡板在料斗空间下部内设置有若干齿板,所述齿板位置分布设置与所述粉碎轴间隔配合。所述粉碎轴包含有轴体和固定于所述轴体上的若干粉碎翅片。所述轴体上设置有两个以上的轴承座,所述轴体上间隔的设置有分隔套若干分隔套,所述粉碎翅片固定于所述分隔套上。所述粉碎轴与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为可调速电机,所述电机转速不小于300r/min。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缩短烘干周期30%以上,缩短网带的长度;降低污泥干化温度,实现污泥低温干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泥除湿干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挤条进料装置,最少一层网带和热泵除湿干燥装置,所述网带设置于干燥箱体内,所述挤条进料装置设置于网带的一端上方,用于将待干燥污泥挤条后运输至所述网带上,所述热泵除湿干燥装置安装于干燥箱体侧边的辅助箱体内,热泵除湿干燥装置通过送风管与干燥箱体底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污泥除湿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带分两层设置,第一层网带和第二层网带依上至下分层设置,所述第一层网带末端下部为第二层网带始端,第一层网带的物料在其末端落入所述第二层网带始端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除湿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网带上设置有清扫电机,所述清扫电机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层网带清扫辊连接,带动清扫辊将所述网带上的物料清扫至下层网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除湿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网带末端与第二层网带始端之间设置有粉碎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污泥除湿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体内设置有均风板,用于将从热泵除湿干燥装置进来的空气进行均匀分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除湿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体与辅助箱体相通之间设置有挡风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曾矿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晟启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