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倩专利>正文

一种振动电机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48767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振动电机梁,包括振动电机和振动体侧板,拉杆的两端为螺纹体分别套设在振动电机座孔和振动体侧板孔中,在振动电机座外的拉杆端头的螺纹体上套设有螺帽,垫板和另一螺帽依次套设在振动体侧板内侧的拉杆螺纹体上,此垫板与振动体侧板固连,上述另一螺帽与上述垫板固连,所述拉杆至少有四个且彼此相互平行。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重量轻、加工容易成本低且抗弯矩应力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振动电机的连接结构,特别是一种振动电机梁
技术介绍
在振动机械中有许多结构是振动电机安装在电机梁上,然后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在振动体上,在工作中梁要承受复杂的应力作用,主要是弯矩力,因而梁的结构设计极为重要,现行的梁为方形截面的箱体,这种梁的重量大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量轻、成本低且抗弯矩应力高的一种振动电机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振动电机和振动体侧板,其特征在于拉杆的两端为螺纹体分别套设在振 动电机座孔和振动体侧板孔中,在振动电机座外的拉杆端头的螺纹体上套设有螺帽,垫板和另一螺帽依次套设在振动体侧板内侧的拉杆螺纹体上,此垫板与振动体侧板固连,上述另一螺帽与上述垫板固连,所述拉杆至少有四个且彼此相互平行。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重量轻、加工容易成本低且抗弯矩应力高的优点。附图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B-B剖面图;图3是图I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B-B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克服现有振动电机的方形梁结构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四根或六根拉杆5组成的振动电机I与振动体的连接结构,其具体连接结构是,各拉杆的两端有螺纹段分别穿于电机座2的安装孔和振动体侧板3的孔中,两个螺帽分别设在振动体的侧板外和电机座外的拉杆螺纹上,其中振动体侧板与螺帽之间的拉杆螺纹体上套设有垫板4,在电机座与螺帽之间的拉杆的螺纹上套设有开口弹性垫片,上述垫板与螺帽之间和振动体侧板之间有焊缝,使之固定连接成一体。上述的四根拉杆或六根拉杆是根据振动电机座的安装孔数量确定,但至少为四根。振动电机有两种连接方式一种安装方式为振动电机在振动体侧板的外侧(参见图1),另一种安装方式是在振动体侧板的内侧(参见图4)。本专利技术的振动电机梁,由于采用四根或六根的螺杆结构,在梁的设计中与原有的方形梁比较有以下的优点按照普通梁的计算方法,需要用梁的截面求出抗弯截面惯性矩I和抗弯截面模量W,如果材料没有最大可能地分布在远离中性轴的位置,就会造成材料的浪费,本专利技术中的螺杆截面处于离中性轴最远的位置,按照梁的计算方法,螺杆仅受拉力和压力,该结构作为梁,其I和W都较普通梁优越,当其受压且两电机相距较远时,存在压杆失稳的可能,通过计算,其失稳临界长度大于通常使用的长度,另外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如高度受限,电机中心必需穿过槽体),由于本电机梁中间是空的,就有可能满足特殊的需要,再者,一般焊接的振动电机梁的许用应力< 30MPa,而螺杆的许用应力可达300MPa,仅此,就可大大提高梁的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动电机梁,包括振动电机和振动体侧板,其特征在于拉杆的两端为螺纹体分别套设在振动电机座孔和振动体侧板孔中,在振动电机座外的拉杆端头的螺纹体上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倩崔立达
申请(专利权)人:崔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