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配油的随动旋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35976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面配油的随动旋阀,包括中心轴、固联的端盖、阀体和底盖,在阀体内的中心轴上通过传动键设有阀芯,在阀芯的两端面上均设有一环槽和对称分布的圆弧形的两配油槽,每道环槽均通过内部油路分别与位于两端面上的一配油槽相连,两道环槽连接不同的两配油槽,与同一环槽相连的两配油槽位于中心轴的两侧;在阀芯两侧的中心轴上均滑动装有浮动侧板,每块浮动侧板内均设有连接油路和数个连接油孔;在端盖和底盖上分别设有油口和数个工作油口,油口分别通过内部油路和相邻浮动侧板内的连接油路与阀芯相邻端面上的环槽连接;在端盖与相邻的浮动侧板之间设有环形的补偿压力油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随动性好、可靠性高、配油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用于对液压双作用柱塞马达或泵进行配油的随动旋阀。
技术介绍
传统的柱塞马达(泵)多为单作用机能,既其活塞只有在ー个方向运动时做功,而双作用柱塞马达由于具有活塞往返双向做功的特点,其功率密度更大,优越性明显。双作用柱塞马达本身是ー个比较前沿的研究课题,由于双作用柱塞马达(泵)配油机构的可靠性直接影响马达或泵能否正常工作以及工作效率,所以,可靠的配油机构是其中的重大难点。国内外很多公司正在对其进行研究,在双作用柱塞马达(泵)的配油方式上,已经实现的主要有凸轮随动机构带动滑阀换向配油、电控滑阀换向配油、随动轴配油等技术,但是,上述机构均有其较大的缺点滑阀配油方式,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由于滑阀本身的可靠性缺陷(如容易发生卡涩、疲劳损坏等)将对双作用柱塞马达(泵)的可靠性带来影响,一旦其中 一个滑阀故障将影响整个马达(泵)机构的正常运行及安全,而且,由于每个活塞需要配备一只或者两只滑阀,其成本也较高,多个滑阀的泄漏累积起来,效率也很低;随动轴配油方案里然解决了滑阀配油的一些可靠性问题,但是,由于无法实现间隙补偿,长期磨损会使间隙增大而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ー种平面配油的随动旋阀,它具有随动性好、可靠性高、配油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平面配油的随动旋阀,包括中心轴、固联的端盖、阀体和底盖,中心轴的内端通过轴承装于端盖、阀体和底盖内,中心轴的外端设有传递扭矩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阀体内的中心轴上通过传动键设有阀芯,在阀芯的两端面上均设有ー环槽和对称分布的圆弧形的两配油槽,每道环槽均通过内部油路分别与位于两端面上的一配油槽相连,两道环槽连接不同的两配油槽,与同一环槽相连的两配油槽位于中心轴的两侧;在阀芯两侧的中心轴上均滑动装有浮动侧板,每块浮动侧板内均设有连接油路和数个连接油孔,连接油孔的径向位置与阀芯相邻端面上的配油槽的径向位置相对应;在端盖上设有进油口和数个工作油ロ,进油ロ通过内部油路和相邻浮动侧板内的所述连接油路与阀芯相邻端面上的环槽连接,在底盖上设有回油口和数个工作油ロ,回油ロ通过内部油路和相邻浮动侧板内的所述连接油路与阀芯相邻端面上的环槽连接,端盖与底盖上对应的ー工作油ロ为ー组,同组的两工作油ロ均通过各自的内部油路与相邻浮动侧板内的所述连接油孔相连,同组的两连接油孔在以中心轴为中心的相位角相同;在端盖与相邻的浮动侧板之间设有环形的补偿压力油腔,补偿压力油腔与相邻浮动侧板内所述连接油路相通,补偿压力油腔内设有密封元件;两浮动侧板均通过径向定位件与端盖或底盖相连。上述补偿压力油腔可设于端盖的端面上,所述密封元件为紧贴相邻浮动侧板端面的密封圈,所述径向定位件为连接浮动侧板与端盖或底盖的轴向的定位销;如此可实现端面密封,并由定位销实现定位,避免浮动侧板转动; 上述补偿压力油腔也可设于端盖和相邻浮动侧板二者的相邻端面上,所述密封元件为设于补偿压カ油腔内的密封套、设于密封套与端盖及浮动侧板侧壁之间的密封圈;在每块浮动侧板的连接油孔与端盖或底盖的内部油路的两端面之间均设有定位腔,所述径向定位件为设于定位腔内的定位套,在定位套与端盖及浮动侧板侧壁之间、在定位套与底盖及浮动侧板侧壁之间均还设有密封圈;如此可实现径向密封,且具有更大的轴向补偿能力,并由定位套实现径向定位,避免浮动侧板转动,定位腔还具有辅助的压カ补偿功能; 使用吋,同组的两工作油ロ与一双作用油缸的两油ロ相连,中心轴由外部驱动装置带动旋转,阀芯也同步转动,阀芯两端面上的两配油槽依次与端盖或底盖上的各工作油ロ接通,同组的两工作油ロ同时与阀芯两端面上同侧的两配油槽接通,实现按需随动配油,阀芯旋转一周,各双作用油缸的两腔交替进油和排油,实现双向做功;本装置用于液压马达吋,从进油ロ通入的高压油依次进入各双作用油缸,各双作用油缸的活塞驱动马达的输出轴转动,做功后的失压油经回油ロ排出,本装置用于液压泵时,泵的主轴带动各双作用油缸的活塞往复移动,油缸的两腔交替吸油和排油,回油ロ作为总吸油ロ吸油后在分流于各油缸,各 油缸排油后汇聚于进油ロ后排出; 本装置将配油槽设于阀芯的两端面上,便于浮动侧板和补偿压力油腔的安装和设置,整体结构更为简单,补偿压カ油腔的受压面积略大于阀芯的压カ油腔面积,使之产生的轴向推力始終指向阀芯,阀芯和两侧板可轴向移动,使阀体内的轴向间隙保留在端盖与相邻的浮动侧板之间,使两浮动侧板与阀芯之间的旋转工作面始終保持极小间隙,既能润滑又能控制机构的内泄漏,补偿压力油腔内的密封元件杜绝内、外泄漏,提高了可靠性和配油效率;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在阀芯的两端面上均还设有对称分布的圆弧形的两平衡压力油槽,阀芯每端面上的两平衡压カ油槽通过各自的平衡油孔与另一端面上同侧的配油槽相连;平衡压カ油槽的产生轴向液压推力可以平衡同侧配油槽产生的轴向液压力,使阀芯两端面均衡受力,避免产生摆动和与浮动侧板的局部接触,使得阀芯转动顺畅,并大大减小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在底盖与相邻的浮动侧板之间也设有环形的补偿压力油腔,该补偿压カ油腔与相邻浮动侧板内所述连接油路相通,该补偿压カ油腔内设有密封元件; 上述底盖与相邻浮动侧板之间的补偿压カ油腔可设于底盖的端面上,所述密封元件为紧贴相邻浮动侧板端面的密封圈; 上述底盖与相邻浮动侧板之间的补偿压カ油腔也可设于底盖和相邻浮动侧板二者的相邻端面上,所述密封元件为设于补偿压力油腔内的密封套、设于密封套与底盖及浮动侧板侧壁之间的密封圈; 如此在阀芯两侧的浮动侧板外均设有补偿压カ油腔,阀芯和两侧板可轴向双向移动,可实现进油口和回油ロ的互换,扩大旋阀的使用范围;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阀芯的两端面上均设有四道密封槽,每道密封槽内均设有密封圏,四道密封槽分别位于环槽、配油槽和平衡压カ油槽的两侧;可进ー步调高旋阀的密封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ー步改进,在所述每道配油槽的两端均设有节流槽;可避免配油槽与对应环槽在接通或切断时产生困油现象,提高阀芯转动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随动性好、可靠性高、配油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图。图2为图I的C-C剖视图。图3为图2中阀芯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3的B-B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ニ的主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一 如图I至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平面配油的随动旋阀,包括中心轴I、通过数根螺栓固联的端盖2、阀体3和底盖4,中心轴I的内端通过轴承5装于端盖2、阀体3和底盖4内,中心轴I的外端设有键槽等传递扭矩的结构,在阀体3内的中心轴I上通过传动键6设有阀芯7,在阀芯7的上端面上设有ー环槽8和对称分布的圆弧形的两配油槽9、10,在阀芯7的下端面上设有ー环槽11和对称分布的圆弧形的两配油槽12、13,两端面上的两配油槽9与12、10与13具有相同的相位角,在每道配油槽的两端均设有节流槽18 ;环槽8通过内部油路14和15分别与位于两端面上的配油槽9和13相连,环槽11通过内部油路16和17分别与位于两端面上的配油槽10和12相连,可以看出,两道环槽8和9连接不同的两配油槽,与同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平面配油的随动旋阀,包括中心轴、固联的端盖、阀体和底盖,中心轴的内端通过轴承装于端盖、阀体和底盖内,中心轴的外端设有传递扭矩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阀体内的中心轴上通过传动键设有阀芯,在阀芯的两端面上均设有ー环槽和对称分布的圆弧形的两配油槽,每道环槽均通过内部油路分别与位于两端面上的一配油槽相连,两道环槽连接不同的两配油槽,与同一环槽相连的两配油槽位于中心轴的两侧;在阀芯两侧的中心轴上均滑动装有浮动侧板,每块浮动侧板内均设有连接油路和数个连接油孔,连接油孔的径向位置与阀芯相邻端面上的配油槽的径向位置相对应;在端盖上设有进油口和数个工作油ロ,进油ロ通过内部油路和相邻浮动侧板内的所述连接油路与阀芯相邻端面上的环槽连接,在底盖上设有回油ロ和数个工作油ロ,回油ロ通过内部油路和相邻浮动侧板内的所述连接油路与阀芯相邻端面上的环槽连接,端盖与底盖上对应的ー工作油ロ为ー组,同组的两工作油ロ均通过各自的内部油路与相邻浮动侧板内的所述连接油孔相连,同组的两连接油孔在以中心轴为中心的相位角相同;在端盖与相邻的浮动侧板之间设有环形的补偿压力油腔,补偿压力油腔与相邻浮动侧板内所述连接油路相通,补偿压力油腔内设有密封元件;两浮动侧板均通过径向定位件与端盖或底盖相连。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面配油的随动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压力油腔设于端盖的端面上,所述密封元件为紧贴相邻浮动侧板端面的密封圈,所述径向定位件为连接浮动侧板与端盖或底盖的轴向的定位销。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平面配油的随动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压力油腔设于端盖和相邻浮动侧板二者的相邻端面上,所述密封元件为设于补偿压力油腔内的密封套、设于密封套与端盖及浮动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天府液压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