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炉多步骤烘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33428 阅读:3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炉多步骤烘炉方法,新开炉体开炉前先向炉内加入焦炭、枕木或木材,点燃后添加到炉内;然后采取分阶段对新开炉体进行2-3次烘烤,第一次烘烤部位以炉体中下部为主,第二次以炉体中上部为主,通过控制氧压、枪位、氧累、烘烤时间和检查结果,确保炼钢新开转炉炉体的整体烘烤效果,使烘烤更加均匀一致。由于在分步烘炉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重点部位进行多次加强性烘烤,使易蚀损部位得到强化,相对控制和减少炉衬砖的断裂、掉层现象,从而减少后期炉体维护次数和工作量,降低物料消耗和费用支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转炉炼钢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转炉新开炉体开炉过程中进行分阶段多步骤烘炉的方法。
技术介绍
转炉新建或年修后投入使用前,均需对新开炉体进行烘烤作业,以便提高炉膛温度,以利于冶炼生产。同时,新炉烘烤可以使新砌筑的各部位炉衬砖在高温烘烤环境下紧密结合,减少衬砖表面产生断裂。目前,由于国内对新开炉体普遍采取的做法是实行一次烘烤,因此无法对烘烤过 程中炉内各部位的烘烤效果加以确认,从而使烘烤效果很难达到理想的程度,烧结效果差导致转炉内砌筑的炉衬砖经常出现断裂、掉层等现象,进而造成转炉炉体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物料进行重复修补,不仅增加了物 料消耗和人力、费用支出,而且直接影响了炉衬砖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简单易行,可提高炉体烘烤效果,减少后期炉体维护投入的多步骤烘炉方法。为此,本专利技术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其特征在于,采取分阶段对新开炉体进行2-3次烘烤;其具体方法和步骤为 I、物料添加 新开炉体开炉前,向炉内加入6-8吨焦炭、枕木或木材,以汽油点燃后添加到炉内。2、烘烤作业 a、第一阶段 控制氧压在O. 5-0. 6MPa,枪位控制在I. 2-1. 5m ;对炉内物料进行吹氧,氧累2700-3300Nm3 ;迅速点燃物料,使物料充分燃烧起来;根据物料燃烧后炉内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枪位增强燃烧效果;烘烤部位以炉体中下部为主,烘烤时间持续9-lls后抬枪,检查转炉炉体两耳轴中间的连接面即炉膛迎铁面及与迎铁面对应面的烧结情况、物料剩余情况及炉内各部分衬砖在高温状态下的断裂、掉层情况,验证砖体质量和砌筑质量。b、第二阶段 控制氧压在O. 6-0. 7MPa,枪位控制在I. 6-1. 8m ;对炉内剩余物料进行二次吹氧,氧累2400-2700Nm3 ;烘烤部位以炉体中上部为主,烘烤时间持续8_9s后抬枪,检查炉内各部位烘烤是否均匀、炉内衬砖烧结是否一致及有无严重破损情况;如烘烤效果稳定,结束烘烤作业;若炉内烘烤效果不均匀,则进行第3次烘烤作业。所述物料添加量为4-5吨焦炭,2-3吨枕木或木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专利技术采取分段式烘炉方法,可显著提高炼钢新开转炉炉体的整体烘烤效果,使烘烤更加均匀一致。尤其是根据日常维护出现的易蚀损问题,可以在分步烘炉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重点部位进行多次加强性烘烤,使易蚀损部位得到强化,相对控制和减少炉衬砖的断裂、掉层现象,从而减少后期炉体维护次数和工作量,降低物料消耗和费用支出。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加以具体说明。实施例I : I、物料添加 新开炉体开炉前,向炉内加入3. 5吨焦炭、2. 5吨枕木,以汽油点燃后添加到炉内。2、烘烤作业 a、第一阶段 控制氧压在O. 5MPa,枪位控制在I. 3m。对炉内物料进行吹氧,氧累控制在2900Nm3。迅速点燃物料并使其充分燃烧起来。初期阶段注意炉内物料是否充分燃烧,应根据物料燃烧后炉内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枪位增强燃烧效果。充分燃烧时炉内反应剧烈,炉口烟大且黑。烘烤部位以炉体中下部为主,烘烤时间持续Ils后抬枪,检查炉膛迎铁面及与迎铁面对应面的烧结情况、物料剩余情况及炉内各部分衬砖在高温状态下的断裂、掉层情况,验证砖体质量和砌筑质量。b、第二阶段 根据第一阶段烘烤后的实际情况,对烘烤效果较差的部位和炉体中上部进行有重点的第二次烘烤。控制氧压在O. 7MPa,枪位控制在1.7m。对炉内剩余物料进行二次吹氧,氧累2500Nm3。此时,炉内温度较高,烟量较大,烘烤部位以炉体中上部为主,烘烤时间持续8s ;抬枪,再次检查炉内各部位烘烤是否均匀、炉内衬砖烧结是否一致及有无严重破损情况。如烘烤效果稳定,结束烘烤作业。若炉内烘烤效果不均匀,则进行第3次烘烤作业,其氧压、枪位、氧累及烘烤时间参照第二阶段参数进行控制。实施例2 I、物料添加 新开炉体开炉前,向炉内加入5吨焦炭、3吨木材,以汽油点燃后添加到炉内。2、烘烤作业 a、第一阶段 控制氧压在O. 6MPa,枪位控制在I. 5m。对炉内物料进行吹氧,氧累控制在3300Nm3。迅速点燃物料并使其充分燃烧起来。根据物料燃烧后炉内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枪位增强燃烧效果。烘烤部位以炉体中下部为主,烘烤时间持续9s后抬枪,检查炉膛迎铁面及与迎铁面对应面的烧结情况、物料剩余情况及炉内各部分衬砖在高温状态下的断裂、掉层情况,验证砖体质量和砌筑质量。b、第二阶段 根据第一阶段烘烤后的实际情况,对烘烤效果较差的部位和炉体中上部进行有重点的第二次烘烤。控制氧压在O. 6MPa,枪位控制在1.8m。对炉内剩余物料进行二次吹氧,氧累2700Nm3。烘烤部位以炉体中上部为主,烘烤时间持续9s后抬枪,检查炉内各部位烘烤是否均匀、炉内衬砖烧结是否一致及有无严重破损情况。如烘烤效果稳定,结束烘烤作业。若炉内烘烤效果不均匀,则进行第3次烘烤作业,其氧压、枪位、氧累及烘烤时间参照第二阶段参数进行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炉多步骤烘炉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分阶段对新开炉体进行2-3次烘烤;其具体方法和步骤为 (1)、物料添加 新开炉体开炉前,向炉内加入6-8吨焦炭、枕木或木材,以汽油点燃后添加到炉内; (2)、烘烤作业 a、第一阶段 控制氧压在O. 5-0. 6MPa,枪位控制在I. 2-1. 5m ;对炉内物料进行吹氧,氧累.2700-3300Nm3 ;迅速点燃物料,使物料充分燃烧起来;根据物料燃烧后炉内反应情况,及时调整枪位增强燃烧效果;烘烤部位以炉体中下部为主,烘烤时间持续9-lls后抬枪,检查转炉炉体两耳轴中间的连接面即炉膛迎铁面及与迎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勇徐延浩王振德张荣环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