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螺旋地桩生产的尖锥部自动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899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螺旋地桩生产的尖锥部自动成型设备,包括并排分布的多台锥管机,多台锥管机的进料侧设置一个机架G,机架G上设有多个送料机械手、一个进料装置和一个出料装置;多个送料机械手与多台锥管机一一对应设置;进料装置包括能够倾斜铺设管材的进料台,进料台上开有多个进料口,每个进料口下方设导料滑槽,导料滑槽内设定量喂料装置,定量喂料装置包括一转动杆和固定其上的喂料转盘,喂料转盘圆周上设有用于定位管材的喂料凹口,转动杆由伺服电机驱动转动。本技术方案实现了螺旋地桩的管状桩体上尖锥部的旋压成型,采用多个机台统一进料、每个机台采用独立的送料机械手单独进给,不仅保证加工质量而且生产效率高、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材加工设备领域,涉及一种螺旋地桩的自动生产线,尤其涉及用于上述自动生产线的尖锥部自动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工程建设当中地桩的应用很大,它广泛应用于房屋建设、铁路工程、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许多领域。地桩是建筑物承重以及稳固的关键。现有地桩为了能方便的埋于地下,一般下部都为锥形,上面设有连续的螺旋片。如图I所示的一种螺旋地桩,包括管状桩体103,管状桩体103底部形成尖锥部106,管状桩体103上部设有四个通孔,其中沿同一圆周分布设有三个通孔,这三个通孔外面焊接螺母101,剩余一个通孔102排气,管状桩体103 中部和下部分别焊接有一段螺旋叶片104、105。所述管状桩体103下部的螺旋叶片105与尖锥部106连接。如图2所示的一种螺旋地桩,与图I所示的螺旋地桩不同在于,其尖锥部 106为四棱锥,具有4条自上而下的切割棱线。如图3、图4所示,上述管状桩体103中部和下部的螺旋叶片104、105均为开口螺圈状。上述管状桩体103的尖锥部106上开有通孔 107。上述螺旋地桩不仅施工简便、锚固强度高,而且能有效降低成本和节省劳动量。 现有技术中,上述螺旋地桩均是采用纯手工制造,存在劳动量大、人力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加工难度高、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一致性差、品质难以保证等问题。为此,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螺旋地桩的自动生产线,采用自动化设备加工制造螺旋地桩,自动化程度高、 劳动强度低、需求人工少、加工产品质量良好稳定、生产效率高,能有效降低成本和节省劳动量。本专利技术涉及其中的尖锥部自动成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螺旋地桩生产的尖锥部自动成型设备,实现了螺旋地桩的管状桩体上尖锥部的旋压成型,采用多个机台统一进料、 每个机台采用独立的送料机械手单独进给,不仅保证加工质量而且生产效率高、稳定可靠。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用于螺旋地桩生产的尖锥部自动成型设备,包括并排分布的多台锥管机,所述的多台锥管机的进料侧设置一个机架G,机架G上设有多个送料机械手、一个进料装置和一个出料装置;所述的多个送料机械手与所述的多台锥管机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能够倾斜铺设管材的进料台,进料台上开有多个进料口,每个进料口下方设置导料滑槽,导料滑槽内设置一个定量喂料装置,所述定量喂料装置包括一转动杆和固定在转动杆上的多个喂料转盘,喂料转盘圆周上设有用于定位一根管材的喂料凹口,所述转动杆由伺服电机驱动转动。作为优选,所述送料机械手包括底座A,底座A上水平滑动连接设有一滑动座A,滑动座A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滑动,滑动座A上安装有一能够插入管材管腔内的管状臂,管状臂前端通过球头、球碗配合结构圆周环绕设置三个胀紧爪,所述的三个胀紧爪前端中央设有一锥台,该锥台通过一穿设在管状臂管腔内的拉杆与固定在管状臂后端的拉杆气缸连接, 所述的三个胀紧爪与所述锥台锥面配合,所述的三个胀紧爪外面套设有始终赋予它们合拢趋势的弹性圈,所述管状臂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滑动座A上并由设置在滑动座A上的伺服电机A驱动转动。作为优选,所述滑动座A的驱动机构为送料气缸,送料气缸一端与滑动座A连接, 送料气缸另一端与底座A连接,所述送料气缸为多行程气缸。作为优选,所述滑动座的驱动机构为通过丝杆螺母传动机构与滑动座连接的伺服电机。作为优选,所述喂料转盘上设有用于重量均衡分布的多个平衡孔。作为优选,所述导料滑槽下部出口下方设置一个托料卸料装置,该托料卸料装置包括一转动杆和固定在转动杆上的多个托料转盘,托料转盘圆周上设有用于定位一根管材的托料凹口,所述转动杆由伺服电机驱动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多条输送链A,输送链A上设有多个定位爪A,多条输送链A由伺服电机驱动同步输送。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实现了螺旋地桩的管状桩体上尖锥部的旋压成型,采用多个机台统一进料、每个机台采用独立的送料机械手单独进给,不仅保证加工质量而且生产效率高、稳定可靠。附图说明图I是第一种螺旋地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二种螺旋地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螺旋叶片的正视图;图4是螺旋叶片的侧视图;图5是螺旋地桩自动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为自动冲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为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为进料、出料示意图;图9是送料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送料机械手的局部剖视图;图11是管状臂前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螺母自动焊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侧视图;图14是焊接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实施例I中尖锥部自动成型设备的立体图;图17是实施例I中尖锥部自动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7的侧视图;图19是自动钻孔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9的侧视图21是自动穿片焊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螺旋叶片穿片焊接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实施例2中尖锥部自动成型设备的立体图;图25是实施例2中尖锥部自动成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实施例I : 如图5所示的一种螺旋地桩自动生产线,包括通过多个输送装置800依次串接形成生产线的管材切割设备200、自动冲孔设备300、螺母自动焊接设备400、尖锥部自动成型设备500、自动钻孔设备600、自动穿片焊接设备700,所述输送装置800、管材切割设备200、 自动冲孔设备300、螺母自动焊接设备400、尖锥部自动成型设备500、自动钻孔设备600和自动穿片焊接设备700由控制装置统一控制。所述管材切割设备200为现有技术,例如采用公开号为CN201320636Y公开的全自动管材切割机。所述管材切割设备200将长管材切割成需要长度的短管材。所述自动冲孔设备300,如图6所示,包括并排布置的八台冲孔压力机301,所述的八台冲孔压力机301的进料侧设置一个机架A303,机架A303上设有八个送料机械手A304、 一个进料装置A302和一个出料装置A305,所述的八个送料机械手A304与所述的八台冲孔压力机301 对应设置。如图9、图10所示,所述送料机械手A304包括固定在机架A303上的底座A3042,底座A3042上水平滑动连接设有一滑动座A3043,滑动座A3043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滑动并且其滑动方向与冲孔压力机301的进退料方向一致,滑动座A3043上安装有一能够插入管材管腔内的管状臂3045,如图11所示,管状臂3045前端通过球头、球碗配合结构圆周环绕设置三个胀紧爪3046,所述的三个胀紧爪3046前端中央设有一锥台3048,该锥台3048通过一穿设在管状臂3045管腔内的拉杆3049与固定在管状臂3045后端的拉杆气缸3044连接, 所述的三个胀紧爪3046与所述锥台3048锥面配合,所述的三个胀紧爪3046外面套设有始终赋予它们合拢趋势的弹性圈3047,所述管状臂3045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滑动座A3043上并由设置在滑动座A3043上的伺服电机A3040驱动转动。对于滑动座的驱动机构优选以下两个方案方案之一,即本实施例采用的,所述滑动座A3043的驱动机构为送料气缸3041,送料气缸3041 —端与滑动座A3043连接,送料气缸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螺旋地桩生产的尖锥部自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分布的多台锥管机(511),所述的多台锥管机(511)的进料侧设置一个机架G(513),机架G(513)上设有多个送料机械手、一个进料装置和一个出料装置;所述的多个送料机械手与所述的多台锥管机(511) —一对应设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能够倾斜铺设管材的进料台(3021),进料台(3021)上开有多个进料口(3022),每个进料口(3022)下方设置导料滑槽(3027),导料滑槽(3027)内设置一个定量喂料装置,所述定量喂料装置包括一转动杆(3023)和固定在转动杆(3023)上的多个喂料转盘(3024),喂料转盘(3024)圆周上设有用于定位一根管材(103)的喂料凹口(3025),所述转动杆(3023)由伺服电机驱动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螺旋地桩生产的尖锥部自动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械手包括底座A (3042),底座A (3042)上水平滑动连接设有一滑动座A (3043),滑动座A(3043)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滑动,滑动座A(3043)上安装有一能够插入管材管腔内的管状臂(3045),管状臂(3045)前端通过球头、球碗配合结构圆周环绕设置三个胀紧爪 (3046),所述的三个胀紧爪(3046)前端中央设有一锥台(3048),该锥台(3048)通过一穿设在管状臂(3045)管腔内的拉杆(3049)与固定在管状臂(3045)后端的拉杆气缸(3044)连接,所述的三个胀紧爪(3046)与所述锥台(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尔荣谭广沈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雷重型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