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肼屈嗪、红花籽油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6436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包油型肼屈嗪、红花籽油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其原料及各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为:肼屈嗪1%~18%,表面活性剂25%~45%,助表面活性剂0~20%,红花籽油1%~20%,其余成分为蒸馏水,上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本纳米乳乳滴颗粒小、分布均匀、粘度小、流动性好。纳米乳剂型将水溶性药物肼屈嗪和脂溶性的红花籽油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了红花籽油的溶解及渗透能力,增加了肼屈嗪的稳定性和药效。肼屈嗪和红花籽油制备成纳米乳剂型后,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明显增加了抗高血压的效果,延长其药物的半衰期,减少了给药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抗高血压药物肼屈嗪和红花籽油的新剂型,特别涉及一种肼屈嗪、红花籽油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
技术介绍
肼屈嗪(Hydralazine)又名肼苯咕嗪,是一种直接作用于动脉和小动脉平滑肌的抗高血压药。它通过舒张血管平滑肌,使外周阻力降低,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肼屈嗪具有中等强度的降血压作用,其特点为舒张压下降较显著,并能增加肾血流量。其降压作用于用药后30 40分钟开始出现。降压作用主要是使小动脉扩张,外周总阻 力降低,以致血压下降。现多用于肾型高血压及舒张压较高的病人。肼屈嗪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的作用机制包括干扰第二信使三磷酸肌醇作用,限制平滑肌细胞肌浆网的钙离子释放;作为一氧化氮供体;激活缺氧诱导激活因子。红花籽油取自红花的种子。红花籽油的主要成分亚油酸含量是所有植物油中含量最高的,为73 85%,红花籽亚油酸属于集合了特殊的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脂和血清胆固醇的含量,阻止血液的不正常凝固,增进血液循环,预防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症、高血脂症心血管疾病及中风、心力衰竭、心绞痛的发生。红花籽亚油酸属于集合了Ω -3、、Ω -6、Ω -9的特殊的不饱和脂肪酸,且富含维生素E和留醇类。亚油酸,只能从膳食中摄取,成年人每日需摄入6克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亚油酸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它与血液中胆固醇结合,生成低熔点酯,易于乳化、输送和代谢,不易在动脉血管壁上积集沉淀物,从而起到预防动脉硬化、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的作用。另外,新生组织生长,受伤组织的修复过程都需要亚油酸。医学研究表明,亚油酸具有降低血脂、软化血管、降低血压、促进微循环的作用,可预防或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病率,特别是对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性肥胖症等的防治极为有利,能起到防止人体血清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有“血管清道夫”的美誉,具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保健效果。从红花籽油中提取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白藜芦醇、锌及贝塔谷固醇等成份,具有抑制血小板非正常凝聚,预防心肌梗塞、脑栓塞、心脏病、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特殊功效。用于治疗高血脂,血脂下降81. 8%,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有效率达89. 3%。红花籽油能降低血脂和血清胆固醇的含量,阻止血液的不正常凝固,增进血液循环,预防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胆固醇症、高血脂症心血管疾病及中风、心力衰竭、心绞痛的发生。现在市场上已有如肼屈嗪片剂等的降压药物,也有红花籽油的精油使用,虽然口服后能从胃肠道吸收,但吸收不完全,另外药物的溶出速率慢,生物利用度极差,再加上肼屈嗪作用缓慢,使得肼屈嗪和红花籽油的药效无法得到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高效降压的水溶性药物肼屈嗪和脂溶性红花籽油结合起来,并且药物分布均匀、稳定性好、渗透性高、溶解度好、生物利用度高的肼屈嗪、红花籽油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肼屈嗪、红花籽油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其特征在于该药的粒径介于25. 9 70. 2nm之间,平均粒径为48. 8nm,其原料及各原料质量百分比为肼屈嗪1% 18% 表面活性剂25% 45% 助表面活性剂O 20%、 红花籽油1% 20% 其余成分为蒸馏水,上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蓖麻油聚氧乙烯醚40、吐温80或泊洛沙姆188中的任意一种或与spanSO的混合物,这些表面活性剂对人体低毒、安全、无刺激。所述的助表面活性剂为无水乙醇、1,2-丙二醇、聚乙二醇400或丙三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在药物中加入刺激性小的助表面活性剂如乙醇、1,2-丙二醇、丙三醇或聚乙二醇400,除了助溶作用外,助表面活性剂主要是为了调整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使得油水界面张力进一步降低,增大界膜的油水性和刚性。助表面活性剂掺入到界面膜中,促进曲率半径很小膜的形成,扩大纳米乳的乳区面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肼屈嗪、红花籽油纳米乳通过口服给药,极大的提高了红花籽油的溶解度,减少药物在体内的首过效应,促进红花籽油的的胃肠道吸收,并创新性的将水溶性药物和脂溶性药物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了药物的治疗能力。红花籽油为脂溶性植物油,人体对药物的转运及吸收极其困难,纳米乳基质为红花籽油提供良好的溶解环境,口服时可经淋巴吸收,克服首过效应和分子通过胃肠道时的屏障。通过加入红花籽油,另一方面还提高了肼屈嗪的降压能力,使降压更稳定、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的肼屈嗪、红花籽油纳米乳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I.本专利技术的肼屈嗪、红花籽油抗高血压纳米乳的药物粒径在25. 9 70. 2nm之间,平均粒径为48. Snm,是将红花籽油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用溶解有肼屈嗪的蒸馏水滴定到均匀、透明的纳米乳体系。形成的纳米乳含肼屈嗪达6%以上,红花籽油达7%以上。2.本专利技术的肼屈嗪、红花籽油抗高血压纳米乳分布均匀,体系透明、稳定性好,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服用方便。3.本专利技术的肼屈嗪、红花籽油抗高血压纳米乳给药后迅速被网状内皮细胞吞噬,使药物迅速起效,并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及药理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增强药效、减少药物的用量和使用次数。4.本专利技术的肼屈嗪、红花籽油抗高血压纳米乳药效稳定,耗能低。5.本专利技术制成纳米乳后可制成口服液直接服用、也可经胶囊包封或经冻干粉技术等处理。具体实施例方式专利技术人给出具体制备方法实施例及使用药效试验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效果O试验例I本专利技术肼屈嗪、红花籽油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粒径大小分析 本专利技术药物经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液滴呈类球形,分散性好,无粘连。经马尔文粒度分析仪检测其直径分布在25. 9 70. 2nm之间 ,平均粒径为48. 8nm。试验例2本专利技术肼屈嗪、红花籽油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稳定性分析 通过以下离心试验、光稳定性试验、温度稳定性试验等观察本专利技术肼屈嗪、红花籽油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的稳定性,观察本专利技术是否有分层、浑浊或晶体析出等不稳定现象。I.高速离心试验 取适量制备好的本专利技术肼屈嗪、红花籽油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于离心管中,以15000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离心试验后,本专利技术肼屈嗪、红花籽油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依然保持离心前的澄清透明,未见分层、浑浊或晶体析出等不稳定现象。2.光稳定性试验 将适量制备好的肼屈嗪、红花籽油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装入透明好的无色、透明小玻璃瓶中,密封,放置于正常光照条件下10d,分别于ld、2d、4d、6d、8d、10d取样观察。结果表明肼屈嗪、红花籽油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每份样品均保持澄清透明,未见分层、浑浊或晶体析出等不稳定现象。3.温度稳定性试验 将适量制备好的肼屈嗪、红花籽油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装入透明度好的无色玻璃瓶中,密封,放置于4°C、室温(25°C)和40°C三中温度条件下留样考察各30d,每隔5d取样观察。结果表明,肼屈嗪、红花籽油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在此三种温度条件下均保持澄清透明,未见分层、浑浊或晶体析出等不稳定现象。4.长期稳定性试验 将3批纳米乳密封于棕色玻璃瓶内,置于(25±2)°C、相对湿度(60±5)%条件下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包型肼屈嗪、红花籽油纳米乳抗高血压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原料及其质量百分比为肼屈嗪1% 18% 表面活性剂25% 45% 助表面活性剂O 20%红花籽油1% 20% 其余成分为蒸馏水,上述原料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 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聚氧こ烯40氢化蓖麻油、蓖麻油聚氧こ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五庆孙江宏郭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