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加热饭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545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0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加热饭煲,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电磁感应加热烹饪器具的加热线盘加热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电磁感应加热饭煲,包括散热风扇、防护罩和加热线圈,加热线圈包括底加热线圈和侧加热线圈,底加热线圈绕装在防护罩的底部,侧加热线圈绕装在防护罩的底部侧壁上,所述防护罩侧壁上具有多条沿径向设置的支撑筋,侧加热线圈架设在支撑筋上,侧加热线圈和防护罩侧壁之间的空隙形成散热通道;所述侧加热线圈由扁线线束绕成,支撑筋上设有卡槽,所述扁线插设在卡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主要用于烹饪器具,包括电磁加热电饭煲、电磁加热电压力煲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厨房电器
,尤其涉及厨房电器中用到的电磁感应加热饭煲
技术介绍
现有采用电磁感应加热的电饭煲、电压力煲等饭煲,一般在底部和侧部均绕制加热线圈,并在加热线圈中输入高频电流,使得周围产生交变磁场;由于内锅一般采用铁、镍能导磁材料制作,上述交变磁场能使能过本身产生涡流,从而的内锅本身发热,起到加热的作用。在实现和使用上述电磁感应加热饭煲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电磁感应加热的效率较低,不能够达到较高的能效等级要求,如果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案强行实现较高能效等级,会导致加热线圈的发热量较大,在现有散热效果较差的方案基础上,容易造成烧机;另外,加热线圈之间为紧密绕制,相邻线圈之间在高温下容易短路而导致烧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节约能源的高能效电磁感应加热饭煲,提高其热效率及其安全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感应加热饭煲,包括散热风扇、防护罩和加热线圈,加热线圈包括底加热线圈和侧加热线圈,底加热线圈绕装在防护罩的底部,侧加热线圈绕装在防护罩的底部侧壁上,所述防护罩侧壁上具有多条沿径向设置的支撑筋,侧加热线圈架设在支撑筋上,侧加热线圈和防护罩侧壁之间的空隙形成散热通道;所述侧加热线圈由扁线线束绕成,支撑筋上设有卡槽,所述扁线插设在卡槽内。所述底加热线圈由扁线线束绕成。所述防护罩的底部设有绕线槽,底加热线圈绕装在绕线槽内,所述绕线槽的底部设有支撑底加热线圈的凸筋,底加热线圈与防护罩底部之间的空隙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扁线线束包含的漆包线数量为60 100根,漆包线的直径为0. 15 0.35mm。所述扁线的宽度大于所述绕线槽的深度,使得扁线露出于绕线槽进行散热。所述绕线槽由相邻的弧形挡板形成,所述弧形挡板上设有缺口形成散热通道。所述底加热线圈采用紧密绕制方式绕成,并且相邻线束之间设有绝缘带。所述底加热线圈采用双层叠绕方式绕成。所述底加热线圈外侧对应设置有至少6根磁条,所述侧加热线圈外侧对应设置有少8根磁条。所述侧加热线圈中的扁线向所述防护罩顶部倾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能效电磁感应加热饭煲,在侧部设有支撑筋并且在支撑筋上设有卡槽,由于采用扁线并且扁线插设在卡槽内,相当于扁线较窄的一边抵触在卡槽的底壁上,使得在相同空间下可以绕制线圈的匝数更多,而且扁线相对于圆线还可以在每匝线圈中具有更多根数的漆包线,如此一来可以提高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的强度,从而提高加热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在侧部的卡槽设置在支撑筋上,加热线圈位于所述支撑筋上并在加热线圈底部形成 散热通道,通过散热通道可以使得加热线圈的发热能够顺利散出去,在较高加热效率的情况下能够较好地保证扁线的正常工作,使得提高加热效率能够实际运用到产品上,可以降低烧机的概率,提高电磁感应加热饭煲的安全性。在专利技术人反复测试和实验后,专利技术人发现每匝线圈中漆包线根数需要达到60根至120根,才能够具有较高的加热能效,能达到国标中关于一级能效和二级能效的要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磁感应加热饭煲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磁感应加热烹饪器具的加热线盘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电磁感应加热烹饪器具的加热线盘的立体示意4为图I中底部加热线圈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I中侧部加热线圈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编织扁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散热风扇 20防护罩 30加热线圈21支撑筋 22卡槽23绕线槽24弧形挡板 25缺口26磁条31底加热线圈32侧加热线圈33漆包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感应加热饭煲,这里所指的饭煲电饭煲、电压力煲等烹饪器具,如图I和图2所示,该电磁感应加热饭煲包括散热风扇10、防护罩20和加热线圈30,通过散热风扇10可以为加热线圈30以及控制加热线圈30的电路进行散热,保证加热线圈30及电路的正常工作,防护罩20可以保证加热线圈不会裸露在外部,起到防止水分破坏加热线圈,另外还可以防止加热线圈受到冲击而损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加热线圈30包括底加热线圈31和侧加热线圈32,底加热线圈31绕装在防护罩20的底部,侧加热线圈32绕装在防护罩20的底部侧壁上,如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防护罩20的侧壁上具有多条沿径向设置的支撑筋21,侧加热线圈32架设在支撑筋21上,侧加热线圈32和防护罩20侧壁之间的空隙形成散热通道,进一步提高侧加热线圈的散热效率,从而使得在高能效加热的情况下,侧加热线圈能够安全顺利地工作。为了提高加热效率,如图2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侧加热线圈32采用扁线线束绕成,并且在支撑筋21上设有卡槽22,然后将扁线插设在卡槽22内,相当于扁线较窄的一边抵触在卡槽22的底壁上,使得在相同空间下可以绕制线圈的匝数更多,具体如图2和图4所示,图中相邻的线圈的相对面是扁线中较宽的一面。而且扁线相对于圆线还可以在每匝线圈中具有更多根数的漆包线,如此一来可以提高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的强度,从而提闻加热效率。 如图5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可以将底加热线圈31采用扁线线束绕成,由于底加热线圈31为电磁加热饭煲最集中的加热区域,通过采用扁线绕制可以提闻该部分的加热集中程度,从而提闻加热能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底加热线圈采用如下方案进行绕制如图3所示,在防护罩20的底部设有绕线槽23,将底加热线圈31绕装在绕线槽23内,将底加热线圈31绕制在绕线槽23内可以防止线圈之间短路,降低烧机概率,提高安全性。由于采用绕线槽的方式绕装底加热线圈,如果依然采用圆线绕制,则能够绕制的线圈圈数将减少,所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采用扁线提高绕制圈数。为了提高高能效加热情况下的散热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在绕线槽23的底部设有支撑底加热线圈的凸筋,从而在底加热线圈与防护罩底部之间的空隙形成散热通道。在专利技术人反复测试和实验后,专利技术人发现每匝线圈中漆包线根数需要达到60根至120根,才能够具有较高的加热能效,能达到国标中关于一级能效和二级能效的要求,根据成本和能效的双重要求,一般将漆包线的根数控制在80根至100根是比较实用有效的,其中80根是较优方案。为了在提高加热效率的情况下能进一步提高加热线圈的散热效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将漆包线改成较细的线,一般线径可以采用0. 15_至0. 35_。由于电磁感应加热一般采用高频电流产生磁场,根据趋肤效应原理,高频电流一般集中在导体表面,导致导体的电阻变高,使得发热量增加;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较细的漆包线,相同截面下漆包线数量就会增力口,其相应漆包线的表面积和也会增加,从而可以降低整体线圈的电阻,降低发热量。当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7.26 CN 201120265432.71.一种电磁感应加热饭煲,包括散热风扇、防护罩和加热线圈,加热线圈包括底加热线圈和侧加热线圈,底加热线圈绕装在防护罩的底部,侧加热线圈绕装在防护罩的底部侧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侧壁上具有多条沿径向设置的支撑筋,侧加热线圈架设在支撑筋上,侧加热线圈和防护罩侧壁之间的空隙形成散热通道;所述侧加热线圈由扁线线束绕成,支撑筋上设有卡槽,所述扁线插设在卡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加热线圈由扁线线束绕成。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饭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的底部设有绕线槽,底加热线圈绕装在绕线槽内,所述绕线槽的底部设有支撑底加热线圈的凸筋,底加热线圈与防护罩底部之间的空隙形成散热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饭煲,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王源余星光吴华锋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