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育种
,涉及。
技术介绍
唇形科草本植物丹参的根和根茎。产于江苏、安徽、河北、四川等地。春、秋采挖,洗净,晒干。切片、段,生用或酒炒用。味苦,性微寒。能活血化瘀,凉血,安神。含丹参酮、原儿茶醛、原儿茶酸、丹参素、维生素E等。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有抗凝血,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能降低血脂,抑制冠脉粥样硬化形成;能抑制或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反应,促进肝细胞再生,并有抗纤维化作用;能缩短红细胞及血色素的恢复期,使网织细胞增多,能促进组织的修复,加速骨折的愈合; 有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有抗肿瘤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降低血糖;对结核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由此可见,丹参为常用的重要中草药,用量很大,在药材市场非常畅销。一般其价格比较稳定,是较理想的种植品种之一。但若在种植中缺乏实践经验或技术不精,就会出现收获不佳,达不到预期的收益。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选育适合商洛丹参基地乃至全国同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31 CN 201110455565.51.一种丹参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丹参雄性不育系SH-B-18做母本,可育系丹参A-107做父本配制而成的丹参杂交种。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丹参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本丹参雄性不育系SH-B-183月底至4月初出苗,4月中旬抽薹,4月下旬现蕾,5月初始花期,5月上中旬盛花期,6月下旬至7月初种子成熟,10月下旬采收药材,11月中下旬枯萎。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丹参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本丹参雄性不育系SH-B-18 10月下旬或土壤封冻前挖出种根,切成5-8cm小段,上端平,下端斜,将地翻耕、整平,施复合肥20公斤/亩,挖深20cm,宽100-120cm的小畦,畦长10_12m,使苗床底部酥松平整,将根段直插畦内土壤中,并保持上端向上,下端向下,株距3-5cm,行距5-lOcm,用湿土掩埋切根,湿土厚度与畦面近平。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宗锁,舒志明,王占国,刘峰华,魏良柱,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