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大柱头两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53862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2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大柱头两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属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领域。该方法将水稻两系不育系种子催芽至露白,然后用50-80Gy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处理,获得大柱头性状突变体,再通过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开花散粉性状观察,最终选育获得水稻大柱头两系不育系,选育的水稻大柱头两系不育系的颖花柱头是普通两系不育系颖花柱头的2-3倍大。物理辐射诱变方法选育水稻大柱头两系不育系所需时间短、育种效率高,整个育种过程仅需3-4个种植世代,2年时间。本育种方法大柱头性状的突变频率达0.03%-0.04%,柱头外露率达90%以上,可显著提高两系不育系的异交率和制种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属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技术介绍
杂交水稻制种是利用父本的花粉散落到不育系颖花的柱头(雌蕊)上使之授精结实,水稻花器的构造适于自交而不利于异交,柱头外面为颖壳所挡,父本花粉较难散落到不育系的柱头上,这是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的限制因索。不育系的柱头如露在颖花的外面(柱头外露)则有利于父本授粉,而具有大柱头的不育系柱头外露率高,制种产量也比普通小柱头不育系高。然而,至今为止人们对水稻大柱头不育系的研究很少,特别是通过辐射诱变手段选育水稻大柱头两系不育系,至今未见报道。若用传统杂交回交方法将大柱头性状导入两系不育系,不仅选育的工作量大,育种年限长,而且育成的不育系的综合性状不理想。整个育种过程一般需要5-6年时间,耗时耗力,效益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将水稻两系不育系种子催芽至露白,然后用50-80Gy剂量的6tlCo-Y射线照射处理,获得大柱头性状突变体,再通过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开花散粉性状观察,最终选育获得水稻大柱头两系不育系,选育的水稻大柱头两系不育系的颖花柱头是普通两系不育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清杞陈幼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