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属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技术介绍
杂交水稻制种是利用父本的花粉散落到不育系颖花的柱头(雌蕊)上使之授精结实,水稻花器的构造适于自交而不利于异交,柱头外面为颖壳所挡,父本花粉较难散落到不育系的柱头上,这是提高杂交稻制种产量的限制因索。不育系的柱头如露在颖花的外面(柱头外露)则有利于父本授粉,而具有大柱头的不育系柱头外露率高,制种产量也比普通小柱头不育系高。然而,至今为止人们对水稻大柱头不育系的研究很少,特别是通过辐射诱变手段选育水稻大柱头两系不育系,至今未见报道。若用传统杂交回交方法将大柱头性状导入两系不育系,不仅选育的工作量大,育种年限长,而且育成的不育系的综合性状不理想。整个育种过程一般需要5-6年时间,耗时耗力,效益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将水稻两系不育系种子催芽至露白,然后用50-80Gy剂量的6tlCo-Y射线照射处理,获得大柱头性状突变体,再通过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开花散粉性状观察,最终选育获得水稻大柱头两系不育系,选育的水稻大柱头两系不育系的颖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