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摩托车后尾灯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16484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摩托车后尾灯组件,包括后尾灯(1)、后反射器(2)和安装座(3),所述后尾灯(1)和后反射器(2)固设在安装座(3)的正后方,所述后反射器(2)位于后尾灯(1)的正下方,所述后尾灯(1)由灯罩(1a)和设置在灯罩(1a)内的灯泡组成,所述灯罩(1a)的下方开有孔,所述孔内镶有透光片(4)。该结构集后尾灯、后反射器和后牌照灯于一体,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安装布置,降低了后尾灯的振动,可防止对后面来车的驾驶人员产生炫目,提高了整车在夜间行驶的安全性,延长了后尾灯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零部件,尤其是安装在后挡泥板上的后尾灯组件。
技术介绍
摩托车后挡泥板上通常设置有后尾灯、后牌照灯、后反射器和后牌照,后尾灯和后牌照灯分别通过单独设置的安装支架固定在后挡泥板上,后反射器和后牌照直接安装在后挡泥板上。由于后挡泥板的安装空间非常有限,后尾灯、后牌照灯和后反射器单独设置,不便于空间布置及整体美观,且装配繁琐;后尾灯和后牌照灯需要分别设置灯泡和安装支架,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结构紧凑、装配简单、成本低的多功能摩托车后尾灯组件,集后尾灯、后反射器和后牌照灯于一体。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摩托车后尾灯组件,包括后尾灯、后反射器和安装座,关键在于所述后尾灯和后反射器固设在安装座的正后方,所述后反射器位于后尾灯的正下方,所述后尾灯由灯罩和设置在灯罩内的灯泡组成,所述灯罩的下方开有孔,所述孔内镶有透光片。安装时,后尾灯、后反射器通过共同的安装座固定在后挡泥板上,后牌照固定在后挡泥板上并位于后尾灯组件的下方,灯泡发出的光线穿过透光片射到后反射器和后牌照上。通过设置透光片,使后反射器、后牌照直接利用了后尾灯作为光源,有效地对后面来车起到安全警示作用。所述安装座固定在后挡泥板上,安装座与后挡泥板之间设置有减振胶垫。后尾灯处于悬空状态,用减振胶垫隔离后尾灯和后挡泥板,有效防止车体运行过程中后尾灯和后挡泥板发生共振,降低噪音,并同时预防可能因为振动对后尾灯造成的损坏。有益效果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安装布置,降低了后尾灯的振动,可防止对后面来车的驾驶人员产生炫目,提高了整车在夜间行驶的安全性,延长了后尾灯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广品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如图I所示的多功能摩托车后尾灯组件,由后尾灯I、后反射器2、安装座3、透光片4组成。后尾灯I由灯罩Ia和灯泡组成,灯泡设置在灯罩Ia内。灯罩Ia的下方开有孔,孔内镶有透光片4。后尾灯I和后反射器2固设在安装座3的正后方,后反射器2位于后尾灯I的正下方。安装座 3固定在后挡泥板5上,安装座3与后挡泥板5之间设置有减振胶垫6。后挡泥板5上还装有后牌照7,后牌照7位于后尾灯组件的下方。后尾灯I的灯泡发出的光线穿过透光片4射到后反射器2和后牌照7上。后反射器2和后牌照7借用后尾灯I的光源,不再需要另外设置光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摩托车后尾灯组件,包括后尾灯(I)、后反射器(2)和安装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尾灯(I)和后反射器(2)固设在安装座(3)的正后方,所述后反射器(2)位于后尾灯(I)的正下方,所述后尾灯(I)由灯罩(Ia)和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忱鑫杨育奎邓泽燕刘新胜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