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摩托车尾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705808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14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摩托车尾灯,属于摩托车配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摩托车尾灯照射效果差的问题。本改进型摩托车尾灯包括:灯壳;反光罩,安装在灯壳面部,反光罩面部设有若干反光部,反光部呈向下的抛物线形设置,反光罩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光光源,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反光部的外表面上并反射出外界;灯盖,设置为透明状,罩设在反光罩外并与灯壳紧密配合,反光部反射出的光线穿过灯盖后进入外界。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照射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摩托车配件
,涉及一种改进型摩托车尾灯
技术介绍
尾灯是指安装在车辆后面对尾随车辆起警示或指示作用的灯,分为独立式、组合式以及复合式尾灯,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船舶等。摩托车尾灯一般为独立式尾灯,只起警示作用,转向指示灯对称设置在其两侧。摩托车尾灯大都包括灯壳、灯盖以及安装在灯壳、灯盖之间的发光组件,为了使光的效用尽可能地最大化,往往是设置了反光组件使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射之后射向外界,现有技术中的反光组件可能会使反射后的光线只有小部分折射至外界,光线损耗较大,不利于摩托车尾灯的照射效果。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用于摩托车的尾灯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设计合理、照射效果好的改进型摩托车尾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设计合理、照射效果好的改进型摩托车尾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进型摩托车尾灯,包括:灯壳;反光罩,安装在灯壳面部,所述反光罩面部设有若干反光部,所述反光部呈向下的抛物线形设置,所述反光罩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光光源,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反光部的外表面上并反射出外界;灯盖,设置为透明状,罩设在反光罩外并与灯壳紧密配合,反光部反射出的光线穿过灯盖后进入外界。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摩托车尾灯中,所述反光部包括沿预设弧形轨迹横向展开且两两紧密贴合的若干反光条,所述反光条呈向下的抛物线形设置。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摩托车尾灯中,所述反光条由从上至下呈阶梯式设置的若干反光块构成,所述反光块具有上端面、连接侧面,所述连接侧面靠近下一个反光块的上端面设置,各反光块的部分上端面伸入上一个反光块下方并与对应的连接侧面紧密贴合,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在各反光块的上端面上反射之后穿过灯盖并进入外界。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摩托车尾灯中,所述反光罩包括上板、下板以及用于连接上板与下板的两侧板,在两侧板之间还设有两隔板,每个隔板均分别与上板、下板固连,所述上板、下板以及两侧板合围形成反光区,两隔板将反光区分成主反光区以及两次反光区,所述上板、下板以及两隔板合围形成上述的主反光区,且主反光区位于两次反光区之间。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摩托车尾灯中,在主反光区、两次反光区内均设置有反光部,位于同一区域内的反光部紧密相连,所述发光光源包括与主反光区对应设置的若干主发光光源以及与次反光区对应设置的若干次发光光源。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摩托车尾灯中,在主反光区内设有主辅助板,主辅助板位于上板与下板之间且主辅助板与上板相连,每个次反光区内均设有次辅助板,次辅助板位于上板与下板之间且次辅助板与上板相连。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摩托车尾灯中,所述主辅助板与上板合围形成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开口位于反光罩背部,在安装槽内插设有主光源板,所述主发光光源固设在光源板上,且在主辅助板上开设有与主发光光源一一对应的若干主透光孔。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摩托车尾灯中,在主光源板上开设有若干主插接口,在安装槽内固设有与主插接口一一对应的若干主插接板。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摩托车尾灯中,在主光源板两侧分别插设有次光源板,每个次光源板上均固设有上述的若干次发光光源,且在次辅助板上开设有与次发光光源一一对应的若干次透光孔。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摩托车尾灯中,在次光源板上开设有若干次插接口,在次辅助板上固连有与次插接口一一对应的若干次插接板。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摩托车尾灯中,在灯盖上还嵌设有与两次反光部一一对应的两装饰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照射效果好;反光部、反光块的设置能较大程度上使得大部分光线经过反射、折射之后射向外界,还能大大提高光线的反射效果,明显增强尾灯的照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爆炸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反光罩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灯盖;11、装饰板;20、反光罩;21、上板;22、下板;23、侧板;24、隔板;30、反光部;31、反光块;311、上端面;312、连接侧面;41、主发光光源;42、次发光光源;51、主辅助板;511、主透光孔;52、次辅助板;521、次透光孔;61、主光源板;611、主插接口 ;62、次光源板;621、次插接口 ;71、主插接板;72、次插接板;81、主反光区;82、次反光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改进型摩托车尾灯包括:灯壳(图中未不出);反光罩20,安装在灯壳面部,反光罩20面部设有多个反光部30,反光部30呈向下的抛物线形设置,反光罩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光光源,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反光部30的外表面上并反射出外界;灯盖10,设置为透明状,罩设在反光罩20外并与灯壳紧密配合,反光部30反射出的光线穿过灯盖10后进入外界。现有的摩托车尾灯内,往往设置了反光组件,使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射之后向外折射出去,一方面增大光线的照射范围,另一方面提高光线的照射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反光组件可能会使反射后的光线只有小部分折射至外界,对光线的损耗较大,不利于摩托车尾灯的照射。针对上述现象,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改进型摩托车尾灯,设置了呈抛物线形的反光部30,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反光部30的外表面上并反射之后穿过灯盖10然后射向外界。抛物线形的设置使得反光部30在容纳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之后能将大部分的光线直接反射出去,大大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其中,反光部30的数量可按实际的使用情况来设置。优选地,反光部30包括沿预设弧形轨迹横向展开且两两紧密贴合的多个反光条,反光条呈向下的抛物线形设置。具体地,反光条呈向下的抛物线形设置且反光条沿预设弧形轨迹横向展开,因此由各反光条紧密贴合形成的反光部30也呈向下的抛物线形设置。各反光条沿一弧形轨迹横向展开,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体现为反光部30在反光罩20面部凹陷,在反光罩20背部凸起,其中,反光部30的外表面位于反光罩20面部。如图2至图5所示,进一步优选地,反光条由从上至下呈阶梯式设置的多个反光块31构成,反光块31具有上端面311、连接侧面312,连接侧面312靠近下一个反光块31的上端面311设置,各反光块31的部分上端面311伸入上一个反光块31下方并与对应的连接侧面312紧密贴合,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在各反光块31的上端面311上反射之后穿过灯盖10并进入外界。反光条由呈阶梯式设置的多个反光块31构成,每个反光块31的上端面311均部分位于上方反光块31的连接侧面312的下方,于是光线照射到上端面311未被覆盖的部分表面,光线几乎都能够反射至灯盖10,照射效果好。各反光块31上光线照射到的部分上端面311组合在一起形成上述的反光部30的外表面。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一步地,为使得反光条的各个反光块31的反射、折射效果更佳,优选各反光块31的连接侧面312呈向内倾斜设置,该倾斜的连接侧面312正面朝下且面朝下一个反光块31的上端面311设置,这样就使得连接侧面312与上端面311的夹角呈锐角设置,使得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反光块31的上端面311上时,减少了上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型摩托车尾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反光罩,安装在灯壳面部,所述反光罩面部设有若干反光部,所述反光部呈向下的抛物线形设置,所述反光罩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发光光源,发光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在反光部的外表面上并反射出外界;灯盖,设置为透明状,罩设在反光罩外并与灯壳紧密配合,反光部反射出的光线穿过灯盖后进入外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国余君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雅佳达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