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车床侧刀架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15326 阅读:2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8 0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床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车床侧刀架传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连接行星齿轮减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传动轴,传动轴通过齿轮分别与分布在进给箱中的I轴与II轴连接,I轴与II轴平行布置,I轴通过花键连接III轴,III轴通过蜗轮蜗杆连接IV轴,II轴通过齿轮连接V轴,V轴通过蜗轮蜗杆连接VI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紧凑,采用伺服电机可提高电机的转速范围,设置行星齿轮减速器可降低电机的输出转速,提高转矩,传动链短,方便维护及保养。(*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立式车床侧刀架传动装置,属于机床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立式车床适用于加工各种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部分非金属零件的粗、精加工。当加工的零件的高度比较高 吋,需用车床的侧刀架来加工,以保证车床的刚度和切削性能。侧刀架工作吋,沿X、Y两个方向进给,通过齿条将齿轮的圆周运动变为直线运动。传统侧刀架传动装置通常采用两个三相交流异步电机驱动变速箱,工作时由电磁离合器控制,当一个电机工作时另外一个电机就处于离合状态无法工作。此种传动方式传动链长,结构复杂且故障点多,维修难度大,给加工过程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结构简单紧凑,方便保养及维护的立式车床侧刀架传动装置。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立式车床侧刀架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连接行星齿轮减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分别与分布在进给箱中的I轴与II轴连接,I轴与II轴平行布置,I轴通过花键连接III轴,III轴通过蜗轮蜗杆连接IV轴,II轴通过齿轮连接V轴,V轴通过蜗轮蜗杆连接VI轴。伺服电机可以通过脉冲信号得到电机从O到额定转速之间的所有转速,提高了电机的转速范围;通过设置行星齿轮减速器可降低电机的输出转速,提高转矩,行星齿轮减速器结构紧凑、体积和质量小、传动比范围大、效率高、运转平稳、噪声低;输出轴通过齿轮分别连接I轴与II轴,I轴依次通过III轴、IV轴向X方向传递动力,II轴依次通过V轴、VI轴向Y方向传递动力,传动链短,方便维护保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紧凑,采用伺服电机可提高电机的转速范围,设置行星齿轮减速器可降低电机的输出转速,提高转矩,传动链短,方便维护及保养。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A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中B-B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11轴2、侧刀架3、1轴4、X向齿条5、传动齿轮6、输出轴7、伺服电机8、行星齿轮减速器9、II轴10、V轴11、Y向齿条12、Χ向齿条齿轮13、IV轴14、Υ向齿条齿轮15、VI轴16、进给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ー步描述如图I 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立式车床侧刀架传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连接行星齿轮减速器8,行星齿轮减速器8的输出轴6通过传动齿轮5分别与分布在进给箱16中的I轴3与II轴9连接,I轴3与II轴9平行布置,I轴3通过花键连接III轴1,III轴I通过蜗轮蜗杆连接IV轴13,II轴9通过齿轮连接V轴10,V轴10通过蜗轮蜗杆连接VI轴15。 使用时,IV轴13通过其上的X向齿条齿轮12连接X向齿条4,VI轴15通过其上的Y向齿条齿轮14连接Y向齿条11。工作时,启动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转动带动行星齿轮减速器8转动,減速后将动カ传递给输出轴6,输出轴6通过齿轮传动将动カ分别传递给I轴3和II轴9。由电磁离合器控制I轴3和II轴9的运动情況,当需要侧刀架X向进给吋,I轴3通过花键带动III轴I转动,III轴I通过其上的蜗轮蜗杆带动IV轴13转动,IV轴13转动带动X向齿条齿轮12转动,X向齿条齿轮12带动安装在侧刀架2上的X向齿条4运动,实现X方向进给。当需要侧刀架Y向进给吋,II轴9通过齿轮带动V轴10转动,V轴10通过蜗轮蜗杆带动VI轴15转动,VI轴15转动带动Y向齿条齿轮14转动,Y向齿条齿轮14带动Y向齿条11运动,实现Y方向进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车床侧刀架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连接行星齿轮减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输出轴通过齿轮分别与分布在进给箱中的I轴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汇雨翟所凤杨凯聂华华苏宁陈其龙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昊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