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定位方法及基站,包括:基站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带的数据序列;并对获取的数据序列和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以及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自身受到交叉子帧干扰。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本基站在无需获知邻区基站的物理层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实现了对交叉子帧干扰的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ー种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定位方法及基站。
技术介绍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PP目前支持的时分エ(TDD,Time DivisionDuplex)方式,即上下行时隙通过时分的方式在同一个TDD载波上传输,其ー种巾贞结构如图I所不,ー个帧的时长为Tf = 307200TS = 10ms,ー个帧包括10个子帧,每个子帧为ー个传输时间间隔(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时长为1ms,—个子巾贞包括两个时隙,一个时隙的时 长为 15360TS = O. 5ms ο其中,子巾贞O、下行前导信号DwPTS (Downlink pilot signal)固定为下行,上行前导信号UpPTS (Uplink pilot signal)固定为上行,且为避免下行信号对上行信号的干扰,在下行与上行的转换点位置一般设计一定时间长度的保护间隔GP(Guard period),在GP时间内,不收发数据。然而,由于上下行信号在相同的频率上,故将存在下行子帧信号在经过较长距离(超出GP可以保护的距离)传输后进入上行子帧,以致对上行子帧的信号产生干扰。如图2所示,干扰源基站发出的DwPTS信号,在传输一定距离后,进入上行子帧,造成对被干扰基站上行信号的干扰,这种干扰即称为上/下行交叉子帧干扰。交叉子帧干扰对上行信号的接收影响非常大,所以需要考虑如何规避这种干扰,而较高效的规避这种干扰的前提是检测到存在交叉子帧干扰,并定位出干扰源基站的位置。对于交叉子帧干扰的检测方法,现有技术中针对TD-SCDMA系统中交叉子帧干扰的方案是首先本基站需预先获知邻区基站的物理层配置信息,如扰码等信息,然后本基站根据邻区基站物理层配置信息,对接收到的上行信号进行信道冲击响应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判断是否受到交叉子帧干扰。但是该技术需要本基站预先获知邻区基站的物理层配置信息,若邻区关系有变 化、或邻区基站配置有改动,都将影响此前获知的配置信息,使得无法实现准确的交叉子帧干扰检测,且导致网络规划及部署难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ー种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定位方法及装置,用以在本基站无需获知邻区基站的物理层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实现对交叉子帧干扰的检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ー种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包括基站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并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下行前导信号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以及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自身受到交叉子帧干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ー种造成交叉子帧干扰的干扰源基站定位方法,包括基站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下行前导信号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自身受到发送所述接收的信号的干扰源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以及所述基站与所述干扰源基站进行同步;接收所述干扰源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 从所述广播消息中获得所述干扰源基站的全球小区标识CGI。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检测单元,用于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下行前导信号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帯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基检测结果确定本基站受到交叉子帧干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基于TDD系统中已预先确定了 DwPTS中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为多种可选的数据序列之一的特性,基站首先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当接收的该信号为干扰源基站所发送的DwPTS吋,所获取的数据序列将为TDD系统中所规定的DwPTS中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之一,所以,对获取的数据序列和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后,并基于检测结果可以判断出所获取的数据序列是否为干扰源基站所发送的,如果确定所获取的数据序列是干扰源基站所发送的,从而确定本基站受到发送所接收的该信号的干扰源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案,本基站不再需要预先获知邻区基站的物理层配置信息,即可实现对交叉子帧干扰的检测,从而实现了准确的检测交叉子帧干扰,且降低了网络规划及部署的难度。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TDD系统的帧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在TDD系统中发生交叉子帧干扰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4A和图4B为TD-LTE系统中DwPTS的发送时隙的结构示意图;图4C为PRB的结构示意图;图4D为CRS中携带的伪随机序列的相关性不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中提供的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中提供的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中基于P-SCH承载的主同步信号进行检测的流程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中提供的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中基于I3DSCH承载的CRS进行检测的流程图;图8和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提供的干扰源基站定位的处理流程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中提供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给出在本基站无需获知邻区基站的物理层配置信息的情况下,实现对交叉子帧干扰的检测的实现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ー种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定位方法及装置,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ー种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步骤S301、基站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 步骤S302、对获取的数据序列和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步骤S303、当检测结果超过设定门限时,该基站确定自身受到发送所接收的该信号的干扰源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只要采用TDD制式的通信系统中,ー些下行信道所能够承载的数据序列为系统协议所规定的多种可选数据序列之一,且该可选数据序列的自相关性很強,而多种可选数据序列之间的互相关较弱,即可采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上述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进行交叉子帧干扰的检测,下面结合附图,以TD-LTE系统为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I :在以TD-LET系统为例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之前,为便于方案的理解,现将TD-LTE系统的相关协议进行简要介绍,具体如下首先对TD-LET系统中DwPTS的发送时隙的结构进行介绍,如图4A所示,为DwPTS的发送时隙的ー种典型结构,包括下行控制信道roCCH、主同步信道P-SCH和下行业务共享信道roSCH,如图4B所示,为DwPTS的发送时隙的另ー种典型结构,仅包括HXXH和P-SCH,而不包括roscH。其中,PDCCH包含下行/上行资源调用信息,占据整个频段带宽;而P-SCH仅使用整个频段带宽的中心I. 08MHz的带宽,其承载的主同步信号用于携带主同步序列,可选的主同步序列共计包括3个ZC序列,且ZC序列具有很强的自相关性和接近O的互相关性,通过P-SCH的读取,終端可以获得小区5ms定时信息,由此获得辅同步信道S-SCH的位置信息,并通过S-SCH的读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交叉子帧干扰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并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下行前导信号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以及 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自身受到交叉子帧干扰。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具体包括 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DwPTS中包括的主同步信道P-SCH承载的主同步信号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ZC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或者 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DwPTS中包括的下行业务共享信道H)SCH承载的公共參考信号CR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伪随机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或者 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DwPTS中包括的P-SCH承载的主同步信号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帯的ZC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得到P-SCH检测结果,并当基于所述P-SCH检测结果未确定出所述基站受到发送所述接收的信号的干扰源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时,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DwPTS中包括的I3DSCH承载的CR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伪随机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干扰符号为上行前导信号UpPTS的发送时隙与该发送时隙的下一个时隙上的受干扰符号。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站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之前,还包括 所述基站确定自身在上行前导信号UpPTS的发送时隙上受到干扰。5.ー种造成交叉子帧干扰的干扰源基站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获取在受干扰符号上所接收的信号中携帯的数据序列; 对获取的所述数据序列和下行前导信号DwPTS中预先确定的能够携带的数据序列进行相关性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自身受到发送所述接收的信号的干扰源基站的交叉子帧干扰;以及 所述基站与所述干扰源基站进行同步; 接收所述干扰源基站发送的广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伟,杨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