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根树专利>正文

针轮转子选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9975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针轮转子选粉机,用于建材、化工、轻工、颜料工业的粉体分散、分级与收料,它包括撒料器、分选转子、分离转子、传动装置[1]、分选腔[5]、和/或百叶窗式导风叶片[7]、粗粉斗[8]、粗粉排出管道、粗粉收集口[10]、外壳体[6]、细粉斗[9]、细粉收集口[11]、喂料口[17]、进料斗[16],电机通过联轴器或皮带轮或齿轮、传动轴、轴承、轴承箱驱动转子,轴呈悬臂式支撑转子,喂料可以是自传动装置[1]轴承箱外锥形或其它不规则形进料斗[16]经转子轮毂上的通道、和/或衔接两轮毂的管道到达撒料器;也可以是直接用料槽自侧壁倾斜插入到达撒料器,撒料器在下,分选转子居中,分离转子在上,三者皆连接于同一传动轴上,分选腔[5]上为园筒形下为倒锥形,与转子大致同轴,分选腔[5]通过适当支撑构件与外壳体[6]连接,细粉斗[9]在外通过支撑构件包裹粗粉斗[8],导风叶片[7]偏心排列成环形,上接分选腔[5],下连粗粉斗[8],其特征在于:    (1)撒料器和/或分选转子和/或分离转子为针轮,针轮由U字形针苗呈辐射状均匀密集排列挂在一园定位环上,挂好针苗的定位环加上隔环,呈单层或相互分多层迭置,经键条、压板、弹性挡圈或其它限位构件组合在轮毂上而成,针苗截面为圆形,也可以采用其它截面形状,针轮外缘轮廓可以是园柱形,可以是锥形,可以是台阶形,也可以是不规则轴对称形,分散针轮[4]轮毂直径小于分选针轮[3]和分离针轮[2];    (2)或者在外壳体[6]与分级腔之间大致同轴安置有锥形导料锥,或者外壳体[6]直接为锥形,锥口朝下。(*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粉体工程机械
,涉及粉体分散、分级、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粉体加工是化工、建材、轻工、医药、颜料工业的主要生产过程之一。粉料加工机械系统常包括造粉机、分级装置、收料装置、循环风机、溢流管及管端二次收料装置。分级有筛分和空气分级。选粉机属于空气分级。选粉机分粗选粉机、离心式选粉机、旋风式选粉机三种基本类型。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是后两种带转子的选粉机。转子选粉机含有撒料器、叶轮分选转子。离心式选粉机的用直立百叶窗式排列的叶片布风(或配风),另外有分选转子(小叶片)、分离叶片(大叶片)在上部一起转动,气流内循环,双层落料结构。此离心式选粉机自1889年以来还在广泛应用,业界将其称为第一代选粉机。旋风式选粉机的细料分离则进入周围6~8个旋风器中进行,再与循环风机连接。此旋风式选粉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在广泛应用,业界将其称为第二代选粉机。转子选粉机有分散、分级、细料回收三个技术环节。转子选粉机内物料分散是依靠撒料盘离心旋转撒出去与旋风交混来完成的。一般不能绝对均匀地环盘周分布原粉,物料被成块地甩出去的机会多,细料的分选率就降低。撒料盘的磨损还影响动平衡,逐渐发展可产生机械振动。近20余年来,世界各地所采取的改善物料分散专有技术措施就有FLS公司的多点喂料、1983年美国Sturtvent公司导向叶撒料盘、德国Polysius公司的双层撒料盘、Polysius等公司的辅助风叶、1983年日本石川岛公司的IHI-SD选粉机的螺旋桨叶撒料盘和反击板。转子选粉机内旋风进风,分选腔体大,垂直气流速度小,一般在3m/s左右,粗料带细料下落的问题始终存在。对此,有一些公司采用二次进风的办法。转子选粉机依靠叶片离心旋转形成离心场和碰撞原粉使粗颗粒到达机壁,而允许细颗粒通过,来完成物料分级。叶片焊接和铆接加工,叶轮动平衡没有充分保障,动平衡问题导致机械振动严重,选粉机噪声加大,叶轮的转速提高有限。即使提高叶轮转速,由于叶片形成的涡流影响,实践中并不能显著控制分选细度。受风叶、旋风、转子与壳体同轴度不高的限制,实际形成的分级离心场不稳定、不均匀,局部有死角、或大尺寸涡流团,常会产生跑粗。1977年日本小野公司开发出了O’sepa笼式转子的选粉机。笼式转子改变了垂直路径分级的原理,转为垂直多机会分散向心路径分级,选粉效率由60%的水平大幅度提高到85%的水平,能耗还比有所降低。O’sepa笼式转子选粉机现在作为高效选粉机的经典,代表着世界粉体工程理论与实践的最高水平,业界将此称为第三代选粉机。笼式转子厚度大,重量大,传动轴偏长,动平衡问题比离心式、旋风式选粉机突出一些。旋风分离器是当今选粉系统的常规细料回收装置。在选粉系统中采用旋风器收料有两个缺点。首先,旋风器的对细料最高分离效率只能达到90%,回收0.015mm以下细粉的能力很差。导致物料回流量提高。有时,在循环风机后的设置的卸压管排出大量产品,构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其次,旋风器阻力在800~900Pa左右。循环风机的风压需求在2000~3000Pa的水平,风机的电机负荷占去系统能耗的70%左右。离心式选粉机的选粉效率一般在45~60%的水平,O’sepa笼式转子选粉机能达到85%;离心式选粉机循环负荷在150~300%,最好的选粉机能达到80%。O’sepa笼式转子选粉机的挟粉能力达到0.9kg/cm3。三代选粉机依然各自以其自身的优点在当今工业中广泛使用。总体上,选粉机依然有很大的提高选粉效率、增产、节能、降耗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出物料分散能力强、颗粒分级细度控制灵敏、不跑粗、循环风量增加、物料携带能力提高的内循环针轮转子选粉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提出具有收料率提高、循环负荷降低、系统能耗降低、选粉效率提高的外循环针轮转子选粉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提出外循环针轮转子超细粉选粉机。本专利技术针轮转子选粉机涉及几种分类型式。有气流内循环型、气流外循环型。有单轴传动型、双轴差速传动型。气流外循环型根据分离器的耦合还是串连又分内置分离器型、外置分离器型。根据气流与落料方向的关系分顺流式、逆流式、横流式。横流式又有上排细料式和下排细料式。技术方案一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是一种内循环针轮转子选粉机,用于建材、化工、轻工、颜料工业的粉体分散、分级与收料。它包括撒料器、分选转子、分离转子、传动装置1、分选腔5、和/或百叶窗式导风叶片7、粗粉斗8、粗粉排出管道、粗粉收集口10、外壳体6、细粉斗9、细粉收集口11、喂料口17、进料斗16。电机通过联轴器或皮带轮或齿轮、传动轴、轴承、轴承箱驱动转子。轴呈悬臂式支撑转子。喂料可以是自传动装置1轴承箱外锥形或其它不规则形进料斗16经转子轮毂上的通道、和/或衔接两轮毂的管道到达撒料器;也可以是直接用料槽自侧壁倾斜插入到达撒料器。撒料器在下,分选转子居中,分离转子在上,三者皆连接于同一传动轴上。分选腔5上为园筒形下为倒锥形,与转子大致同轴。分选腔5通过适当支撑构件与外壳体6连接。细粉斗9在外通过支撑构件包裹粗粉斗8。导风叶片7偏心排列成环形,上接分选腔5,下连粗粉斗8。其特征在于(1)撒料器和/或分选转子和/或分离转子为针轮。针轮由U字形针苗呈辐射状均匀密集排列挂在一园定位环上,挂好针苗的定位环加上隔环,呈单层或相互分多层迭置,经键条、压板、弹性挡圈或其它限位构件组合在轮毂上而成。针苗截面为圆形,也可以采用其它截面形状。针轮外缘轮廓可以是园柱形,可以是锥形,可以是台阶形,也可以是不规则轴对称形。分散针轮4轮毂直径小于分选针轮3和分离针轮2。(2)或者在外壳体6与分级腔之间大致同轴安置有锥形导料锥。或者外壳体6直接为锥形。锥口朝下敞开。技术方案一的上位技术相当于传统离心式选粉机。主要区别是撒料盘、叶轮转子被代替为针轮转子。技术方案一中分散针轮4、分选针轮3和分离针轮2的轮毂直径、环周疏密度、针苗直径均可以变化。调节三者的技术参数关系可以调整选粉机的分级能力与分离能力。设置锥形导料锥或直接采用锥形外壳体6,可以加速细粉料沉降和气流内循环。技术方案二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二是一种外循环逆流式针轮转子选粉机,用于建材、化工、轻工、颜料工业的粉体分散、分级与收料。它包括撒料器、分选转子、和/或分离转子、传动装置1、分选腔5、和/或滴流装置19或导风叶片7、粗粉斗8、粗粉排出管道、粗粉收集口10、外壳体6、细粉斗9、细粉收集口11、喂料口17、进料斗16、进风口21、出风口22、和多个细粉收料装置20。电机通过联轴器或皮带轮或齿轮、传动轴、轴承、轴承箱驱动转子。轴呈悬臂式支撑转子。喂料可以是自传动装置1轴承箱外锥形或其它不规则形进料斗16经转子轮毂上的通道、和/或衔接两轮毂的管道到达撒料器;也可以是直接用料槽自侧壁倾斜插入到达撒料器。撒料器在下,分选转子在上,二者皆连接于同一传动轴上。或者是撒料器在下,分选转子居中,分离转子在上,三者皆连接同一传动轴上。分选腔5为园筒形或其它组合形,大致与转子同轴。滴流装置19为倒锥筒以一定间距经固定构件叠垛而成,大致与转子同轴。切向进风,进风位置与滴流装置19段相当。粗粉斗8上接进风结构,斗内大致与转子同轴悬起锥口向下敞开固定的助旋锥台18。自多个出风口22依次连接多个细粉收料装置20。细粉收料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根树
申请(专利权)人:高根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