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正凯专利>正文

双轮差动复合式选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994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选粉机,由分级轮(5)、离心风轮(4)、进料口(3)、内壳体(6)、外壳体(7)、撒料盘(10)及2根转轴等组成,内壳体(6)用支架固定在外壳体(7)的内部,离心风轮(4)、分级轮(5)和撒料盘(10)构成多层旋转轮盘,撒料盘(10)与分级轮(5)同轴传动,其特征在于离心风轮(4)和分级轮(5)异轴传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颗粒分级设备,用于对不同粒径的粉体物料混合物进行粗细分级,可广泛应用于建材、化工、冶金、矿山等行业的粉体制备场合,尤其适用于作为水泥行业的生料磨和水泥磨的选粉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可参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0年12月出版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建筑材料机械及设备》第三篇第十章第一节的“空气选粉机”,和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4年11月出版的《粉碎工程及设备》第四篇第四章的“干法生产中的分级设备”,以及专利号为96215513.6的技术专利“差环变风式选粉机”。现有的第一代离心式选粉机只有一个旋转轮盘,其上包含有大风叶、小风叶和撒料盘。由上部的大风叶产生循环风,在内外壳体之间进行循环,由中部的小风叶进行分级。从旋转轮盘底部的撒料盘撒出的物料遇到循环风,粗粉不能随风穿过小风叶到达外壳体,而在内壳体内沉降并被收集,作为粗粉排出选粉机。细粉则随风穿过小风叶,经过大风叶到达外壳体后,改为向下运动,由于运动方向发生突然变化,风速也突然降低,细粉发生沉降,由外壳体收集作为细粉排出选粉机,粉尘沉降后的风通过内壳体下部的导向叶片回到内壳体,重新参加下一轮分选。该选粉机具有系统简单、风路短、风路沿程阻力小的优点,但最大缺点是大叶片、小叶片和撒料盘由同一根轴传动,不能做差速运转,难以适应不同生产状况对他们的不同需求,造成选粉效率低。第二代旋风式选粉机和第三代转笼式选粉机由外设风机产生分级用风,旋风式选粉机在低风速和低小叶片阻力状态下运转,以减缓能耗随风路沿程阻力的增加而增加,使选粉效率增加有限。转笼式选粉机则在高风速和高小叶片阻力的状态下运转,选粉效率有显著增加,但系统用以克服风路沿程阻力的能耗也随之显著增加,抵消了大部分因选粉效率增加而(使整个粉磨系统)增产所节约的能耗,使整个系统能耗降低幅度有限,而且系统复杂。专利号为96215513.6的技术专利“差环变风式选粉机”虽然也是两个轮子作差动运转,但只让撒料盘与大小叶片脱开,并在萨料盘下增加了一个小风轮,而生成循环风的大叶片和分级作用的小叶片依然是同轴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选粉机,即具有第三代转笼式选粉机的优点,即选粉效率高,又具有第一代离心式选粉机的优点,即风路沿程阻力小、工艺系统简单,让选粉效率增加充分转化成(整个粉磨系统)能耗的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实现一种选粉机,有套装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用支架固定在外壳体的内部。内、外壳体上部是n(n≥1)段中空的圆柱形面或多棱柱形面或锥形面,内、外壳体下部是n(n≥1)段中空的大头朝上的圆锥形面或多棱锥形面,内壳体下部分成两段,中间由多块导向叶片隔开形成通风栅道。壳体内部安装有离心风轮、分级轮和撒料盘组成多层旋转轮盘,离心风轮和分级轮由不同的轴驱动。离心风轮的旋转产生离心力生成循环风,从内外壳体之间的间隙的上部旋转向下运动,并穿过内壳体上通风栅道进入内壳体,在内壳体内旋转向上,再从外(下)向内(上)穿过旋转着的分级轮上的小叶片,继续向上回到离心风轮,再由离心风轮旋转推向内外壳体之间的间隙,进入下一轮循环。待选物料由进料口喂入选粉机,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旋转着的撒料盘上并向外撒出,遇到内壳体里的旋转向上运动着的循环风,细粉随风由外(下)向内(上)穿过分级轮的小叶片,继续向上到达离心风轮,再由离心风轮旋转推向内外壳体之间的间隙部位,改为旋转向下运动,由于运动方向的改变及风速的降低,粉尘沉降,并由外壳体收集,作为细粉排出选粉机。撒料盘撒出的物料里有一部分粗粉直接沉降,另外一部分粗粉虽然随风运动到分级轮处,但是无法穿过旋转着的分级轮上的小叶片,最终因旋转离心力的作用碰到内壳体而失速沉降,在内壳体内沉降的粗粉由内壳体收集作为粗粉排出选粉机,从而达到对物料进行粗细分级的目的。由于离心风轮和分级轮异轴传动,风量可以单独调整,分级轮的转速也可以单独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生产条件的需要。所以,这种选粉机既具有第三代转笼式选粉机选粉效率高的优点,又具有第一代离心式选粉机系统简单、风路沿程阻力小、电耗低的优点,能实现让选粉效率增加充分转化成(整个粉磨系统)能耗的降低这一目标。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第一种称之为基本型,离心风轮(4)安装在轴(2)上,分级轮(5)安装在轴(1)上,轴(2)为空心轴,轴(1)通过轴承套装在轴(2)之内,从而实现差速传动。进料口安装在靠近选粉机中间的位置,向离心风轮中心喂料,这种进料方式要求多层旋转轮盘上有至少一圈挡料环,防止物料未经撒料盘从内向外直接窜入风路引起跑粗。该方案还可以将传动系统放在选粉机的下部,此时需要把分级轮(5)安装在空心外轴(2)上,离心风轮(4)安装在内轴(1)上。第二种以基本型为基础,改变进料方式。撒料盘由分级轮的底部挪到了离心风轮与分级轮之间,进料口从多层旋转轮盘侧边将物料喂入撒料盘,此时要求多层旋转轮盘上有至少一圈挡料环。第三种也是以基本型为基础,改变进料方式。此时撒料盘还在分级轮的底部,进料口由多层旋转轮盘侧边将物料喂入撒料盘。第四种是以基本型为基础,不改变进料方式,只将原来的套轴传动方式改变为上下双头传动方式,具体是将原套轴改为单轴(2),增加传动轴(12)。上部传动带动离心风轮,下部传动带动分级轮。第五种也是以基本型为基础,不改变进料方式,只是在原来的上部套轴传动方式轴(1)轴(2)的基础上增加下部传动轴(12),上部空心外轴(2)带动离心风轮,内轴(1)带动中部旋转轮盘分级轮(5)或撒料盘(10),下部传动轴(12)带动下部旋转轮盘撒料盘(10)或分级轮(5)。本方案还可以把嵌套转轴(1)(2)与单轴(12)的上下位置对调,此时内轴(1)依然带动中部旋转轮盘分级轮(5)或撒料盘(10),上部单轴(12)带动离心风轮,下部空心外轴(2)带动下部旋转轮盘撒料盘(10)或分级轮(5)。将第二种或第三种的进料方式与第四种的传动方式结合分别可得到第六种或第七种方案。将第二种或第三种的进料方式与第五种的传动方式结合分别可得到第八种或第九种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多层旋转轮盘上的挡料环可以是圆柱面形或圆锥面形或多棱柱面形或多棱锥面形;本专利技术的离心风轮上的大叶片可以是平面形或曲面形或立体型;本专利技术的分级轮上的小叶片也可以是平面形或曲面形或立体型;本专利技术的分级轮上的小叶片可排列成柱面形的笼形或锥面形的笼形或放射形。本专利技术的撒料盘可以单独自成体系,也可以复合在离心风轮上,但以复合到分级轮上为主,与离心风轮组成双轮,并进行差速旋转。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离心风轮和分级轮由不同的轴传动,使选粉机的风量可以单独调整,分级轮的转速也可以单独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生产条件的需要,既可以提高选粉效率,又不需要外加风机,从而避免了风路沿程阻力的增加,让选粉效率的提高完全转变成产能的增加和能耗的节约。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几种最佳实施例可以结合以下附图给出。首先参看图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型的选粉机的结构示意图,有套装的内壳体(6)和外壳体(7),内壳体(6)用支架固定在外壳体(7)的内部,内壳体(6)和外壳体(7)之间形成通风间隙。壳体上部是圆柱形,壳体下部是圆锥形。内壳体(6)下部分成两段,中间由多块导向叶片(11)隔开形成通风栅道。壳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正凯
申请(专利权)人:何正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