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硬盘介质施加记录磁场和热而记录信息的热辅助磁记录方法以及适用该记录方法的硬盘驱动器及硬盘介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硬盘驱动器中,伴随着高记录密度化,要求磁头及硬盘介质的性能提高。作为磁头,广泛地使用相对于基板而层叠有具有读出用的磁阻效应元件(以下,记为MR (Magnetoresistive)元件)的再现(再生)头和具有写入用的感应性电磁变换元件的记 录头的构造的复合型薄膜磁头。在硬盘驱动器中,磁头设在从硬盘介质的表面稍微露出的滑块。硬盘介质具有许多微小的磁性粒子集合的磁记录层。各磁性粒子为单磁畴构造。在该硬盘介质中,I个记录位至少由沿轨道宽度方向并排的多个磁性粒子构成。为了提高记录密度,必须减小邻接的记录位的边界的凹凸。因此,必须减小磁性粒子。然而,如果减小磁性粒子,则伴随着磁性粒子的体积的減少,产生磁性粒子的磁化的热稳定性下降的问题。为了消除该问题,増大磁性粒子的各向异性能量是有效的。然而,如果增大磁性粒子的各向异性能量,则磁记录层的顽磁力变大,在现有的磁头中,产生信息的记录变得困难的问题。作为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的方法,提出了所谓的热辅助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11 US 13/0461171.一种热辅助磁记录方法,对硬盘介质施加记录磁场和热而记录信息,所述硬盘介质具有磁记录层,所述磁记录层包括多个磁性粒子以及由非磁性材料构成并将多个磁性粒子隔开的粒子边界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辅助磁记录方法包括 第I步骤,将所述热施加至所述硬盘介质的一部分且使所述热在所述硬盘介质中的施加位置移动,由此在所述磁记录层形成移动的高温区域,所述高温区域是温度与其周围相比较高、且为所述多个磁性粒子的顽磁力消失温度的最大值以上的温度的区域,所述高温区域的移动方向上的与所述高温区域的后端邻接的至少I个磁性粒子具有除O以外的值的顽磁力;以及 第2步骤,将所述记录磁场施加至所述硬盘介质,使得施加至与所述高温区域的所述后端邻接的所述至少I个磁性粒子的所述记录磁场的大小为3kOe以下。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辅助磁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记录层的顽磁力的变化相对于温度的变化的梯度的绝对值的最大值在70 2200e/K的范围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辅助磁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介质还包括由强磁性材料构成的盖层,所述盖层具有比所述多个磁性粒子的顽磁力消失温度的最大值高的顽磁力消失温度, 所述多个磁性粒子的顽磁力消失温度的分布的宽度为60K以下。4.一种热辅助磁记录方法,对硬盘介质施加记录磁场和热而记录信息,所述硬盘介质具有磁记录层,所述磁记录层包括多个磁性粒子以及由非磁性材料构成并将多个磁性粒子隔开的粒子边界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辅助磁记录方法包括 第I步骤,为了将所述热施加至所述硬盘介质的一部分而将光照射至所述硬盘介质,在所述硬盘介质的表面上形成移动的光的斑点;以及 第2步骤,将所述记录磁场施加至所述硬盘介质,使得施加至所述磁记录层的既定位置的所述记录磁场的大小为3kOe以下, 在所述硬盘介质中的有效轨道宽度为MWW、轨道方向上的所述斑点的直径为W1、轨道宽度方向上的所述斑点的直径为W2时,所述磁记录层中的所述既定位置是在所述斑点的移动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与所述斑点的中心正下方位置相距以MWffX (ffl/W2)/2表示的距离的位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辅助磁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记录层的顽磁力的变化相对于温度的变化的梯度的绝对值的最大值在70 2200e/K的范围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辅助磁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介质还包括由强磁性材料构成的盖层,所述盖层具有比所述多个磁性粒子的顽磁力消失温度的最大值高的顽磁力消失温度, 所述多个磁性粒子的顽磁力消失温度的分布的宽度为60K以下。7.—种硬盘驱动器,具备 硬盘介质,具有磁记录层,所述磁记录层包括多个磁性粒子以及由非磁性材料构成并将多个磁性粒子隔开的粒子边界部;以及 磁头,相对于所述硬盘介质而相对地移动,通过热辅助磁记录对所述硬盘介质记录信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头具有对所述硬盘介质施加记录磁场的磁极以及对所述硬盘介质施加热的加热元件, 所述磁头使用所述加热元件来将热施加至所述硬盘介质的一部分,且所述热在所述硬盘介质中的施加位置移动,由此在所述磁记录层形成移动的高温区域, 所述高温区域是温度与其周围相比较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岛泽幸司,水野友人,清野浩,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