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分析纳米颗粒表面反应过程的密度梯度离心的方法,特别是一种用于捕获传统方法难以得到的纳米颗粒表面发生的比较快速的反应(如I分钟)的中间态产物的方法,属于无机纳米材料分离分析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已经在光子器件,电子器件,信息存储和一些新的应用,如成像技术,生物标记,传感器等领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层次使它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从而拥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一系列新颖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因此,众多的科研工作者已经在无机纳米材料研究领域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其中,对于任何一个材料的形成过程的研究是整个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必须环节。而获得合成此纳米材料的反应过程的中间态产物,对于此形成过程的机理研究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对于纳米材料而言,由于其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使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反应活性极高,因此,反应过程发生的非常快,难以控制其反应速率,如Ag 纳米片与 HAuCl4 的置换反应(Adv. Mater. 2003, 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分析纳米颗粒表面反应过程的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将金属纳米颗粒与低密度溶剂充分混合均勻,配制成浓度为2-4mmol/L的均质透明的纳米粒子胶体溶液;所述的金属纳米颗粒是Ag、Pt、Pd ; B.用两种密度不同的梯度介质混合,分别配制3-8个以高密度介质计其体积百分含量在5-70%的混合溶液,分别取400-800 μ L等体积的量,按照体积百分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将混合溶液加入到离心管中,形成密度梯度溶液区一 I区; 所述的密度梯度介质是こニ醇、こ醇、蔗糖、环己烷、四氯化碳或去离子水; C.取浓度为O.25-lmmol/L的反应物质溶液200-600 μ L加入到步骤B的离心管的密度梯度溶液顶部,构成反应区ー II区,并在反应区液面上再加入200-600 μ L的密度梯度介质混合溶液作为缓冲区一III区,且III区中所加的密度梯度介质混合溶液的体积百分含量低于II区中的密度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