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永华专利>正文

一种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84208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1 0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腔体、热交换管和封闭在热交换管内的热交换介质,热交换腔体底部一侧开有进气口,热交换腔体顶部另一侧开有出气口,热交换腔体顶部内壁设有风机,热交换管分为纵向热交换管和横向热交换管,纵向热交换管纵向分布于热交换腔体内,每相邻两个纵向热交换管之间形成热交换通道,热交换通道内横向分布有横向热交换管,纵向热交换管上端与集汽总管连通,纵向热交换管下端与集液总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热交换管纵、横向交叉设置,增加了原有热交换管的根数,使热交换面积增加,冷凝后的液相介质在重力作用下流到集液总管,在重力差的作用下,回到高温侧纵向热交换管内,实现能量转换,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热交换器多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实现两流体介质的热交换。现有的锅炉、暖炉和室内空调器等是利用多条主通气管道引入燃烧热气,将热量传给液体,使水变热,产生蒸汽以供人们使用,但主通气管道多为简单的直通气管道,换热效率不够高,但其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而不适合日常生活的气体管道上利用。所以,急需一种改进的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换热率高的热交换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腔体、热交换管和封闭在热交换管内的热交换介质,所述热交换腔体底部一侧开有进气口,所述热交换腔体顶部另一侧开有出气口,所述热交换腔体顶部内壁设有风机,所述热交换管分为纵向热交换管和横向热交换管,所述纵向热交换管纵向分布于热交换腔体内,所述每相邻两个纵向热交换管之间形成热交换通道,所述热交换通道内横向分布有横向热交换管,所述纵向热交换管上端与集汽总管连通,所述纵向热交换管下端与集液总管连通。所述纵向热交换管上下两端设置有散热片组。所述热交换腔体外设有保温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热交换管纵、横向交叉设置,增加了原有热交换管的根数,使热交换面积增加,冷凝后的液相介质在重力作用下流到集液总管,在重力差的作用下,回到高温侧纵向热交换管内,实现能量转换,效率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热交换腔体,2、热交换介质,3、保温层,4、进气口,5、出气口,6、风机,7、纵向热交换管,8、横向热交换管,9、热交换通道,10、集汽总管,11、集液总管,12、散热片组。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腔体I、热交换管和封闭在热交换管内的热交换介质2,热交换腔体I外设有保温层3,热交换腔体I底部一侧开有进气口4,热交换腔体I顶部另一侧开有出气口 5,热交换腔体I顶部内壁设有风机6,热交换管分为纵向热交换管7和横向热交换管8,纵向热交换管7纵向分布于热交换腔体I内,每相邻两个纵向热交换管7之间形成热交换通道9,热交换通道9内横向分布有横向热交换管8,纵向热交换管7上端与集汽总管10连通,纵向热交换管7下端与集液总管11连通,纵向热交换管7上下两端设置有散热片组12。热交换管纵、横向交叉设置,增加了原有热交换管的根数,使热交换面积增加,冷凝后的液相介质在重力作用下流到集液总管11,在重力差的作用下,回到高温侧 纵向热交换管内,实现能量转换,效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热交換器,包括热交换腔体、热交换管和封闭在热交换管内的热交换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換腔体底部ー侧开有进气ロ,所述热交換腔体顶部另一侧开有出气ロ,所述热交换腔体顶部内壁设有风机,所述热交换管分为纵向热交换管和横向热交换管,所述纵向热交换管纵向分布于热交换腔体内,所述每相邻两个纵向热交换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永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