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烟气NOx含量的煤粉高效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83769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1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煤粉燃烧技术,具体是一种降低烟气NOx含量的煤粉高效燃烧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分级供风煤粉燃烧器不适用于中小型煤粉锅炉的问题。降低烟气NOx含量的煤粉高效燃烧器包括一次风管;一次风管的内腔构成一次风通道;一次风管外侧同轴套设有混风套筒;混风套筒的入口端连通有混风进风管;混风套筒的出口端设置有混风扩张段;混风套筒内壁与一次风管外壁共同围成环形混风室;混风套筒外侧同轴套设有内二次风套筒;内二次风套筒的入口端连通有内二次风进风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全新的结构,有效解决了现有分级供风煤粉燃烧器不适用于中小型煤粉锅炉的问题,适用于中小型煤粉锅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粉燃烧技术,具体是一种降低烟气NOx含量的煤粉高效燃烧器
技术介绍
随着煤粉燃烧技术的发展和环保压力的增加,在保证煤粉充分燃烧的同时,抑制NOx的生成成为煤粉燃烧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抑制NOx的生成,目前主要采取分级供风的手段。分级供风的原理是将助燃风以多流股方式喷入燃烧空间,造成煤粉在第一燃烧区处于缺氧状态及较低的火焰温度,以此控制NOx的生成量,而其余的助燃风则在第二燃烧区及时混入,实现未燃煤粉的充分燃烬。在现有煤粉燃烧技术中,德国Babcock公司推出了具有分级供风功能的低NOx煤粉燃烧器——DS燃烧器。在该燃烧器中,中心空气以旋流方式通过位于燃烧器中心轴上的中心空气管输入,一次风粉通过一个安装在中心空 气管与内二次风管之间的环形通道以旋流方式导入,二次风则分为内二次风和外二次风两个流股,通过扩张喷口向外喷离燃料流束。该燃烧器通过逐步向具有充足燃料的火焰提供氧气,制造一定的缺氧空间和降低火焰温度,实现减少NOx生成量的目的。德国Steinmiiler公司及EVT公司也分别推出了类似的分级供风煤粉燃烧器。其中,Steinmuler公司的SM燃烧器的主要区别是将中心风和内二次风以直流方式喷入燃烧空间。EVT公司的Vapour燃烧器的主要区别则是在一次风粉管内装有旋流分离器,将风粉混合物分成浓淡两股气流并分别送入主燃烧器和乏气燃烧器,燃烧器喷嘴为夹带中心风的直流喷嘴。此外,美国、日本等国家也分别研制了类似的分级供风煤粉燃烧器。由于自身结构所限,上述各种分级供风煤粉燃烧器的使用对象均是大型煤粉锅炉,其所用的一次风及二次风均是经过一定程度预热的热空气。换言之,若将上述分级供风煤粉燃烧器用于一次风不具备预热条件、二次风预热温度低或者是不经预热的中小型煤粉锅炉,则会出现点燃困难、火焰不稳定等问题,因而现有分级供风煤粉燃烧器并不适用于中小型煤粉锅炉。基于此,为了解决现有分级供风煤粉燃烧器不适用于中小型煤粉锅炉的问题,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全新的分级供风煤粉燃烧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分级供风煤粉燃烧器不适用于中小型煤粉锅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降低烟气NOx含量的煤粉高效燃烧器。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降低烟气NOx含量的煤粉高效燃烧器,包括一次风管;一次风管的内腔构成一次风通道;一次风管外侧同轴套设有混风套筒;混风套筒的入口端连通有混风进风管;混风套筒的出口端设置有混风扩张段;混风套筒内壁与一次风管外壁共同围成环形混风室;混风套筒外侧同轴套设有内二次风套筒;内二次风套筒的入口端连通有内二次风进风管;内二次风套筒的出口端设有内二次风扩张段;内二次风套筒内壁与混风套筒外壁共同围成环形内二次风通道;内二次风套筒外侧同轴套设有外二次风套筒;外二次风套筒的入口端连通有外二次风进风管;外二次风套筒的出口端设有外二次风扩张段;外二次风套筒内壁与内二次风套筒外壁共同围成环形外二次风通道;一次风管的出口端同轴设置有双曲线式反流线型钝体;钝体的前端面中央设有与一次风通道连通的中心直流通道;钝体的前端外侧同轴套设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的前端与一次风管的出口端密封连接;固定套筒内壁与钝体的前端外侧表面之间环绕固定有若干个筋板;混风扩张段内壁与钝体前端外壁之间共同围成混风喷口 ;混风扩张段外壁与内二次风扩张段内壁之间共同围成内二次风喷口 ;内二次风扩张段外壁与外二次风扩张段内壁之间共同围成外二次风喷口。工作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降低烟气NOx含量的煤粉高效燃烧器安装于中小型煤粉锅炉上。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向一次风通道通入一次风粉(一次风粉的固气质量比彡0. 6kg/kg,且一次风粉的风量占总风量的5% 15%),一次风粉流经一次风通道(一次风粉的流速为18 25m/s),并在一次风管的出口端被钝体强制分成两股气流一股是沿钝体中心直流通道向前喷射的煤粉集束小流股(煤粉集束小流股的温度和浓度等同于一次风粉的温度和浓度),另一股是沿钝体前端外壁运动的环形煤粉主流股(如图6、图7所示,环形煤粉主流股的粒度和浓度因煤粉颗粒惯性及钝体双曲线式反流线型外壁的作用,在混风喷口内形成粒度和浓度沿半径方向由外向内逐渐增大的分布特征)。向混风进风管内通入热混风,热混风流经混风室(热混风的流速为10 25m/s,热混风的风量与一次风粉的风量之和占总 助燃风量的20% 25%),并以直流方式在一次风管的出口端与环形煤粉主流股逐渐混合。热混风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补充一次风粉风量的不足,防止一次风风量过低而影响煤粉燃烬效果。二是提升环形煤粉主流股的温度,改善煤粉的燃烧条件,利于提高煤粉火焰的稳定性。由钝体中心直流通道喷出的煤粉集束小流股直接接触锅炉中回流的高温烟气,因而首先被点燃。由钝体中心直流通道喷出的煤粉集束小流股与由混风喷口喷出的环形煤粉主流股之间形成一个围绕煤粉集束小流股的环形一次回流区。环形一次回流区的煤粉粒度细小,流速较低,极易被点燃,因而被点燃的煤粉集束小流股可通过环形一次回流区点燃环形煤粉主流股,由此解决了在一次风不具备预热条件下点燃困难、火焰不稳定的问题。向内二次风进风管内通入内二次风(内二次风风量占二次风总风量的50% 70%),内二次风流经内二次风通道,并以强旋流的方式由内二次风喷口喷出(内二次风喷出的流速为18 24m/s),喷出的内二次风与环形煤粉主流股混合燃烧形成一次燃烧区。一次燃烧区属于缺氧燃烧的区域,其火焰温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不但能有效还原燃料型NOx,并可适当抑制热力型NOx的生成,起到了降低烟气中NOx含量的作用。向外二次风进风管内通入外二次风(外二次风风量占二次风总风量的30% 50%),外二次风流经外二次风通道,并以直流或弱旋流的方式由外二次风喷口喷出(外二次风喷出的流速为18 30m/s)。由于环形一次回流区的存在,锅炉的高温烟气回流区被前推,又因外二次风以直流或弱旋流的方式喷出,抑制了锅炉的高温烟气回流区和一次燃烧区向外侧过度扩展,使得一次燃烧区沿轴向变得狭长,延长了煤粉在一次燃烧区的停留时间,强化了燃料型NOx的还原,保证了在二次风预热温度低或者是不经预热的条件下煤粉能够充分燃烧。基于上述过程,与现有分级供风煤粉燃烧器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降低烟气NOx含量的煤粉高效燃烧器基于全新的结构,解决了在一次风不具备预热条件、二次风预热温度低或者是不经预热的情形下,煤粉点燃困难、火焰不稳定、燃烧不充分的问题,不仅实现了煤粉的稳燃、低NOx和高效燃烧,同时满足了中小型煤粉锅炉对煤粉火焰状态的要求,适用于中小型煤粉锅炉。进一步地,混风进风管内设有混风流量调节板;内二次风进风管内设有内二次风流量调节板;外二次风进风管内设有外二次风流量调节板;混风室内设置有点火枪;点火枪的点火嘴位于混风喷口内;点火枪的轴线与一次风管的轴线平行;内二次风通道内设置有内二次风旋流叶片;外二次风通道内设置有外二次风旋流叶片;一次风管的入口端外侧套设有第一法兰,第一法兰的边缘与混风套筒的入口端端面固定;混风套筒的入口端外侧套设有第二法兰,第二法兰的边缘与内二次风套筒的入口端端面固定。工作时,混风流量调节板用于调节热混风的风量,内二次风流量调节板用于调节内二次风的风量,外二次风流量调节板用于调节外二次风的风量,点火枪用于对混风后的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降低烟气NOx含量的煤粉高效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次风管(I); ー次风管(I)的内腔构成一次风通道(2);—次风管(I)外侧同轴套设有混风套筒(3);混风套筒(3)的入口端连通有混风进风管(4);混风套筒(3)的出口端设置有混风扩张段(5);混风套筒(3)内壁与一次风管(I)外壁共同围成环形混风室(6);混风套筒(3)外侧同轴套设有内二次风套筒(7);内二次风套筒(7)的入口端连通有内二次风进风管(8);内二次风套筒(7)的出口端设有内二次风扩张段(9);内二次风套筒(7)内壁与混风套筒(3)外壁共同围成环形内二次风通道(10 );内二次风套筒(7 )外侧同轴套设有外二次风套筒(11);外二次风套筒(11)的入口端连通有外二次风进风管(12);外二次风套筒(11)的出口端设有外二次风扩张段(13);外二次风套筒(11)内壁与内二次风套筒(7)外壁共同围成环形外二次风通道(14);一次风管(I)的出口端同轴设置有双曲线式反流线型钝体(15);钝体(15)的前端面中央设有与一次风通道(2)连通的中心直流通道(16);钝体(15)的前端外侧同轴套设有固定套筒(17);固定套筒(17)的前端与一次风管(I)的出口端密封连接;固定套筒(17)内壁与钝体(15)的前端外侧表面之间环绕固定有若干个筋板(18);混风扩张段(5)内壁与钝体(15)前端外壁之间共同围成混风喷ロ(19);混风扩张段(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王民发郎凤娥郎鹏德张宗旺杜铭华赵红卫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蓝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