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分体煤粉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71392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分体煤粉燃烧装置,主要由煤粉入中、鼓风机、调节阀、叶轮、点火装置、燃煤炉体、燃烧室、喷火炉体、喷火口、导轮、炉体支架和炉门等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实现煤粉稳定连续燃烧的特点,与传统的燃煤加热方式相比,可以大大降低能源费用和加快更换喷火炉体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粉燃烧装置领域,尤其涉及到ー种新型的分体煤粉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与浙青混凝土搅拌设备配套使用的燃烧器主要燃煤或油,且燃烧装置和喷火装置为整体式,当对喷火装置或燃烧装置进行维修保养吋,需要整体拆除下来进行维修保养,造成生产上的诸多不便,特别是更换喷火炉体时,维修人员要进到燃烧室中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煤粉稳定连续燃烧的特点,与传统的燃煤加热方式相比,可以大大降低能源费用和加快更换喷火炉体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用的新型的分体煤粉燃烧装置。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ー种新型的分体煤粉燃烧装置,包括燃烧装置和喷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装置包括鼓风机I、燃料供给装置2、煤粉入口 3、点火装置4、叶轮5、调节阀7、炉体10,其中炉体10为圆筒状,其内设有燃烧室9 ;炉体10上设有炉门8,鼓风机I设于炉体10的外側,并与燃烧室9相连通;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2设于炉体10的外側,并与燃烧室9相连通;所述的调节阀7通过螺栓连接设于炉体10的一端;所述的叶轮5设于调节阀7上,且位于炉体10的底端;所述的煤粉入ロ 3与调节阀7相连接,且与叶轮5相通;所述的点火装置4设于调节阀7上,与煤粉入ロ 3相通;所述的喷火装置包括喷火炉体11和喷火口 12 ;喷火口 12设于喷火炉体11内;所述的喷火炉体11通过螺栓连接于炉体10的另一端上;喷火口 12与燃烧室9相通。炉体10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导轨15、炉体支架14、导轮13,导轮13通过炉体支架14设于炉体的下部,导轮13连接于导轨15上,并可在导轨15上滑动。所述的叶轮5包括送煤粉叶片51和贴壁旋风叶片52,送煤粉叶片51设于叶轮5的中央位置,贴壁旋风叶片52设于叶轮5的外围;送煤粉叶片51与水平夹角为30度-45度;贴壁旋风叶片52水平夹角为25度-30度;送煤粉叶片51与贴壁旋风叶片52之间设有圆孔53。本技术通过点火装置4把从燃料供给装置2进入的燃油点燃后,一次风煤粉从煤粉入口 3经送煤粉叶片51呈螺旋状进入燃烧室9,二次风通过贴壁旋风叶片52进入燃烧室9与一次风煤粉气流強烈混合,延长煤粉在燃烧室9内的停留时间,使之更加充分燃作Jyti ο在燃烧室9中煤粉遇高温着火燃烧,产生1300°C 1400°C的火焰,火焰从喷火口12喷出,喷入干燥滚筒加热烘干冷集料。本技术的一、二次风都是从炉门8前端螺旋送入,燃烧室9内的气流速度可以分为轴向速度和切向速度;轴向速度可以防止燃烧室9内火焰从煤粉入口 3处向外返烧,把煤粉送到中、前部燃烧;切向速度形成气流的旋转造成负压,使得部分高温烟气返向流动,形成回流循环区,促进燃料的着火和燃烧,使得煤粉在燃烧室9内停留时间大大延长。因为煤粉挥发分和含硫量等成分的不同,结渣程度也不同,易在喷火口 12结渣,因炉渣和喷火炉体11的热胀冷缩系数不同,易造成喷火炉体11的损坏,整体式燃烧器维修人员要在燃烧室9中进行操作换喷火炉体11,因空间小,温度高不易冷却降温増加了劳动強度和危险性;本技术喷火口 12可以与燃烧室9拆分移动,维修人员可以在外面进行上述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危险性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体积小、构造简单、成本低、能稳燃烧、易于操作的特点;在滚筒式浙青混凝土搅拌设备上使用分体旋风煤粉燃烧器加热烘干冷集料,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浙青混合料,燃料成本大大降低,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I中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中的C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所示,ー种新型的分体煤粉燃烧装置,包括燃烧装置和喷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装置包括鼓风机I、燃料供给装置2、煤粉入口 3、点火装置4、叶轮5、调节阀7、炉体10,其中炉体10为圆筒状,其内设有燃烧室9 ;炉体10上设有炉门8,鼓风机I设于炉体10的外側,并与燃烧室9相连通;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2设于炉体10的外側,并与燃烧室9相连通;所述的调节阀7通过螺栓连接设于炉体10的一端;所述的叶轮5设于调节阀7上,且位于炉体10的底端;所述的煤粉入ロ 3与调节阀7相连接,且与叶轮5相通;所述的点火装置4设于调节阀7上,与煤粉入ロ 3相通;所述的喷火装置包括喷火炉体11和喷火口 12 ;喷火口 12设于喷火炉体11内;所述的喷火炉体11通过螺栓连接于炉体10的另一端上;喷火口 12与燃烧室9相通。炉体10上设有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导轨15、炉体支架14、导轮13,导轮13通过炉体支架14设于炉体的下部,导轮13连接于导轨15上,并可在导轨15上滑动。如图3所示,所述的叶轮5包括送煤粉叶片51和贴壁旋风叶片52,送煤粉叶片51设于叶轮5的中央位置,贴壁旋风叶片52设于叶轮5的外围;送煤粉叶片51与水平夹角为30度-45度;贴壁旋风叶片52水平夹角为25度-30度;送煤粉叶片51与贴壁旋风叶片52之间设有圆孔53。本技术通过点火装置4把从燃料供给装置2进入的燃油点燃后,一次风煤粉从煤粉入口 3经送煤粉叶片51呈螺旋状进入燃烧室9,二次风通过贴壁旋风叶片52进入燃烧室9与一次风煤粉气流強烈混合,延长煤粉在燃烧室9内的停留时间,使之更加充分燃作Jyti ο在燃烧室9中煤粉遇高温着火燃烧,产生1300°C 1400°C的火焰,火焰从喷火口12喷出,喷入干燥滚筒加热烘干冷集料。本技术的一、二次风都是从炉门8前端螺旋送入,燃烧室9内的气流速度可以分为轴向速度和切向速度;轴向速度可以防止燃烧室9内火焰从煤粉入口 3处向外返烧,把煤粉送到中、前部燃烧;切向速度形成气流的旋转造成负压,使得部分高温烟气返向流动,形成回流循环区,促进燃料的着火和燃烧,使得煤粉在燃烧室9内停留时间大大延长。因为煤粉挥发分和含硫量等成分的不同,结渣程度也不同,易在喷火口 12结渣,因炉渣和喷火炉体11的热胀冷缩系数不同,易造成喷火炉体11的损坏,整体式燃烧器维修人员要在燃烧室9中进行操作换喷火炉体11,因空间小,温度高不易冷却降温増加了劳 动強度和危险性;本技术喷火口 12可以与燃烧室9拆分移动,维修人员可以在外面进行上述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危险性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新型的分体煤粉燃烧装置,包括燃烧装置和喷火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燃烧装置包括鼓风机(I)、燃料供给装置(2)、煤粉入口(3)、点火装置(4)、叶轮(5)、调节阀(7)、炉体(10),其中炉体(10)为圆筒状,其内设有燃烧室(9);炉体(10)上设有炉门(8),鼓风机⑴设于炉体(10)的外侧,并与燃烧室(9)相连通;所述的燃料供给装置(2)设于炉体(10)的外侧,并与燃烧室(9)相连通;所述的调节阀(7)通过螺栓连接设于炉体(10)的一端;所述的叶轮(5)设于调节阀(7)上,且位于炉体(10)的底端;所述的煤粉入口(3)与调节阀(7)相连接,且与叶轮(5)相通;所述的点火装置(4)设于调节阀(7)上,与煤粉入口(3)相通; 所述的喷火装置包括喷火炉体(11)和喷火口(12);喷火口(12)设于喷火炉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彬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联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