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发动机油底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70197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6:03
一种柴油发动机油底壳,用于解决现有发动机油底壳重量大,加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油底壳底面由顺滑连接的底部小平面A、底部小平面B、底部小平面C、底部小平面D、底部小平面E和底部小平面F组成,其侧壁与底面为圆弧过渡结构,在其顶部四周翻边上均布一组螺栓孔,油底壳通过与所述螺栓孔匹配的螺栓固定在发动机下缸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工艺性好、生产成本低的特点,能充分满足发动机润滑系统的要求,显著改善发动机NVH性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发动机油底壳,尤其适用于车载柴油发动机的油底壳,属于发动机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エ业的迅速发展,现代汽车已经不仅仅追求动カ性能,对汽车行驶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油底壳作为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的ー个重要部件,除了为发动机提供润滑油,保证发动机各个运动副顺畅地运转外,也是活塞、气门等高温环境下工作零部件冷却油的唯一来源,但同时油底壳也是发动机噪音输出最为明显的零部件之一,油底壳的结构对发动机NVH特性有着重大影响。目前发动机油底壳的设计理念是在满足油量容积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立筋或者滚压筋的方法来提高油底壳的刚度,降低振动噪声,由此也加大了油底壳的重量和制造エ艺的难度,相应生产成本提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ー种性能可靠、结构简单、エ艺性好、生产成本低的柴油发动机油底壳。本技术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柴油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油底壳底面由顺滑连接的底部小平面A、底部小平面B、底部小平面C、底部小平面D、底部小平面E和底部小平面F组成,其侧壁与底面为圆弧过渡结构,在其顶部四周翻边上均布ー组螺栓孔,油底壳通过与所述螺栓孔匹配的螺栓固定在发动机下缸体上。上述柴油发动机油底壳,其侧壁外表面在与螺栓孔对应位置处呈内凹锥台面结构,在相邻锥台面之间形成倒置的外凸锥台面,在外凸锥台面上设置竖直加强筋。上述柴油发动机油底壳,其后端周边连接面内侧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周边连接面形成空心三角状连接面。上述柴油发动机油底壳,其内壁对应位置处设有一体式回油道,所述回油道进ロ与所对应的发动机缸体回油ロ连通,回油道出ロ位于油底壳底面上方适当位置处。上述柴油发动机油底壳,其顶部四周翻边上均布的螺栓孔数量不少于20个。本技术将发动机油底壳底面划分成6个小平面,不仅可提高底面的刚度和模态频率(即固有频率),降低共振阶次,提高发动机NVH性能,还便于形成底面最低点,在后期保养维修时可以彻底更换废弃的机油,提高保养质量,延长发动机寿命,同时还保证了车辆在各种极端路况下机油收集器吸油的可靠性;侧壁内凹和外凸锥台面相连的结构,一方面显著提高了侧壁的刚度和模态频率,减小了振动噪声,另ー方面有利于发动机的轻量化设计,使底面面积减小,方便了螺栓的拆装;后端的空心三角状连接面,减小了加工面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以简单的结构达到良好的刚度和強度效果;采用一体式回油道可以将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回油直接回到油底壳的液面以下,便于密封,从而避免曲轴箱内的气体对缸体和缸盖回油的影响,保证了回油的通畅。总之,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工艺性好、生产成本低的特点,能充分满足发动机润滑系统的要求,显著改善发动机NVH性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各标号为1、底部小平面A,2、底部小平面B,3、底部小平面C,4、底部小平面 D,5、底部小平面E,6、底部小平面F,7、加强筋,8、回油道,9、螺栓孔,10、竖直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I、图2,本技术的特别之处在于油底壳底面由顺滑连接的底部小平面A I、底部小平面B 2、底部小平面C 3、底部小平面D 4、底部小平面E 5和底部小平面F6组成,其侧壁与底面为圆弧过渡结构,在其顶部四周翻边上均布一组螺栓孔9,油底壳通过与所述螺栓孔9匹配的螺栓固定在发动机下缸体上。参看图I、图2,本技术侧壁外表面在与螺栓孔对应位置处呈内凹锥台面结构,在相邻锥台面之间形成倒置的外凸锥台面,在外凸锥台面上部设置竖直加强筋10。参看图I、图2,本技术后端周边连接面内侧设有加强筋7,所述加强筋7与周边连接面形成空心三角状连接面。参看图I、图2,本技术内壁对应位置处设有一体式回油道8,所述回油道8进口与所对应的发动机缸体回油口连通,回油道8出口位于油底壳底面上方适当位置处。参看图I、图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底面一个大平面划分成6个小平面,可以大幅度提高底面的刚度和模态频率,降低共振阶次,提高发动机NVH性能,另外,这样的结构还可以建立小平面最低点,在后期的保养维修时可以彻底更换废弃的机油,提高保养质量,保证发动机油良好的性能,延长发动机寿命,另外,可以保证整车在各种极端路况下机油收集器吸油可靠;侧壁内凹和外凸锥台面相连的结构,一方面显著提高了侧壁的刚度和模态频率,减小了振动噪声,另一方面有利于发动机的轻量化设计,使底面面积减小,方便了安装螺栓的拆装;后端的空心三角状连接面,减小了加工面积,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以简单的结构达到良好的刚度和强度效果;采用一体铸造式回油道8可以将发动机缸体和缸盖的回油直接回到油底壳的液面以下,并且便于密封,从而避免曲轴箱内的气体对缸体和缸盖回油的影响,保证了回油的通畅,尤其是缸盖油气分离的回油,从而大大降低缸盖窜油的风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发动机油底売,其特征是,所述油底壳底面由顺滑连接的底部小平面A(I)、底部小平面B (2)、底部小平面C (3)、底部小平面D (4)、底部小平面E (5)和底部小平面F (6)组成,其侧壁与底面为圆弧过渡结构,在其顶部四周翻边上均布ー组螺栓孔(9),油底壳通过与所述螺栓孔(9)匹配的螺栓固定在发动机下缸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柴油发动机油底壳,其特征是,侧壁外表面在与螺栓孔对应位置处呈内凹锥台面结构,在相邻锥台面之间形成倒置的外凸锥台面,在外凸锥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许英张文响李乐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