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后视镜自动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768007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5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后视镜自动定位系统,包括一摄像单元、至少一车用后视镜及一电子控制单元。其中,摄像单元固设在一车辆内部的拍摄得到一驾驶者影像的固定位置,且摄像单元具有一镜头。而镜头可取得驾驶者脸上的一定位点。至少一车用后视镜则固设于车辆内部或车辆外部,以作为车辆后方视野观察使用。电子控制单元则电连接于摄像单元及至少一车用后视镜之间,以根据定位点对应调整至少一车用后视镜的镜面角度。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利用驾驶者影像的固定位置来整体性的自动调整车内外后视镜,而快速得到符合驾驶者观看的视野角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车用后视镜系统,尤指ー种可自动定位的车用后视镜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车辆的后视镜系统,有车内与车外后视镜作为后方视野观察使用,并可手动或操控自动调整按钮将车内外后视镜调整到ー适当角度,使驾驶者容易掌握倒车状況。然而,驾驶者通过手动或操控自动调整按钮调整时,往往容易因某个后视镜调好到适合驾驶者的视野角度后,其它的后视镜的视野角度反而又无法搭配已调好的后视镜,使得驾驶者常常需要来回调整后视镜数次,才能在全部的后视镜中得到一个整体比较好的视野角度。倘若车子正在行进中,驾驶者因看不到后方视野而必须去手动调整后视镜,更提高了驾驶者的意外发生。本设计提出ー种车用后视镜自动定位系统,整合车内与车外的后视镜,井根据驾驶者脸部的位置整体性的调整车内与车外后视镜的镜面角度,以在车内与车外后视镜中。得到符合驾驶者观看的视野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驾驶者调整车内与车外后视镜时,需不断的调整车内与车外后视镜彼此之间的视野角度,才能得到一个整体相对较好的视野角度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ー种车用后视镜自动定位系统,利用驾驶者脸部的位置来整体性的自动调整车内外后视镜,而快速得到符合驾驶者观看的视野角度。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ー种车用后视镜自动定位系统,包括一摄像单元,固设于ー车辆内部的拍摄得到一驾驶者影像的固定位置,且该摄像単元具有ー镜头,该镜头可取得驾驶者脸上的一定位点;至少ー车用后视镜,固设于该车辆内部或该车辆外部;以及ー电子控制単元,电连接于该摄像単元及该至少ー车用后视镜之间,该电子控制单元可根据该定位点对应调整该至少ー车用后视镜的镜面角度。其中,摄像单元固设在ー车辆内部的拍摄得到一驾驶者影像的固定位置,且摄像単元具有一镜头。而镜头可取得驾驶者脸上的一定位点,如驾驶者的双眼与鼻梁所延伸交会的十字点。至少ー车用后视镜则固设于车辆内部或车辆外部,以作为车辆后方视野观察使用。而电子控制单元则电连接于摄像単元及至少ー车用后视镜之间。电子控制単元可根据定位点对应调整至少ー车用后视镜的镜面角度,进而帮助驾驶者取得更佳的后方视野角度。此外,本系统的镜头可为一固定式镜头,以根据驾驶者的影像来定位驾驶者位置。如根据镜头与驾驶者水平及垂直方向夹角,进而求得驾驶者在车内的水平及垂直方向位置,以及根据焦距及光圈,取得驾驶者在车内的前后方向位置。再者,本系统的镜头可为ー主动式镜头,且具有一水平转动自由度及一垂直向转动自由度,以让镜头可自行搜寻驾驶者影像来定位驾驶者位置。如根据水平转动自由度及垂直向转动自由度最后停止的角度来确认驾驶者在车内的水平及垂直方向位置,以及根据焦距及光圈,取得驾驶者在车内的前后方向位置。再者,本系统的至少ー车用后视镜可包含ー车内后视镜,固设于车辆内部的中间前方。再者,本系统的至少ー车用后视镜可包含ニ个车外后视镜,固设于车辆外部的ニ侦れ再者,本系统的摄像単元可固设于ー驾驶座正前方。再者,本系统的摄像単元可固设于车内后视镜上方或下方。再者,本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可具有一记录至少ー车用后视镜位置的记忆单元,以便下一次使用时,不需再重新调整设定至少ー车用后视镜位置。再者,本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可外接一选择手动或自动调整至少ー车用后视镜的控制钮,使得驾驶者可选择手动操控、或利用车用后视镜自动定位系统自动调整至少ー车用后视镜的镜面角度。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整合车内与车外的后视镜,以利用摄像单元,整体性的调整车内及车外后视镜。换言之,通过自动定位并同时连动车内及车外后视镜,取得各镜面最佳的相对位置。不但可以解决驾驶者需不断的调整车内后视镜与车外后视镜彼此之间的视野角度的问题,更可以避免车辆在行进中,驾驶者需自行调整后视镜的不便。以上的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皆为示范性质,是为了进ー步说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范围。而有关本技术的其它目的与优点,将在后续的说明与图示加以阐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车用后视镜自动定位系统架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车用后视镜自动定位系统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ー较佳实施例的车用后视镜自动定位系统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00 摄像单元105 镜头110 电子控制单元115 记忆单元117 控制钮120 车用后视镜123 车外后视镜125 车内后视镜127 车外后视镜200 摄像单元205 镜头Sc 控制讯号Si 驾驶者影像讯号0 I 水平方向夹角0 2 垂直方向夹角具体实施方式请參考图I,为本技术的车用后视镜自动定位系统架构图。如图I所示,车用后视镜自动定位系统包含一摄像单元100、一电子控制单元110及三个车用后视镜120。摄像単元100固设在ー车辆内部的拍摄得到一驾驶者影像的固定位置。且摄像単元100具有ー镜头105。镜头105可取得驾驶者脸上的一定位点,以接收代表定位点的一驾驶者影像讯号Si并传送至电子控制単元110。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点为双眼与鼻梁所延伸交会的十字点。而车用后视镜120则固设在车辆内部或车辆外部,以便驾驶者得以观察车辆后方。在本实施例中,车用后视镜120包含ー固设于车辆内部的中间前方的车内后视镜125以及ニ个固设于车辆外部的ニ侧的车外后视镜123(127)。且摄像単元100为固设在ー驾驶座前方,如驾驶座正前方、车内后视镜125上方或下方等位置。电子控制単元110则电连接在摄像单元100及车用后视镜120之间,电子控制单元110根据定位点对应调整三个车用后视镜120的镜面角度,以帮助驾驶者取得更佳的后方视野角度,上述定位点与后视镜120的镜面角度的关系可通过软件模拟取得的数据,并建立成一数据库。而电子控制单元110具有一记录三个车用后视镜120位置的记忆单元115,以便下一次使用时,不需再重新调整设定三个车用后视镜120的镜面角度。此外,电子控制单元110接收ー控制讯号Sc,以让驾驶者可选择手动操控、或利用车用后视镜自动定 位系统自动调整三个车用后视镜120的镜面角度。接下来,请同时參考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车用后视镜自动定位系统示意图。如图2所示,摄像单元100固设在驾驶座前方并位于车内后视镜125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且镜头105为ー固定式镜头。而电子控制单元110则组设于车辆内部并外接一控制钮117,以根据控制讯号Sc,让驾驶者选择手动操控、或利用车用后视镜自动定位系统自动调整三个车用后视镜120的镜面角度。当驾驶者按下控制钮117来启动此系统时,摄像単元100随即通过镜头105取得驾驶者脸上的定位点,即双眼与鼻梁所延伸交会的十字点,并将此驾驶者影像讯号Si传送至电子控制単元110。接着,电子控制単元110将根据驾驶者影像讯号Si来得到镜头105与驾驶者之间的水平方向夹角0 1及垂直方向夹角0 2,以进一歩求得驾驶者在车内的水平及垂直方向位置。再来,电子控制単元110亦将根据镜头105的焦距与光圈,取得驾驶者在车内的前后方向位置。最后,电子控制単元110将利用水平方向夹角0 1、垂直方向夹角9 2、及驾驶者在车内的前后方向位置整体性的调整车内后视镜125及车外后视镜123(127)的镜面角度,以取得符合驾驶者观看的视野角度。而车内后视镜125及车外后视镜123(12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车用后视镜自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摄像单元,固设于ー车辆内部的拍摄得到一驾驶者影像的固定位置,且该摄像単元具有ー镜头,该镜头可取得驾驶者脸上的一定位点; 至少ー车用后视镜,固设于该车辆内部或该车辆外部;以及 一电子控制単元,电连接于该摄像単元及该至少ー车用后视镜之间,该电子控制单元可根据该定位点对应调整该至少ー车用后视镜的镜面角度。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后视镜自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镜头为ー固定式镜头。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后视镜自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镜头为ー主动式镜头,且具有一水平转动自由度及一垂直向转动自由度。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后视镜自动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至少ー车用后视镜包含ー车内后视镜,固设于该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宪秋
申请(专利权)人:华创车电技术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